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露地栽培技术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21653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香菇露地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香菇露地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香菇露地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香菇露地栽培技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与整地:1选地。原则上要求选择不粘、不涝、不旱的沙壤土地块为宜,便于管理。垄向以东西走向为好。2整地。秋整地,将前茬作物根茬刨除搂净,做成宽 60 厘米,深 1015 厘米的地槽,槽底呈中间凹,两边低,形似龟背。翌年 3 月 15 日至 4 月 15 日将香菇种到地里。二、播前准备:1三级菌种和培养料的准备。三级种(生产种)一般每平方米需菌种 1820瓶。栽培料的配方为:锯末 78%、麦麸 10%、稻糖 10%、石膏 外加多菌灵 刨花子或稻壳不超过 5%。混配均匀的培养料内水分含量达到 60%即可。蒸料灭菌时,上蒸锅内蒸,温度达到 97以上蒸 2 小时即可出锅,装入消过毒的编织袋中,扎口置室

2、内冷凉到 2030即可播种。2草帘子和架条的准备。露地香菇需要用草帘子打遮阴棚。草帘子可用各种秸秆、稻草、树条等做成,宽 85100 厘米,长度不限。架条取各种树条,长1。3其它物资准备。聚乙烯膜选厚 米,宽 的普通薄膜。接种框用宽 8 厘米(长不限)的木板做成。生石灰按每平方米 200 克准备。另外,准备 5055 厘米长的玉米秸或稻草把干,播前用 1的多菌灵水消毒备用。三、播种:首先将菌种从瓶(袋)中挖出,去掉老皮后掰成小块,先用 2/3 的菌种均匀拌到凉好的培养料中,播到铺上塑料的接种框内,装满之后用手或木板摊成龟背形状,再将余下的 1/3 菌种均匀撒入料面上,再用木板将料面拍实即可。横

3、向每隔 1520 厘米放一根消毒辣好的玉米秸或稻草把,纵向从中间放一根,然后将余边的塑料膜回覆,两边搭好,不露出培养料,再覆田 1015 米厚即可。四、播种后管理:香菇的生长发育需要养分、温度、水分、空气、光线和适宜的酸碱度。播种后要经常检查是否有露塑料膜的地方,并要及时盖土,覆土薄的地方还要加厚覆土,防止高温烫死表面菌丝而感染杂菌。1菌丝期的管理。播后 1 周左右,定点定期进行观察发菌情况,掌握料里温度、水分变化情况,及时通风、防止直射光照射。2转色期的管理。当料面菌丝上下洁白一致,说明菌丝已吃透培养料,这时要撒土。土撤后经过一段时间即开始转色。转色期首先要打好遮阴棚,盖上草帘。其次要通风促进转色,保持温度,防止水分散失,及时排除料面积水。3出菇期管理。一般 4 月上旬播种,8 月下旬可见“报信菇”。此期应调整好遮阴棚,控制空温和水分,加强通风,减少杂菌侵害,秋季防止干旱。出菇期适宜的温度池围 525,最适 1220,昼夜温差 510为好,湿度 60%,光线以散射光为度。此期空气缺少,易出畸形菇和小老菇,可通过调节草帘的高低进行补充。4越冬期的管理。在封地前,用树叶或秸秆平铺在料面上,再将原来包培养料的塑料薄膜覆土。防止冬季雪水过多。培养料面积上积水时间过长,导致菌丝因缺氧而窒息。收:当香菇生长到将要开伞时进行采收。采后要晒干或烘干。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