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1674132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XX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XX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XX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XX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XX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XX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XX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XX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为做好我市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要求,结合我市地质灾害现状,制定本方案。一、全市地质灾害基本情况我市地形条件复杂,起伏较大,表层风化严重,在降水、震动等自然因素和日益加剧的人为活动影响下,易产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另外我市矿产资源开采历史悠久,采空区分布广,采空塌陷时有发生。据调查,目前全市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共19处,其中崩塌7处、滑坡5处、泥石流2处、采空塌陷4处、地裂缝1处。二、重点防范期的划定我市降水主要集中于每年的6-10月份,这期间极易发生地质灾害。因此,将20

2、XX年的6月至10月即汛期定为重点防范期,其它时间为一般防范期。三、主要灾害点的分布、影响范围、威胁对象及防治措施(一)黑旺村周边采空塌陷区位于黑旺村南部及河滩,该地区由于开采铁矿石,在地下形成了大面积的叠加采空区,采空高度大,距地表浅,采空区上部岩层稳定性差,汛期受降雨的影响有大面积塌陷的危险。20XX年以来,各级政府拨专款265万元用于采空区居民搬迁工作,现已全部搬迁完毕。目前在采空区范围内已无居民居住,原有住房已经拆除,但地面塌陷的危险依然存在。防治措施:1.严厉打击取缔私开矿井,避免形成新的采空区。2.根据划定的塌陷危险区范围,对进入塌陷危险区的道路进行封堵,在塌陷危险区周围设置警示牌

3、,禁止车辆、人员进入危险区。(二)峨庄乡滑坡危险区位于峨庄乡东石响泉一线的山谷谷地中,有下端士村滑坡、东东峪村滑坡、乡政府驻地北滑坡和西石村东滑坡等4处滑坡。该地段滑坡体为土体,均为山间谷地松散堆积含砂砾粘土体,结构极为松散。滑坡体体积小于1万立方米,属滑动式滑坡,遇强降水极易发生滑塌,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防治措施:1.滑坡体前沿严禁开挖边坡,同时在后壁上部修建排水沟;2.各滑坡体前沿修建挡土墙,并留设排水孔;3.在峨庄乡政府北、西石村东滑坡危险路段设立警示标志;4.汛期派专人加强监测,发现险情及时发出警报。(三)xx区过境路(国道)673公里路牌桥东600米处崩滑危险区该崩滑体长20米,宽

4、50米,体积约3000立方米,属修路破坏山体边坡形成。此处为断裂带,岩石破碎,坡度较陡,遇连续降水或强降水极易发生崩滑,威胁过往车辆和行人安全。防治措施:1.汛期加强监测,设立警示标志;2.清除后缘破碎岩石,减小山体坡角;3.在滑坡体上方后部修筑截水渠,防止降水沿裂缝或软弱面下渗。(四)xx区域城镇岭西、石门地区崩滑危险区位于xx区域城镇西部山区,由于地势陡峻,加之岩石风化强烈,易产生崩塌、滑坡灾害。20XX年发生4起小型滑坡,分别是岭西牛角村滑坡、岭西医院公路滑坡、岭西东南滑坡和石门村滑坡。共毁坏房屋8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万元。汛期在降雨的影响下,这些滑坡体仍不稳定。防治措施:1.汛期加强监

5、测,设立警示标志;2.清除后缘破碎岩石,减小山体坡角;3.在滑坡体上方后部修筑截水渠,防止降水沿裂缝和软弱面下渗;4.对受滑坡威胁严重的居民实施搬迁避让。(五)李家疃采空塌陷位于x区x镇李家疃村中部,村庄处于王村煤矿采空区范围内,有7-8户民房和村幼儿园墙壁、地面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斑裂和地裂缝,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治措施:1.停止村庄下面的采煤活动;2.圈定可能塌陷的影响范围;3.对斑裂房屋进行鉴定;4.随时监测塌陷区及周边房屋的变化情况,发现灾情加重,应采取避让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六)x县x镇龙泉村滑坡位于x镇村南、村北。滑坡体为多组裂隙极为发育、岩石极为破碎的暗紫色页岩。每

6、逢强降雨,雨水沿裂隙及破碎石缝渗入而降低坡体稳固性,威胁多户居民安全。20XX年市政府拨30万元专款用于居民的搬迁避让补贴,先期搬迁15户;同时沂源县政府委托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进行地质灾害勘查工作,认定村南、村北滑坡均为村民在古滑坡体上建房开挖引起的古滑坡体内小范围滑坡。古滑坡体上的居民现已搬迁完毕。防治措施:1.落实群测群防监测预警网络;2.加强汛期巡查,发现险情及时采取紧急避让措施;3.严禁在古滑坡体上及其影响范围内新建建筑及随意开挖坡脚。(七)xx县石桥镇关河峪滑坡处于关河峪村中居民集中地段,滑坡体长23米,宽200米,厚5米,体积约20XX0立方米。滑坡体表面呈阶梯状,滑坡体上方民

7、房分3个台阶展布。20XX年7月,由于连降暴雨,中间台阶边沿塌落约50立方米,将下一台阶民房破坏。该滑坡体为坡冲积物被河流切割成陡坡,其基底为花岗片麻岩风化带。目前仍存在严重隐患,如遇连续或强度较大降水,滑落的可能性较大。防治措施:1.滑坡体后缘修建排水沟,集中排水,防止流水冲刷浸润滑动面;2.汛期派专人加强监测,发现险情及时发出警报;3.雨季受威胁居民采取避让措施。(八)xx燕崖乡大洪峪崩塌位于大洪峪村东及北,村庄三面被山环绕,山体下部为寒武系页岩,形成相对平缓的山坡,坡度在30左右,顶部为厚层灰岩,形成近90峭壁,顶部厚层灰岩与数层薄层绿色页岩互层,灰岩节理裂隙发育,山体突出部位一组与坡面

8、走向一致的裂隙张开度较大,极不稳定,遇暴雨、爆破震动等极易造成崩塌,危险性极大。防治措施:1.汛期加强监测和预警;2.崩塌前缘居民雨季时采取避让措施;3.清除残留石块、削方减载。(九)xx县鲁村镇镇政府及丁家庄采空塌陷位于鲁村镇镇政府驻地和丁家庄。x县鲁村镇镇政府驻地及附近供销社大楼和鲁村二村等房屋的墙面、地面出现大面积裂缝;丁家庄河北侧的150多户民房墙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裂缝长1000-4000mm,宽10-50mm,墙面倾斜达10-30mm,丁家庄小学经有关部门鉴定为d级危房。其中,鲁村镇镇政府驻地下面为鲁村煤矿采空区,丁家庄下面为草埠煤矿采空区(鲁村镇镇政府驻地采空区地面塌陷引起的房

9、屋斑裂已由淄博市房屋鉴定中心作变形观测,现已经进行鉴定补偿兑付工作;丁家庄采空区已由草埠煤矿落实了维修款,发给各受灾户用于受损房屋维修)。防治措施:1.调查圈定可能塌陷的影响范围,在危险路段设立警示标志;2.加强监测和群测群防;3.搬迁避让。(十)xx县三岔乡泥石流易发区该泥石流易发区位于山沟谷,由于岩体破碎、风化残积物较多,植被稀少,有较好的汇水条件,如遇暴雨易产生泥石流,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防治措施:1.汛期建立监测预报系统,指定县、乡镇、村联络员及时与气象部门取得联系,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定期巡查,防患于未然;2.为防止可能发生的泥石流威胁,不得在山沟出口处修筑建筑物;3

10、.在山上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做好山区绿化,增加抵御灾害能力。(十一)其它地质灾害主要是煤矸石堆崩塌。我市煤矸石渣量大堆多,这类松散堆积构成的堆坡,有的处于不稳定状态,危及周围建筑及设施的安全。如石谷渣堆、龙泉渣堆、岭子渣堆、寨里渣堆、洪山二立井渣堆等,均存在安全隐患,汛期应注意加强监测,以确保附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四、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防(一)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网络要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建立健全区县、乡镇、村三级群测群防网络。将灾害危险点的监测和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村庄),明确具体责任人,务必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责任分工附后)。(二)认真落实各项制度xx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已经市政府公布,

11、要重点抓好实施工作。已经制定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编制制度、巡查制度、值班制度、登记与速报制度,要坚持做好。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层层落实好昼夜专人值班制度,公开联系电话。要加强对重点防治危险区(点)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遇突发性地质灾害,要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及时到现场进行应急调查处理,并及时上报有关情况。(三)多渠道筹集资金,做好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勘查治理工作各区县、高新区对稳定性差、危害性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及时组织勘查治理,消除隐患。由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的防治经费,由市及区县政府分级负担。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费用,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各区县、高新区要

12、按照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要求,把地质灾害的防治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四)抓好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认真贯彻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重要工程建设项目和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的一般工程建设项目,均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委托具备资质的单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否则,不得批准其可行性研究报告。(五)做好汛后总结,进一步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对策措施对汛前调查、汛期值班、巡查和现场调查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要认真做好记录,汛后及时对本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总结。各区县、高新区要在全市防治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及时制定防治方案,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并在汛前进行全面检查。为便于全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统一领导,设立全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田锡富;副组长:宋长清。在市国土资源局设立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值班室,联系电话:附件:xx市重点地质灾害监测、预防责任分工 精品办公范文集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