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县机插秧推广情况汇报发言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1675818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XX年县机插秧推广情况汇报发言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XX年县机插秧推广情况汇报发言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XX年县机插秧推广情况汇报发言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XX年县机插秧推广情况汇报发言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XX年县机插秧推广情况汇报发言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XX年县机插秧推广情况汇报发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XX年县机插秧推广情况汇报发言(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XX年县机插秧推广情况汇报发言当前正值酷暑,首先我代表xx县农机局对莅临我县检查机插秧推广工作的市财政局、农机局各位领导表示热烈欢迎!我县今年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农机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围绕“水稻增产模式公关和农民节本增收”工作主线,坚持“增产增效”推广宗旨,按照“农户满意、机手乐意”两大目标,经过周密部署,精心实施,推广机具、面积超额完成,技术实施到位率高,育秧和机插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目前机插秧长势良好,示范效果明显。现将育、插秧阶段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工作成效目标任务超额完成今年,市政府下达我县机插秧推广面积22万亩,实际完成25万亩,占市局目标任

2、务的114%,较上年增长5万亩。市局下达的插秧机推广任务为150台,实际完成插秧机推广任务162台,占任务数的108%,其中,高速插秧机新增18台,建立工厂化育秧5处,育秧流水线15套,开展技术培训26场次,培训人数3200人;召开现场会3次,机具演示会2场。推广发展态势良好今年,我们立足当年推广,着眼长远发展,努力夯实技术应用基础,使机插秧推广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前景,全县机插秧推广呈现出“三大亮点”、“四大特色”:1、三大亮点:一是“遍地开花”。今年的机插秧推广过程中,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理解的多了、支持的多了、赞许的多了,机插秧推广示范区域覆盖了全县22个乡镇;示范推广机插秧的行政

3、村数量占到全县行政村总数的半数以上,达到了140个。二是规模凸现。全县连片1000亩以上的机插秧面积达到了万亩,连片2001000亩的机插秧面积达到了万亩;集中示范、规模示范的效果得到了充分展示。三是市场化运作初显成效。提供技术支撑和政策服务的农机、农艺技术人员业务不断加强,协作不断紧密;提供作业服务的农机大户和服务组织逐年增多。从育秧到收获一条龙服务、订单式作业降低了农民机插秧成本,人工插秧每亩180200元,机插每亩节省约4060元;节本增效优势明显。市场化运作促进机插秧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这也是我县今年机插秧推广工作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重要支撑。2、四大特色:一是“园区化特色”。安徽凯源现代

4、农业示范园,水稻机插秧面积万亩;永康镇林文武、林其斌与安徽农业大学联姻推广20XX亩有机米实习、生产基地示范园,大桥镇胡兆祥返乡创业建立4000亩机插秧推广基地,示范园内,全面实行统一品种、机械耕作、流水线育秧、机械栽插、配方施肥、统防统治、水稻机收、机械化秸秆还田、机械烘干技术集成与综合配套应用,突出水稻生产的“园区化”特色,增强了示范带动效应。二是“地域化”特色。沿山灌溉条件相对落后,往年推广难度较大,但今年也有了新的进展,多数沿山的乡镇选择水库坝埂下的田块作为示范片点。以推广山区适用的手扶四行插秧机为主,加大山区和丘陵地方的机插秧示范推广力度,既解决了山区群众外出务工,插秧人手不足的问题

5、,又调动了山区农民发展机耕、机插、机收的积极性。三是“规模化”特色。各乡镇普遍实行了育秧相对集中,机插相对连片并集中人力、精力搞好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等方式,有效保证了机插秧推广效果。四是“保姆化”特色。乡镇农机农技技术人员不断强化技术指导与服务,全县58个农机专业合作社、128户农机大户、905户种粮大户均建立台账,动态化管理。按照区划,局领导班子包保到户,中心站责任到人、指导到田、服务到机,切实当好“技术保姆”,在群众中留下了良好的口碑。推广机制进一步完善在今年的机插秧推广过程中,我们不仅注重推广面积的增加,而且注重了推广机制的创新,着力完善“五项机制”、推行“六个结合”,已取得了成功经验。

6、1、完善“五项机制”。一是政府推动机制。今年,县、乡镇两级对机插秧推广工作高度重视,不仅加大了技术宣传和工作考核力度,而且给予适当推广经费支持,年初全县凡涉农会议均讲到机插秧、部署机插秧、点评机插秧,各乡镇插秧机具、机插秧面积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奖惩措施明确,列入乡镇农村工作条线考评;政府重视、行政推动,有效保证了推广任务的落实。二是项目整合机制。推行机插秧推广与桑涧、炉桥、张桥、池河、永康五个乡镇水稻增产模式公关农业发展项目整合推进机制,统筹规划,项目资金统一实施。三是能人带动机制。涌现出陈言山、邢守银、耿树先、单国余等一大批机插育秧和机具操作的骨干力量,充分发挥以他们为代表的水稻种植大户、

7、农机大户、科技示范户和种田能手的观念和技术优势,将他们培育成为辐射带动周边,产生扩展效应的机插秧示范典型。四是效益驱动机制。通过严格落实各项政策性补贴,让农户得到了实惠,让机手增加了效益。既调动了农民采用机插秧的积极性,也加快了插秧机具的推广速度。五是农机农艺联动机制。针对往年机插秧推广出现的“立枯病”难防、“漏插率”偏高的两大弊端,农机部门不在单打独斗,和农艺部门紧密配合,成立技术指导服务队送服务上门,春季机插秧技术乡镇巡回讲座,保证了机械育插秧质量和效果,从而使更多的农户开始认识、认知、使用机插秧技术。2、推行“六个结合”。今年,我县采取了政府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机插秧

8、推广与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农业发展项目、新农村建设和大户培育相结合,这“六个结合”的推行,使得机插秧推广工作更加顺利、更富有成效。通过不断探索和总结,各乡镇机插秧营养土培肥、营养土掺客沙或客泥调整土质、苗期施肥、培育壮秧、病虫害早防早治等方面的技术措施更加成熟;今年的机插秧苗质量明显提高,7月9日,我县人大领导在视察20XX年度农机工作中,对今年机插秧推广和机插效果给予高度评价。二、推广工作举措一是高度重视,大力宣传。县政府把机插秧推广工作列入各乡镇重点工作,坚持行政推动不放松,坚持目标任务不动摇,坚持政策资金扶持不减少,坚持农机农艺结合不脱节,认真加以推进。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力度,

9、做到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组织、有监督,确保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和责任到位。县政府成立组织、专门下发机插秧推广文件。上下联动,充分利用广播、横幅、标语、会议、电视专题片等宣传形式,把宣传工作深入到乡村院落、田间地头。“七嘴八舌话机插”、“为了大地的丰收”家喻户晓,“曲阳杯”系列技能大赛等已办成农机文化品牌,农机人新现象展示舞台,尤其滁州市水稻机插秧现场会暨第三届丰乐杯农民机插秧技能大赛在我县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了解和认识。形成人人关注机插秧、人人了解机插秧、人人应用机插秧的良好氛围。二是明确任务,强化责任。市局目标任务下达后,县政府迅速分解,以池河、炉桥、定

10、城等重点乡镇、土地流转大户为重点,逐步实施整村、整组推进,示范带动,纵深推进。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负责人均抓一个整组机插秧示范点,每个示范点面积不少于500亩。各乡镇对照目标任务认真落实推广任务和责任人员,完善考核办法,确保工作落实到位,责任追究到位。三是加强协作,合力推进。4月份育秧准备开始,我局主动和农艺部门沟通对接,在品种选择、苗床培育、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等环节通力协作,全程配合;本系统技术人员工作到户、服务到机、指导到田,紧紧抓住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插秧机手的技术培训,手把手传授,面对面讲解,零距离服务,确保示范一片、成功一片、带动一方。四是加强督查,严格奖惩。按照

11、序时进度,在机具落实,育秧面积,机插准备等环节,县政府将组织纪检监察、效能、农委、农机等部门开展督查、检查,对工作落实好的乡镇和机插秧大户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落后的乡镇实行问责并予以通报。效能督办、严格问责,确保了20XX年我县水稻机插秧推广目标任务得以全面超额完成。三、存在问题及建议定远的机插秧推广工作,历年来,政府、主管部门均当做开春以来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受传统作业模式影响,也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认识有顾虑。机插秧育秧技术从营养土、软盘的准备,到苗床的整理,再到秧田的田间管理,都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相对于传统的育秧而言,其技术较复杂,农民受传统思想制约,认识上有顾虑,认为

12、机械插秧技术既烦又难,还不如手工栽插,直播简单,对插秧机技术的接受有较多思想顾虑。二是推进较缓慢。机插秧不同于传统的人工种植,它有专门的技术模式,从育秧整地插秧大田前期管理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适合大面积连片作业。而现在分田到户,一家一户单独自行作业,很难实行统一连片作业与管理,实施机插秧难以落实。因此,没有相关部门的组织协调,很难统一连片作业。三是土地流转难。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少,单个家庭的责任田块分布零散,面积较小,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已实行规模经营的,其随意性大,承包经营合同多是一年一定,承包人对农业机械投入的顾虑较多、积极性不高。四是推广经费缺。目前机插秧推广工作主要由县级推广站承担,而

13、县级财政预算只能保证人员发工资,省、市两级的补贴全部用在机械上,造成基层推广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影响了农机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四、建议:1、培育、发展育秧、机械插秧专业户。积极培育、发展育秧、插秧专业户,由育秧、插秧专业户按市场化运作模式,为千家万户育秧、插秧。同时,搞好培训。培训的对象除育秧插秧专业户外,还要吸收乡镇、村干部和农民代表参加。重点培训育秧和机具操作维修知识。2、大力发展、扶持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政府要给予他们一定的政策优惠,正确引导他们成立组织、协会、公司,帮助他们形成推广和使用机械化插秧技术的能力,并让他们有钱赚,能赚到,通过他们去辐射和影响农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

14、果。同时鼓励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向农村散户推广“耕、育、种、收”订单式模型,提供一条龙服务,实行规模经营,提高经营效益,利用租赁、承包等形式实行土地流转,使田亩成片,减少机插中的中间环节,节省时间,降低成本。3、加大机插秧推广的宣传,消除农户的思想顾虑。一是组织现场演示。让乡镇农机技术人员、种粮大户和有意使用机插技术的农户到现场亲眼目睹机插实况,使广大农民在现场了解插秧机可靠性、适用性。二是召开经验交流会。充分发挥机插示范户的作用,请机插示范户来讲授机插秧技术和机插节本、增效的好处。三是充分利用媒体进行宣传。通过现场参观,电视台开办专题片等形式,使农户对插秧机有全面的认知了解,为机

15、插秧的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力提高机插水平。插秧机械的推广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扶持,政府除对机具实行补贴外,还要把与机插配套的工程纳入政府补助范围,如育秧软盘硬盘、插秧机械技术培训、工厂化育秧、机插作业面积、专业服务组织、机具转场补贴以及农村机耕道路建设等列入扶持范围,激励广大农民购买插秧机、使用插秧机。各位领导:随着插秧机械性能的提高,机插节本、高产等优势的显示和机插服务组织的形成、农机农艺配套技术的规范以及农村土地流转深入推进,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在省市主管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县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工作必将实现机具、面积的大突破,推广业绩的大跨越。 精品办公范文集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