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备选优质套题:阶段滚动检测(6)

上传人:二少****畔 文档编号:121668444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备选优质套题:阶段滚动检测(6)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备选优质套题:阶段滚动检测(6)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备选优质套题:阶段滚动检测(6)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备选优质套题:阶段滚动检测(6)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备选优质套题:阶段滚动检测(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备选优质套题:阶段滚动检测(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滚动检测(六)专题十八至二十四(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中国两千年来改朝换代二十多次,每一个朝代的帝王在方方面面都有兴有革,唯独教育政策一直没变,完全遵循汉武帝以儒为教的政策。”该观点说明在中国古代( )A.儒家学说始终占据统治地位B.教育以道德教化为主旋律C.汉武帝确立了教育的基本内容D.汉武帝是教育的开创者2.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对这里所指的“离经叛道”的准确理解应该是( )A.彻底否定孔孟之道 B.倡导君民共主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D.挑战正统儒学权威3.(阶段单独考查)宋朝安徽籍

2、爱国词人张孝祥于1168年作浣溪沙一首:“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此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不包括( )A.理学发展 B.南宋偏安江南C.城市经济繁荣 D.封建专制达到顶峰4.利普斯(德)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写道:“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这段材料表明造纸术的西传( )A.改变了欧洲人的阅读方式 B.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兴起C.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D.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5.维新思想家谭嗣同认为:“故通商者,相仁之首也,两利之道也。客固利,主尤利也”;“西

3、人商于中国,以其货物仁我,亦欲购我之货物以仁彼也。”下列观点与材料不符合的是( )A.主张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往来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C.认为东西通商是平等互利的D.认清了西方国家通商的本质6.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A.魏源、洪仁玕B.洪仁玕、康有为C.康有为、孙中山D.孙中山、陈独秀7.毛泽东在1949年致信宋庆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以下即将实现的各项属于孙中山遗志的是( )推翻帝国主义势力

4、,取得民族独立建立民主政权,保障民主权利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民生幸福 扫除现代化发展障碍,迈向民族振兴A. B. C. D.8.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罗斯特里尔说:“毛泽东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东方道德标准的哲学家。”下列各项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开创“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提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思想A. B. C. D.9.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状况表年代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学校数在校生数学校数在校生数学校数在校生数1949年34万2 400万5 219127万20511.7万2003年49.13万1.25亿10.09万9 115.13万

5、1 9111 175.05万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包括(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211工程”的推动我国人口的持续大幅度增长 义务教育法的出台A. B. C. D.10.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以下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美德即知识”C.“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D.“舍善而趋恶不是人类的本性”11.古希腊哲学家朗基努斯在著作论崇高里说:“天生之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要我们做万物的观光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这段材料( )A.提倡自由平等,反对宗

6、教神学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C.提倡个人奋斗,主张建立私有制D.提倡人性,反对神性12.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常用方法,被称为学习历史的金钥匙。某班同学对欧洲的文艺复兴和中国的“百家争鸣”进行了探究比较,他们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发生在社会大转型时期B.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倾向C.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D.代表的生产力水平相同13.赫乔威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C.反宗教的民族革

7、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14.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力不是在精神权力之上,管不着它请问这是什么基督教义?”这句话的含义是( )A.教会权力应高于世俗权力B.世俗权力受教皇的委托C.教会权力只受上帝的制约D.世俗权力应高于教会权力15.(阶段滚动考查)这是近代早期最宏大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在精神层面为现代文明勾画了蓝图,它所锻造的信念和原则成为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石。这句话评价的历史事件可能是( )A.维新变法运动 B.文艺复兴C.新文化运动 D.启蒙运动16.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所著哲学书简里评论某国的政治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

8、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其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却并未导致混乱。”根据伏尔泰的评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伏尔泰评论的这个国家应是16世纪的英国 B.伏尔泰主张实行君主专制C.伏尔泰认为贵族政治与平民政治是可以兼容的D.伏尔泰的政治主张是保守落后的17.在波斯人信札中,孟德斯鸠通过一位在法国旅游的波斯贵族朋友的通信,评论法国的政治、经济和宗教等问题。他认为,如果国王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人们就应当推翻他的统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孟德斯鸠并不否定国王的存在B.孟德斯鸠主张推翻专制实现共和C.孟德斯鸠认为国王应通过行政权为人民服务D.孟德

9、斯鸠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律的理论基础18.(阶段滚动考查)“人应当知道什么?人应当做什么?人可以希望什么?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研究人类理性加以判断。”下列哪两位思想家在上述命题的研究上接近( )A.伏尔泰和卢梭 B.孟德斯鸠和卢梭C.苏格拉底和康德 D.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19.中秋时节是钱塘潮的最佳观赏期,潮起潮落,美丽壮观。苏东坡有千古名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下列哪位科学家的理论可用来解释钱塘潮的壮观景象( )A.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C.普朗克的量子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20.(2012唐山模拟)庄子说:“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为宙。”爱因斯坦在论文论动体的

10、电动力学中提出狭义相对论。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A.相对论 B.辩证观 C.运动论 D.时空观21.(2013开封模拟)“不合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谓天道自然之理。但其说与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初时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这段话最有可能是对哪一科学成就的评论( )A.达尔文的进化论 B.哥白尼的日心说C.牛顿的运动三定律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22.读下图所示的经济结构图,指出下列各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图一这种结构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后形成的 B.图二这种经济结构是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C.图三这种经济结构当今世界正在形成 D

11、.经济结构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23.“垄断”这种经营方式产生于一个“新时代”,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新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24.(2012厦门模拟)有学生提出:“拜伦的唐璜具有批判现实倾向,为什么却被列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作者属于浪漫主义诗人 B.强调理性,追求自由C.手法离奇,注重抒情 D.关注现实,揭露时弊25.(阶段单独考查)1949年,斯大林70寿辰,法国共产党专门派人请毕加索为斯大林画了一幅肖像以表祝寿。毕加索以反传统绘画技法完成这幅作品。此画( )A.画中有诗,歌颂伟人B.色彩艳丽,光彩照人C.真实反映领袖的光辉形象D.视觉异常,有支离破碎之感二

12、、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6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朱子语类材料四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

13、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原君请回答:(1)材料一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4分)(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的哪些思想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4分)(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根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4分)(4)材料四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4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苏格拉底说,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材料二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材料三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