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1662409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自贡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川省自贡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川省自贡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川省自贡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川省自贡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自贡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自贡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绝密启用前四川省自贡市2019年中考模拟试题化学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标志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A、A标志是爆炸物标志,不符合题意;B、B标志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符合题意;C、C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不符合题意;D、D标志是可回收标识,不符合题意。故选B。2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CaOBNaOHCKMnO4DH2SO3【答案】A【解析】

2、【详解】A、Ca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B、NaOH中虽然含氧,但它是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C、KMnO4中虽然含氧,但它是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D、H2SO3中虽然含氧,但它是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3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是A一氧化碳B二氧化氮C稀有气体D可吸入颗粒物【答案】C【解析】【详解】A、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有害气体,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氮是一种常见的有害气体,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不符合题意;C、稀有气体是空气的成分之一,对空气无

3、污染,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符合题意;D、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污染物,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不符合题意。故选C。4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BCD【答案】A【解析】A.图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属于化合物;B.图中含有三种物质的分子,属于混合物;C.图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一种原子,属于单质;D.图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一种原子,属于单质【点睛】化合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分子中含有不同的原子。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变成水蒸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B八月丹桂

4、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D40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的体积变小【答案】B【解析】A、水变成水蒸气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没有生成新的微粒,不能说明分子可以再分,错误;B、八月丹桂飘香,是分子不停运动的结果,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正确;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错误;D、40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错误。故选B。6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读出液体体积B 测溶液的pHC 加热液体D稀释浓硫酸【答案】D【解析】A、读液体体积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

5、度,图中操作错误;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图中操作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操作正确。故选D。7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A天然气 B石油 C氢气 D煤【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人类正在开发利用的新能源分析。【详解】

6、新能源包括太阳能、核能、风能、氢能等;而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属于常规能源。故选C。8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清除可燃物 D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答案】A【解析】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故选A。9煤油中含有噻吩(用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6O24CO2+SO2+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ACH4BC4H4SCC4H6SDC4H8S【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的个数不变。由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O原子个

7、数为12;反应后:C原子个数为4;O原子个数为12;H原子个数4;S原子个数为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反应物X的一个分子中含:C原子4个,H原子4个,S原子1个,故X的化学式是C4H4S 。A 、C 、D 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来分析解答。10人体中一些体液或排泄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胃液0.91.5 B唾液6.67.1 C尿液4.78.4 D胰液7.58.0【答案】A【解析】pH值越小,酸性越强,故选A。11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A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B氢氧化钠和硝酸

8、铵加水溶解C氯化钾与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D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直接气味【答案】D【解析】【详解】A、分别向硬水和软水中加入肥皂水,如果出现泡沫多,浮渣少,则是软水;出现泡沫少,浮渣多,则是硬水。用加入肥皂水的方法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选项A正确;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用加水溶解的方法可以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选项B正确;C、氯化钾和氯化铵中分别加熟石灰研磨,氯化钾中无明显现象,氯化铵中会产生刺激性气味,此法可以鉴别氯化钾和氯化铵,选项C正确;D、分别灼烧两种纤维,羊毛燃烧发出烧焦羽毛的气味,而合成纤维发出其他特殊气味,用这种方法可以鉴别两种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在通常条件下都无

9、特殊气味,所以直接气味不能鉴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选项D错误。故选D。1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D向石蕊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溶液由紫色变成蓝色【答案】D【解析】【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实验现象描述正确,选项A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实验现象描述正确,选项B正确;C、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气体的体积比为1:2,选项C正确;D、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向石蕊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

10、溶液应该是由紫色变成红色,不是蓝色。选项D错误。故选D。13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B量取水时,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C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8%D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答案】C【解析】【详解】A、固体溶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经计算可知,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需水92g,即92mL,量取水时,应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若用量筒量取水

11、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量取的水偏少,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8%,不是小于8%,符合题意;D、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Fe与稀HC1:2Fe+6HCl=2FeCl3+3H2BBa(NO3)2溶液与稀HCl:Ba(NO3)2 +2HCl=BaCl2+2HNO3CNaOH溶液通入CO2:2NaoH+CO2=Na2CO3+H2OD乙醇燃烧:【答案】D【解析】【详解】A、Fe与稀HC1应生成FeCl2而不是FeCl3。所以2Fe+6HCl=2FeCl3+3H2错误,不符合题意;B、Ba(NO3)2溶液与稀HCl不能生成

12、沉淀、气体或水,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两者不能反应,Ba(NO3)2 +2HCl=BaCl2+2HNO3不成立。不符合题意;C、NaoH中氧元素符号书写错误,应大写。2NaoH+CO2=Na2CO3+H2O应改正为2NaOH+CO2=Na2CO3+H2O。不符合题意;D、乙醇燃烧: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15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到盛有氧化铜的容器中Bm点表示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Cm点和n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不相等Dm点和n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答案】C【解析】【详解】A、

13、因为溶液的总质量起点为0,所以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到盛有氧化铜的容器中,选项A正确;B、m点是曲线的转折点,此后溶液质量增加的幅度比m点前小,说明氧化铜已反应完,因此m点表示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选项B正确;C、m点时氧化铜与稀盐酸已恰好完全反应,此后只是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不再增加,所以m点和n点对应溶液中氯化铜质量应相等,铜元素的质量也相等,题中所述m点和n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不相等,说法错误。选项C错误;D、虽然n点对应溶液中含盐酸,但盐酸具有挥发性,蒸发时挥发出去,所以m点和n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都是氯化铜,选项D正确。故选C。【点睛】

14、本题在初中化学中有一定难度,要解好本题,必须弄清曲线的起点、转折点的意义。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16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按要求写出化学符号或符号表示的意义.(1)2个氢分子_;(2)硝酸根离子_;(3)氨水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4)2P_。【答案】2H2 NO3- 两个磷原子 【解析】【详解】用化学用语表示几个分子就在化学式前面用系数表示,因此2个氢分子为:2H2。硝酸根离子为:NO3-。表示化合物中某元素化合价是在化学式中该元素符号正上方标上化合价,所以氨水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元素符号前有系数,表示几个原子,所以2P表示:两个磷原子。17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应用“蛟龙号”深潜器“神舟”五号宇航员航天服新型水处理剂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