中医保健概述2015年09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21678434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5.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保健概述2015年09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中医保健概述2015年09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中医保健概述2015年09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中医保健概述2015年09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中医保健概述2015年09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保健概述2015年0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保健概述2015年09(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资料 1 中医药保健 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 医学资料 概述 一 中医学概述1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3 中医的思维方法二 中药学概述中药学理论中药的采集 炮制三 中医养生 医学资料 中医学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TCM是产生于中国 经过数千年发展所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 尤其具有丰富诊疗手段及养生康复方法的科学 医学资料 1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受到古代的唯物主义和辨证法思想 阴阳 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 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 以脏腑 经络 精气血津液神的生理 病理为基础 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2、 医学资料 中医理论框架的建立 内经 整体观念 藏象经络 精气神 难经 伤寒杂病论 辨证论治 方书之祖 治疗技术的发展药物疗法的发展 神农本草经 最早药物分类法 中药药性理论 七情和合南朝 陶弘景 本草经集注 药物自然属性分类 诸病通用药 以病证类药针灸推拿技术的发展 医学资料 1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战国至秦汉时期 黄帝内经 现存最早的中医学专著 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 难经 扁鹊 伤寒杂病论 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 神农本草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基本确立 医学资料 黄帝内经 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 中医理论形成的标志 包括 素问 灵枢 各九卷八十一篇 医学资料

3、注 黄帝内经 简称 内经 是托名黄帝及其臣子岐伯 雷公 鬼臾区 伯高等论医之书 黄帝内经 包括 灵枢 和 素问 两部分 各卷81篇 共80余万言 黄帝内经 的著作时代 至今尚无定论 从其内容看 非一人一时之作 但一般认为其主要内容是反映战国时期医学理论水平的 基本定稿时期应不晚于战国时期 当然 其中有些内容可能出于秦汉及六朝人之手 医学资料 难经 相传为扁鹊 秦越人 所著 独取寸口 五腧穴理论 命门三焦理论 扁鹊在总结前人医疗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总结出望 看气色 闻 听声音 问 问病情 切 按脉搏 的诊断疾病的方法 扁鹊尤擅长望诊和切诊 在治法上 不仅精通针灸 还善于用砭石 熨贴 按摩 手术 汤药

4、等 医学资料 伤寒杂病论 创立辨证论治医疗体系 奠定临床医学的基础 后世尊张仲景为 医圣 其书尊为 方书之祖 分为 伤寒论 金匱要略 东汉 张机 仲景 医学资料 桂枝汤 为解表剂 具有辛温解表 解肌发表 调和营卫之功效 主治头痛发热 汗出恶风 鼻鸣干呕 苔白不渴 脉浮缓或浮弱者 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 流行性感冒 原因不明的低热 产后或病后低热 妊娠呕吐 多形红斑 冻疮 荨麻疹等属于营卫不和者 桂枝 去皮 芍药 生姜 大枣 切 各9g 甘草 炙 6g 医学资料 神农本草经 现存最早中药学专著 载药365种 上 中 下三品 是中国药学史上最早的药物分类法 中药药性理论 七情和合 炎帝 神农 医学资料

5、 神农本草经 言简意赅地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 有毒无毒 配伍法度 服药方法 剂型选择等基本原则 基本奠定的药学理论的基础 炎帝 神农 医学资料 2 中医理论体系发展 先秦秦两汉 魏晋隋唐 宋金元 明清 近现代 形成时期四大经典 充实和发展临床专科专著 突破性进展金元四大家 综合汇通深化发展温病四大家 继承 发展 创新中医学是开放系统 黄帝 岐伯 医学资料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魏晋隋唐时期 临床专科 隋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 现存第一部病因 病机 证候学专著 医学资料 晋 王叔和 脉经 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论述了24种病脉 医学资料 晋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 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医学资料 晋 葛

6、洪 肘后方 唐 孙思邈 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唐 苏敬 李勣 新修本草 唐 王冰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唐 王焘 外台秘要 唐 孟诜 食疗本草 医学资料 宋金元时期 突破性 南宋 陈言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创立 三因学说 医学资料 北宋 王惟一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和针灸铜人 医学资料 宋 钱乙 小儿药证直诀 宋 王怀隐 太平圣惠方 16834方宋政府 陈师文 裴宗元 陈承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我国第一部成药制剂手册 第一部药典 南宋 宋慈 洗冤集录 1247年 是我国第一部法医学专著 医学资料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创河间学派 后人尊为刘河间 倡导火热论 寒凉派 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创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医

7、学资料 张子和 张从正 字子和 号戴人 倡 邪非人身所有 邪去则正安 善用汗 吐 下三法攻邪治病 攻邪派 攻下派 医学资料 李杲 字明之 号东垣老人 倡 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 治疗以调理脾胃为主 补土派 脾胃学派 李东垣 医学资料 朱震亨 字彦修 后人尊为朱丹溪 倡 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 善用滋阴降火治疗杂病 养阴派 医学资料 明清时期 综合汇通 深化发展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历时27年编成52卷 200万言 1892种药 11096方 1109图明 王肯堂 证治准绳 明 楼英 医学纲目 明 朱木肃 普济方 61739方 古医书收方最多 集大成著作 医学资料 王清任 医林改错 改正前人解剖错误

8、发展瘀血致病理论 王清任 明代命门学说 张介宾 景岳全书 类经 赵献可 医贯 理论创新 医学资料 吴有性 字又可 温疫论 明确提出温病病因为 戾气 传染途径为口鼻吸受 吴又可 温病学说与温病四大家 医学资料 温病四大家 叶桂 字天士号香岩 温热论 创卫气营血辨证体系 叶天士 吴瑭 字鞠通 温病条辨 创立温病的三焦辨证理论体系 薛生白 湿热条辨 王孟英 温热经纬 医学资料 近代 现代 继承与创新 30年代曹炳章 中国医学大成 集古今中医学大成 张西纯 医学衷中参西录 中西医学汇通专著 当代 内经讲义 中医学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 医学资料 2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医学资料 整

9、体观念主要体现在 人体本身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社会的统一 医学资料 1 人体本身的统一五脏一体 形神一体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 一是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机能上是完整统一的 即五脏一体现 五脏一体 五脏 心 肝 脾 肺 肾 六腑 胆 胃 小肠 大肠 膀胱 三焦 形体 筋 脉 肉 皮 骨 官窍 目 舌 口 鼻 耳 前阴 后阴 等构成 医学资料 三焦 医学资料 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在结构上彼此衔接 沟通 它们以五脏为中心 通过经络系统 内属于脏腑 外络于肢节 的联络作用 构成了心 肝 脾 肺 肾五个生理系统精 气 血 津液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维持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精微物质 医学资料

10、形神一体 神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神 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或主宰者 狭义的神 是指人的意识 思维 情感 性格等精神活动 形神一体现即是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 在活的机体上 形与神是相互依附 不可分离的 形是神的藏舍之处 神是形的生命体现 医学资料 形 心肝脾肺肾基础神 神魂魄志意统帅精神魄力意志心因其藏神而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心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 神能驭气 气有推动和调控脏腑机能的作用 故心神能够控制和调节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机能 医学资料 2 人与自然的统一 人禀天地之气而生 天地合气 命之曰人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夫四时阴阳者 万物之根本也 人生活在大自然中 昼夜阴阳的消长 一

11、年四季的气候变化 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 居住条件 生活习惯等 都直接影响人的生理活动 在一般情况下 人能适应自然界有规律的变化 中医把人体看成是小宇宙 是一个整体 医学资料 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 病理的影响春弦夏洪 秋毛冬石 四季和缓 谓之平脉 中国脉诊研究 中记载了应用脉象仪测试四季脉图所得的结果 夏季脉较洪大而浮 冬季脉象较沉细 春 秋两季则分别处于冬 夏之间的过渡阶段 提出了脉象的四季变化与 灵枢 所述 春生 夏长 秋收 冬藏 的自然规律基本相符的观点 医学资料 夏季炎热 万物茂盛 自然界的阳气长盛 人应 夏长 之气 脉道充盛 气血畅达 易趋于表 机体代谢旺盛 故脉来洪大易取 冬季寒冷

12、地冻冰封 万物封蛰 自然界的阳气潜藏 人应 冬藏 之气 股理致密 阳气内潜 气血趋向于里 故脉沉而细小 至于春 秋两季 由于两者皆处于寒暑更易 阴阳交替的过渡阶段 气温 气候变化跨度较大 可出现不同的脉象 春脉 微弦 之 弦 是弦而柔和 乃有胃气之 微弦 而非病脉之 弦 秋时阳热之气尚盛 故脉仍较浮 但因暑夏阳气发泄损耗 故秋脉之力较夏季减弱 脉见浮软而 微毛 春弦夏洪 秋毛冬石 四季和缓 谓之平脉 医学资料 夏季炎热 万物茂盛 自然界的阳气长盛 人应 夏长 之气 脉道充盛 气血畅达 易趋于表 机体代谢旺盛 故脉来洪大易取 冬季寒冷 地冻冰封 万物封蛰 自然界的阳气潜藏 人应 冬藏 之气 股理

13、致密 阳气内潜 气血趋向于里 故脉沉而细小 至于春 秋两季 由于两者皆处于寒暑更易 阴阳交替的过渡阶段 气温 气候变化跨度较大 可出现不同的脉象 春脉 微弦 之 弦 是弦而柔和 乃有胃气之 微弦 而非病脉之 弦 秋时阳热之气尚盛 故脉仍较浮 但因暑夏阳气发泄损耗 故秋脉之力较夏季减弱 脉见浮软而 微毛 医学资料 濒湖脉学 所例举的脉象共有二十七种 分别为 浮脉 沉脉 迟脉 数脉 滑脉 涩脉 虚脉 实脉 长脉 短脉 洪脉 微脉 紧脉 缓脉 芤脉 弦脉 革脉 牢脉 濡脉 弱脉 散脉 细脉 伏脉 动脉 促脉 结脉 代脉例如 浮脉 浮脉惟从肉上行 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 久病逢之却可惊 相类诗

14、浮如木在水中浮 浮大中空乃是芤 kou 拍拍而浮是洪脉 来时虽盛去悠悠 浮脉轻平似捻葱 虚来迟大豁然空 浮而柔细方为濡 散似杨花无定踪 医学资料 四季阴阳变化图 四季养生 顺天守时天人合一春生春季养肝夏长夏季养心秋收秋天养肺冬藏冬季养肾 医学资料 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 病理的影响旦慧 昼安 夕加 夜甚病多是白天症状轻晚上严重这是也是说明阳气的一个变化早上阳气足晚上阴气盛 地理环境对人体生理 病理的影响生理 南方人腠理多疏松 北方人腠理多致密 病理 地方病 如瘿瘤 地方性甲状腺肿 治疗 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腠理 皮肤 肌肉 脏腑的纹理 一方土养一方人水土不服调查资科表明 哈尔滨出生的足月婴儿身高比昆

15、明出生的足月婴儿要高18 31至15 30厘米 医学资料 3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社会的治与乱对人体的影响社会安定 有益健康 太平之世多长寿人 社会动乱 有害健康 大兵之后必有大荒 大荒之后必有大疫 人的社会地位的改变影响身心健康 素问 疏五过论 尝贵后贱 虽不中邪 病从内生 医学资料 政治经济地位的高低 对人的身心机能有重要影响李中梓指出 大抵富贵之人多劳心 贫贱之人多劳力 富贵者膏梁自奉 贫贱者藜藿苟充 富贵者典房广厦 贫贱者陋巷茅茨 劳力则中虚而筋柔骨脆 劳力则中实而骨劲筋强 膏梁自奉者脏腑恒娇 藜藿苟充者脏腑坚固 典房广厦者玄府疏而六淫易客 茅茨陋巷者腠理密而外邪难干 故富贵之疾 宜

16、于补正 贫贱之疾 易于攻邪 医宗必读 富贵贫贱治病有别论 肾为先天之本 脾为后天之本 医学资料 中医学在讨论生命 健康 疾病等重大医学问题时 不仅着眼于人体自身 而且重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体的各种影响 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 要求医者 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中知人事 素问 著至教论 既要顺应自然法则 因时因地制宜 又要注意调整病人因社会因素导致的精神情志和生理功能的异常 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可见 中医学早就从宏观上勾画出了现代医学模式的全部构架 即 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 并且给这一现代医学模式增添了新的内容 天人一体观 医学资料 辨证论治 相关概念病 即疾病 指有特定病因 发病形式 病机 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症 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 是疾病过程中患者的临床表现证 即证候 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概括了病变的部位 原因 性质及邪正关系等 医学资料 辨证论治辨证 望 闻 问 切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 症状和体征 通过分析 综合 辨清疾病的原因 性质 部位 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 概括 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以探求疾病的本质 论治 是根据辨证的结果 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