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企业质量管理培训教材.ppt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1611482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企业质量管理培训教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20年企业质量管理培训教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020年企业质量管理培训教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2020年企业质量管理培训教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2020年企业质量管理培训教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企业质量管理培训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企业质量管理培训教材.ppt(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企业质量管理 第一节质量与企业质量管理的定义及发展历程 第二节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及基本工作方法 第三节企业统计质量管理 第四节企业质量管理常用的统计方法 第五节ISO9000 2000系列标准 通过本章学习 要求学生掌握质量和企业质量管理的内涵 掌握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和工作方法 熟悉统计质量管理的相关概念和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 熟悉ISO9000 2000族系统标准的主要内容 了解质量的经济性管理的主要内容 学习目标 第一节质量与企业质量管理的定义及发展历程 一 质量与企业质量管理的定义 二 企业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一 质量与企业质量管理的定义 1 质量的定义国际标准化组织

2、ISO 对质量的定义 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这一定义反映了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其核心是满足需要的能力 强调质量特性与需要之间 需要是主导的 第一位的 2 企业质量管理的定义企业质量管理是组织为了使企业产品质量能够满足不断提高的质量要求 达到顾客满意而开展的计划 组织 实施 检查和改进等所有相关的全部管理活动 一 质量与企业质量管理的定义 2 企业质量管理的定义企业质量管理主要五个方面的工作 见图6 1 图6 1企业质量管理 二 企业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企业从质量管理的形成和发展来看 它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见图6 2 图6 2企业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企业全面质

3、量管理的特点及基本工作方法 一 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 二 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三 PDCA循环 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 一 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 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M TotalQualityManagement 是指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 全体员工和各个部门同心协力 综合运用一套完成的科学管理理论体系 专业技术和科学方法 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全过程和各种因素实行控制 力求经济地开发 研制和生产 销售用户满意的产品的系统管理活动 二 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见图6 3 图6 3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三 PDCA循环 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 P

4、DCA循环又叫戴明环 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 它是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 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 就是企业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 四个阶段 八个步骤 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 三 PDCA循环 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 见图6 4 图6 4企业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三 PDCA循环 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 PDCA循环的八个步骤 步骤1 调查研究分析现状 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 步骤2 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 并对各种影响逐个加以分析 步骤3 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 并从主要影响因

5、素着手 解决质量问题 步骤4 针对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 制定计划和活动措施 三 PDCA循环 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 PDCA循环的八个步骤 步骤5 按照既定计划执行 步骤6 根据计划要求 检查实际执行结果 步骤7 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总结 步骤8 提出这一次循环尚未解决的遗留问题 并将其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 三 PDCA循环 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 3 PDCA循环的三个特点 1 大环带小环 互相促进 见图6 5 图6 5PDCA循环图 三 PDCA循环 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 3 PDCA循环的三个特点 2 不断循环上升 见图6 6 图6 6PDCA循环上升图 三

6、 PDCA循环 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 3 PDCA循环的三个特点 3 关键在于A阶段 总结经验 肯定成绩 纠正偏差 提出新问题以利于下一次循环 这是PDCA循环之所以能够不断上升的关键 第三节企业统计质量管理 一 质量管理中的数据 二 统计质量管理的常用术语 三 工序能力指数 一 质量管理中的数据 一个具体的产品 常常需要多个指标来反映它的质量 测量或测定这些质量指标所得的数值 就是质量特性值 即数据 数据是质量管理的基础 一 质量管理中的数据 1 质量特性值的分类根据质量指标性质的不同 质量特性值可以分为两大类 见图6 7 图6 7质量特性值的分类 一 质量管理中的数据 2 数据的

7、波动与分布引起数据波动的原因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 随机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 数据波动的规律主要指由随机性因素引起的 计量值数据波动的规律 根据概率论的中心极限定理 当统计量达到一定程度时 波动使质量特性值数据形成一定的分布 在多数情况服从正态分布的规律 二 统计质量管理的常用术语 1 母体和样本研究对象的全体所构成的一个集合称为母体或总体 而把组成母体的每一单元成员称为个体 母体的总量一般用符号 N 来表示 样本又称为子样 是指从母体中随机抽取的 一部分个体的集合 构成样本的每个个体 称为样品 样本中所包含的样品数目 称为样本的大小 一般用符号 n 来表示 二 统计质量管理的常用术语 2 全数

8、检验 抽样检验和随机抽样全数检验 对全部产品逐个地进行测定 从而判定每个产品是否合格的检验 全数检验又称全面检验 百分之百检验 其处理对象是每个产品 抽样检验 是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和程序 从其中随机抽取部分单位产品组成样本 根据对样本逐个测定的结果 并与标准比较 最后对检验批做出接受或拒收判定的一种检验方法 随机抽样 是指在抽取样本时要保证母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可能的机会被抽到 从而使样本具有代表性 二 统计质量管理的常用术语 3 频数 频率和概率频数 是指随机事件在相同条件下进行n次试验 其中某一事件出现的总次数 频率 是指频数与试验次数之比 概率 是指在相同条件下 随机事件出现次数所具

9、有的统计规律 二 统计质量管理的常用术语 4 平均值 中位数 极差 方差和标准差平均数 简称均数 是描述一组数据在数量上的平均水平 即样本中各样品数值的总和除以样本的样品个数 平均数常用表示 中位数 中位数将一组观察值由小到大排列 n为奇数时取位次居中的变量值 为偶数时 取位次居中的两个变量的平均值 中位数常用表示 二 统计质量管理的常用术语 4 平均值 中位数 极差 方差和标准差极差 极差亦称全距 是指样本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极差常用符号R来表示 方差 方差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离散情况 方差用符号S2来表示 标准差 标准差是方差的正平方根 使用的量纲与原量纲相同 适用于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

10、 大样本 小样本均可 最为常用 标准差用符号S来表示 三 工序能力指数 1 工序能力工序能力 又称加工精度或工程能力 是工序在一定时间内 处于受控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工序能力常用符号B来表示 当工序质量处于受控状态时 计量值数据呈正态分布 三 工序能力指数 1 工序能力正态分布曲线 见图6 8 图6 8正态分布曲线图 三 工序能力指数 2 工序能力指数工序能力指数表示工序能力满足工序质量标准 公差 工序质量规格 要求程度的量值 工序能力指数通常用符号Cp表示 其数学表达式为 计算公式由双向公差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推导而来 三 工序能力指数 3 工序能力等级与工序能力评价根据工序能力指数的大

11、小 可以把工序能力划分为五个等级 如表6 1所示 表6 1工序等级表 三 工序能力指数 4 提高工序能力的方法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来提高工序能力指数 即 减小偏移量 降低标准差和调整精度等级 扩大公差范围 寻求分布中心与规格中心的逼近直至重合 减小偏移量 寻求分布离散程度的降低 即工序精密度的提高 调整公差 精度 等级 第四节企业质量管理常用的统计方法 一 调查表 二 排列图法 三 因果分析图 四 相关图法 五 分层法 六 直方图法 七 控制图法 一 调查表 调查表又叫检查表 核对表 统计分析表 它是用来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积累数据 确认事实并对数据进行粗略整理和分析的统计图表 调查表的形式多种多样

12、 可根据调查项目的不同和质量特性的不同 采用不同的表格 二 排列图法 排列图又称帕累托图或主次因素排列图 是根据帕累托原理 将收集来的数据按影响质量特性的原因归类 整理 再按质量改进项目或损失金额的大小 从最主要到最次要依次排列而采用的一种简单的图示方法 排列图是一种寻找影响质量特性主要因素的方法 影响因素按大小顺序依次排列 关键性因素一目了然 而且通过计算频率和累计频率 使问题显而易见 三 因果分析图 因果分析图也称特性要因图 鱼刺图或树枝图 是寻找质量问题原因的有效方法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 概括起来有5M1E 人员 man 机器设备 machine 原辅材料 material 方法 m

13、ethod 环境 environment 测量 measurement 四 相关图法 相关图法也称为散布图法 是将两个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用直角坐标表示出来 通过图中点的分布状况观察 判断两个变量间的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 相关图在质量管理中常用以下三种类型的相关分析 质量特性和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分析 质量特性和质量特性之间的相关分析 影响因素和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分析 五 分层法 分层法是分析影响质量因素的一种方法 也称分类法或分组法 是把收集到的质量数据 根据不同目的和使用要求 按其性质 来源 影响因素等进行分层 把性质相同 在同一生产条件下得到的数据归为一类 以分析影响质量原因的一种方法 六 直方

14、图法 直方图也称质量分布图 频数分布直方图 它是将产品质量频数的分布状态用矩形来表示 根据矩形的分布形状与分差界限的距离来观察 分析 探索质量分布规律 分析判断生产过程是否正常的数理统计方法 直方图的作法直方图由一个纵坐标 一个横坐标和若干个矩形组成 当横坐标为质量特性 纵坐标为频数时 称为频数直方图 当纵坐标是频率时 称之为频率直方图 七 控制图法 控制图也称管理图 是利用控制界限对生产过程的质量状态进行控制 用来分析研究质量特性在运动状态下分布波动情况的一种统计图表 借助它可以区分质量波动究竟是偶然原因还是系统原因造成的 从而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 控制图按质量数据特点可以分为计量值

15、控制图和计数值控制图两大类 第五节ISO9000 2000系列标准 一 ISO9000族标准的制定 二 ISO9000 2000族标准简介和结构 三 1994标准和2000标准转换 四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一 ISO9000族标准的制定 经过七年的实践 于1994年进行了第一次修改 修改后的ISO9000标准由五个核心标准组成 ISO9000 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第一部分 选择和使用指南 ISO9001 1994质量体系 设计 开发 生产 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2 1994质量体系 生产 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3 1994质量体系 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

16、保证模式 ISO9004 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一部分指南 二 ISO9000 2000族标准简介和结构 1 ISO9000 2000族标准简介2000年12月15日 ISO组织正式颁布了2000年版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2000版ISO9000族标准鲜明的特色 是它将当今世界范围的质量界普遍接受的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全面融合在ISO9000族质量管理的标准之中 二 ISO9000 2000族标准简介和结构 2 ISO9000 2000族标准的结构从整体上看 ISO9000 2000族标准及其文件由四个部分组成 见图6 9 图6 9SO9000 2000族标准的结构 三 1994标准和2000标准转换 1 正确 全面理解新版标准的内涵 2 正确分析新 旧版本的差别 3 正确分析和利用现有的质量体系 四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1 质量认证质量认证是指为确信产品过程或服务完全符合有关标准或技术规范而进行的第三方机构的证明活动 即根据相应的标准或规范 对产品质量及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检查 验定 认证通过后 由认证机构颁发认证合格证书或进行注册 在条件具备时还允许使用合格标志 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