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综合实践中国传统节日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1643991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14.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年级综合实践中国传统节日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初二年级综合实践中国传统节日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初二年级综合实践中国传统节日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初二年级综合实践中国传统节日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初二年级综合实践中国传统节日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年级综合实践中国传统节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年级综合实践中国传统节日(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制作 2013年12月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知多少 正月二十五 俗称填仓节 这是汉族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 填仓节 因 填 与 天 谐音亦称为 天仓节 民间有老天仓与小天仓之分 农历正月二十为小天仓 正月二十五为老天仓 是民间的传统节日 有的说天仓节是祭星之日 有的说是为祭土地或祭磨神 所谓填仓 意思是填满谷仓 这一天黎明 家家户户都在自己的院子里或打谷场上 用筛过的炊灰 撤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粮囤形状 并在里面放一些五谷杂粮 象征五谷丰登 填仓节或天仓节 传说 农历正月二十五 又称 天仓节 宋代孟元老在 东京梦华录 中载道 正月二十五 人家市羊彘肉 客至苦留 毕竟而

2、去 名曰填仓 填仓 意即填满谷仓 相传北方曾连续大旱三年 赤地千里 颗粒无收 可是 皇帝不顾人民死活 照样强征皇粮 以致连年饥荒 饿殍遍野 尤其在年关 穷人走投无路 这样 给皇帝看粮的仓官毅然打开皇仓 救济灾民 并在正月二十五这天放火烧仓自焚 后人为了纪念这名仓官 每年这天清晨 就用草木灰撒成圆圆的囤形的粮仓 有的还镶上花边 吉庆字样 并在囤中撒以五谷 象征五谷丰登 来表达人们填满仓谷救仓官的深情厚意 现在这些习俗已经消失 但填仓佳话却世世代代流传下来 提醒人们从这天起清仓扫囤 晾晒种子 整修农具 准备春耕 农历正月二十五日为填仓 是日 粮商米贩 致祭仓神 农民用柴灰洒圆圈于地 内放各种作物种

3、籽 用瓦盖上 祈求风调雨顺 五谷满仓 也有正月二十为小填仓的习俗 头牙节 闽南风俗 每逢农历初二和十六称为 牙 是祭拜土地公公的日子 农历二月初二 是每年的第一个祭拜日 称为 头牙 每年的腊月十六 是最后一个祭拜日 称之为 尾牙 尾牙表示一年的结束 而头牙就表示一年的开始 头牙过完 春节正式结束 一年忙碌的生活就正式开始了 人们在这一天祈求上天在这一年都风调雨顺 祈望有个好收成 一般尾牙都过的比较隆重 老板雇主都会设宴款待员工 头牙虽比不上 尾牙 的隆重和丰盛 但也大大超过平时 做牙 的规格 每家在神龛上摆上三牲祭祀 烧纸钱放鞭炮 搞得也好不热闹 为什么会形成主祭土地公的 做牙 习俗呢 这得追

4、溯到远古农耕时代 在闽地 春天实际上开始于农历仲春二月 在这个月中 寒流退去 草木复苏 播种和插秧等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旧时农民认为农田林果收成与土地神有很大关系 因此 以祈丰年 祭社神为主题的春社节也就被安排在这个月 由于中国古代又有以重日为节的习尚 所以 二月二实际上很早就被作为春社节 近世 汉族多以二月初二为土地神的诞辰 故春社祭祀 土地公 也就定在二月二 春社的祭祀对象主要是社神 社神即土地公 社神不止一个 且分有等级 在古代传说中 一国有一国的社神 一邑有一邑的社神 一乡一里也有各自的小社神 就其外延而言 社神是一个集体名词 是各地大小土地公 龙抬头 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汉族有 其他

5、民族也有 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 俗称青龙节 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 它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 人民庆祝 龙头节 以示敬龙祈雨 让老天保佑丰收 故 龙头节 流传至今 青龙节 农历二月初二日 俗称青龙节 俗语 二月二龙抬头青龙节的渊源 与二十四节气中的 惊蛰 有关 惊蛰过后 大地复苏 阳气上升 山西民谚就有 二月二 龙抬头 的说法 二月二习俗 各地不一样 这个节日和惊蛰有关 习俗活动很多 祈求风调雨顺 祛毒虫 踏青 炒豆 爆米花等等 花朝节 简称花朝 俗称 花神节 百花生日 花神生日 挑菜节 汉族传统节日 流行于东北 华北 华东 中南等地 农历二月初二举行 也有二月十二 二月十五花朝节的 节日期

6、间 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 称为 踏青 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 称为 赏红 各地还有 装狮花 放花神灯 等风俗 这是纪念百花的生日 花朝节由来已久 最早在春秋的 陶朱公书 中已有记载 花朝节 起源于南宋淳熙年间 迄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 是鄂东一带最大的民间赶集大会 每年吸引五省二十余县市数十万余人 是中国最具代表的民俗节日之一 亦是新洲区最著名的旅游节日 已被列为湖北省 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旧街花朝节产生于 庆福寺 庙会 此庙原名 东狱庙 始建于南宋乾道至淳熙年间 1165 1189 宋时香火旺盛 远近知名 至元朝末年遭徐寿辉兵毁 到明末隆庆初至万历二年 1574年 由旧街所属地区五十三族

7、祠堂出资共建 名曰 庆福禅寺 亦名 东狱行祠 俗称五三公庙 清乾隆四十二年 1777年 修建戏楼一座 庆福禅寺自建成起于每年农历二月十五花神生日为期举办盛大的花朝庙会 虽庙一再遭损坏重建 但这一庙会习俗却一直延续至今 习俗活动 节日期间 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 称为 踏青 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 称为 赏红 各地还有 装狮花 放花神灯 等风俗 旧时江南一带以农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 这一天 家家都会祭花神 闺中女人剪了五色彩笺 取了红绳 把彩笺结在花树上 谓之赏红 还要到花神庙去烧香 以祈求花神降福 保佑花木茂盛 正月的花神是柳梦梅 二月的是杨贵妃 1 赏红 上巳节 起源 上巳节是中国汉族

8、古老的传统节日 俗称三月三 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 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 夏历三月初三为上巳日 这天 人们把荠菜花铺在灶上以及坐 睡之处 认为可除蚂蚁等虫害 把荠菜花 桐花藏在毛衣 羽衣内 认为衣服可以不蛀 妇女把荠菜花戴在头上 认为可以不犯头痛病 晚上睡得特别香甜 城乡人民还登惠山 鸿山 斗山 西高山踏青 寒食节 亦称 禁烟节 冷节 百五节 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 清明节前一二日 是日初为节时 禁烟火 只吃冷食 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 踏青 秋千 蹴鞠 牵勾 斗鸡等风俗 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 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寒

9、食节 寒食节文化活动 踏青 上坟 郊游 斗鸡子 荡秋千 打毯 牵钩 拔河 等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 节气是按照阴历制定的 阴历没有闰年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 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历书 春分后十五日 斗指丁 为清明 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 盖时当气清景明 万物皆显 因此得名 清明一到 气温升高 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 清明前后 种瓜点豆 之说 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 传统活动为扫墓 2006年5月20日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节日习俗荡秋千蹴鞠踏青植树放风筝扫墓插柳射柳斗鸡蚕花会 分龙节 是流传

10、于南北各地的民间节日 此际多雨 传说是龙分开到各地去行雨的日子 除了汉族 它也是毛南族 畲族的传统节日 华北地区的分龙节多安排在每年的五月二十三 但据古籍记载 一千多年以前的分龙节是在每年阴历的五月二十 如 谈荟 说 二月二十日 谓之小分龙日 晴 分懒龙 主旱 雨 分健龙 主水 农政全书 亦云 五月二十日大分龙 无雨而有雷 谓之 锁龙门 这种日期上的不确定性可能与民间记岁方式比较粗放有关 而且流传时间越久 地域越广 难免出现变化 时间 据考 分龙节最早当来源于更为远古的祈雨方式 雩舞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又名 端阳节 重五节 重午节 天中节 夏节 五月节 菖节 蒲节 龙舟节 浴兰节 屈原日

11、午日节 女儿节 地腊节 诗人节 龙日 午日 灯节 五蛋节 五月节 起源1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 最初是我国人们以祛病防疫的节日 后来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 也同时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起源2 这则传说 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 伍子胥名员 楚国人 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 后来子胥投奔吴国 带吴伐楚 五战五胜 攻破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 伍子胥掘楚平王墓 鞭尸三百 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闾死后 其子夫差继位 吴军士气高昂 百战百胜 越国大败 越王勾践请和 夫差许之 伍子胥建议 应彻底消灭越国 夫差不听 吴国太守受越国贿赂 谗言陷害子胥 夫差信之 赐子胥宝剑 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为忠良 视死

12、如归 在死前对邻舍人说 我死后 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都之东门上 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 便自刎而死 夫差闻言大怒 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 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起源3 五月初五古认为 恶日 炎热来临 五毒俱出 因此活动有 采药 沐蓝汤 采茶 插杨枝 门挂草药 艾草 菖蒲 蒲剑 或石榴 胡蒜 榕枝艾 榕 赛龙舟 吃粽子 斗草 饮雄黄酒 小孩系五色线等 习俗 五毒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测定出的24节令之一 又是民间传统节日 其时 气温升高 作物生长旺盛 急需中耕除草 在古代要放假三日 农历芒种节后十五天为夏至 该日日照最长至终极 北半球白昼从此渐短 农历夏至是白天最长的一

13、天 夏至节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 是日 家家俱食冷淘面 即俗说过水面是也 谚云 冬至馄饨夏至面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每年6月21日或22日 太阳到达黄经90 夏至 节气开始 何谓 夏至 阳极之至 阴气始生 日北至 日长至 日影短至 至者 极也 恪遵宪度抄本 夏至日这天太阳高度最高 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最长 夜最短 且越往北越长 此后 阳气由盛逐渐转衰 阳光直射地面位置逐渐南移 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 民间有 吃过夏至面 一天短一线 之说 简介 是指农历六月初六 道家的称呼 起源较晚 农历六月初六 淮安民间旧时有六月六晒红绿的习俗 相传 六月六晒红绿 之俗起源于唐代 唐代高僧玄奘从西天

14、 印度 取佛经回国 过海时 经文被海水浸湿 于六月初六将经文取出晒干 后此日变成吉利的日子 开始 皇宫内于此日为皇帝晒龙袍 以后又从宫中传向民间 家家户户都于此日在大门前曝晒衣服 以后此举成俗 天贶节 六月六又叫 天贶节 姑姑节 此节起源于宋代 宋真宗赵恒是一个非常迷信的皇帝 有一年六月六 他声称上天赐给他一部天书 并要百姓相信他的胡言 乃定这天为天贶节 还在泰山脚下的岱庙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贶殿 随着时间的推移 天贶节 已失去原来含义 而晒红绿的风俗尚存 回娘家晒书求平安大别山天贶文化节请姑姑苗族 赶歌节 瑶族 半年 藏族 响浪节 满族 虫王节 布依族 六月六 瑶族 晒衣节 土族 花儿会 习俗

15、七夕节 又名乞巧节 七巧节或七姐诞 发源于中国 是华人地区以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传统节日 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 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 由于过往女子的命运只能嫁作人妇 相夫教子 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 并希望以织女为榜样 所以每逢七姐诞 她们都会向七姐献祭 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 获得美满姻缘的节日 这也就是 乞巧 这名称的来源 妇女亦会结彩楼 预备黄铜制成的细针 七孔针 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 久而久之 七夕也成为了 女儿节 2012年 乌丙安 叶舒宪等专家共同倡议将七夕节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七夕 习俗 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为牛庆生晒书晒衣供奉 磨喝乐 拜织女拜魁

16、星吃巧果七姐诞染指甲妇女洗发结扎巧姑拜 七娘妈 洗头发 中元节 放湖灯 习俗 祭祀活动放河灯送羊节 根据中国的历法 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 为秋季的第二个月 称为 仲秋 而八月十五又在 仲秋 之中 所以称 中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 因节期在八月十五 所以称 八月节 八月半 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 月 进行的 所以又俗称 月节 月夕 中秋节月亮圆满 象征团圆 因而又叫 团圆节 中秋节 习俗 拜月赏月吃月饼等 重阳节 简介 重阳节 又称 踏秋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 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 到了唐代 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与三月初三日 踏春 皆是家族倾室而出 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 避灾 插茱萸 赏菊花 习俗 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 寒衣节 农历头日 十月朝 祭祖节 烧衣节 授衣节等 与清明节 中元节并称中国三大鬼节 这一天 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祭奠先人 表达哀思 旧时每到这一天 人们都上坟添土祭祖 除了摆供品烧纸钱以外 民间还用彩纸剪成衣帽 纸箱 焚于墓前 已出嫁的闺女依旧例回娘家祭祀已故长辈 为了怀念逝去的亲人 现在仍有上坟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