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自行车工程建设工作报告1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1607145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公共自行车工程建设工作报告1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城市公共自行车工程建设工作报告1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城市公共自行车工程建设工作报告1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城市公共自行车工程建设工作报告1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城市公共自行车工程建设工作报告1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公共自行车工程建设工作报告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公共自行车工程建设工作报告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公共自行车工程建设工作报告第一篇:一、城市公共自行车一期服务系统项目运营情况去年以来,我们在安排专人先后赴、等地学习考察、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出台了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方案,同时专门成立了市交通服务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公共自行车的日常维护、后台管理等工作。我们一期选取了30个市民需求量大、实施条件成熟的站点,并于今年年初建成,首批1000辆公共自行车也于3月15日投放运营,成为省内除青州外第二个拥有该服务的县级市,市民出行选择更加多样化。一期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项目,由市政府采购中心负责招标,中标单位是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车系统有限公司,中标价为343.61万元,已付137万。二、城市公共自行车二期服

2、务系统项目规划建设情况在一期公共自行车投放试运行后,我们不断总结运行管理经验,及时的调整车辆调度方式,以求最大限度地方便市民使用。同时,加快推进公共自行车二期项目建设,拟近期再建设30处站点,再投放1000辆自行车,解决车辆布局偏少的问题。在站点设置、运营管理等方面,我们通过日报、民生网、qq等方式广泛征求民意,结合实际,经过分析、对比、筛选,初步确定了二期服务系统的30个站点,近日启动站点建设工作,预计二期服务系统项目的建设费用为329万元。三、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运行费用情况一期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每年运行费全年共计138.25万元,已列入财政预算,鉴于项目启动前期租赁维修场地、维修自行车库房

3、、预交电费、更改通讯网络和监控设备等资金投入较大,市财政已拨付40万元;公共自行车二期30个站点和1000辆的运行费预计每年为87.6万元;两期共60个站点20XX辆公共自行车的运行费共计225.85万元。四、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项目建设与管理的建议一是在建设主体选择上,为保障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配件的互换性和管理软件的兼容性,经与财政部门沟通,公共自行车二期项目的建设建议仍由一期中标的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供货并负责安装,招标时间没有超过半年,价格可执行上次招标价格。二是在站点设置上,经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市民对公共自行车的数量需求仍然较大,建议加快站点建设进程,争取年内中心城区站点达到1

4、00处,基本实现大的小区与公共场所附近均有一处公共自行车站点,运行成熟后,再逐渐向外布点衔接,最终建成中心城区和城郊循环的慢行交通体系。三是在站点分布上,因我市公共自行车站点分布东西跨度较大,区至站点较分散,建议在西城新汽车站提供一处房屋作为公共自行车的西部调度维修管理处,以弥补目前仅在交通运输局办公楼设有调度维修站,调度与管理自行车不方便、管理费用较高等问题。四是在配套功能上,建议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在没有设置慢行道的路口处,增加斜坡道口,便于自行车在路沿石的人行道上通行,以减轻道路压力和保证安全;晚间采取措施禁止机动车在弥河风景区道路上通过,以保证自行车与行人的通行安全。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建设是

5、“城乡一体均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府也把建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纳入政府“五个方面的民生实事”之一,推动和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也是优化公交结构、完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下一步我们要完善城市慢行系统规划,明确运营主体,优化运营系统,完善监督体系,真正把这件民生实事办好。第二篇:南海区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调研报告南海区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调研报告导语:如今,“低碳”已成为我们脱口而出的一个名词,曾经,自行车是落后城市的代名词,然而今天,自行车却是我们在高度发达的生活中倡导绿色健康文明的一个衡量标志。佛山市南海、禅城、顺德三区相继推出的公共自行车服务,是我市20XX年的一项“叫好

6、又叫座”的民生工程。作为一种健康环保的代步工具,公共自行车有效地方便了市民短途出行,对于我市落实“公交优先”战略、缓解“行路停车难”,对于我市推进节能减排、推动生态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位、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自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启动以来,还存在着无整体标识图牌、办理租赁手续网点不足、退租办理周期较长和还车难、站点覆盖不完善、自行车道的设置和管理不完善、各区系统间不兼容、由于市民使用不当导致公共自行车损毁严重等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公共自行车使用情况,为了让我们的公共自行车系统更好服务于大众,我们小组于20XX年暑假期间,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方式对南海区的公共自行

7、车系统进行了调查访问。一、在南海区建立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社会前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突出。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更加关注生态环保问题。今年,我国确定的世界环保日主题就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提高能源使用率、改变现有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许多先进国家早已致力于发展自行车替代高能耗、高排放的交通工具。在国外,率先倡导这一健康、经济、环保的“自行车自由行”运动的是北欧国家,已有30多年的经验。随后,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奥地利、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效仿。20XX年,法国第三大城市里昂正式以政府的名义在市区设置了200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取得了

8、很大成功,现已增加到340多个点。目前,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在法国巴黎、美国纽约和芝加哥、韩国首尔等不少城市得到推广。在国内,杭州是第一个把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纳入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城市,以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使公交服务网络更加完善。目前,北京、上海、济南、郑州、武汉、无锡、佛山等大中城市也已陆续推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二、在南海区建立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现实意义低碳环保的交通方式符合当今社会的内涵。佛山市正努力争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行公共自行车系统是响应“创文”的一种有力的举动。据测算,一个人开车上下班,行驶10公里的排碳量约为2.73千克,以每天3万人次放弃轿车选择免费单车出行来计算

9、,一天可减少的排碳量为8.19万千克,一年就是2989万千克,相当于增加700万平方米的绿地。免费租用的公益服务是打造民生政府的重大举措。自行车租用实行一小时之内免费,这种公益服务覆盖整个城区,惠及家家户户,是打造民生政府的重大举措。同时,建立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必将催生一批公益性岗位,对于促进下岗人员再就业。健康时尚的出行方式展现现代生活的品质。骑自行车既是一种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也是一种强身健体的运动方式。在法国巴黎、英国伦敦、澳大利亚的悉尼等西欧发达城市,以及国内的杭州、武汉等重要城市,自行车出行已渐成时尚。佛山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立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更显迫切,它的成功实施定会成为城市文

10、明的象征,一张闪光的“名片”。 另外,佛山在最近正式进入百万汽车城时代,继深圳、广州、东莞之后,佛山成为广东省内第四个迈入“百万汽车城俱乐部”的城市。推行公共自行车,有利于缓解庞大数量的汽车所带来的交通问题。有利于打击“摩的”市场空间以及对城市交通状况进行长效管理。“摩的”是我区交通管理的一大公害。自20XX年至今,我区先后组织“摩的”集中整治行动不下10次。但“摩的”屡禁不止、打而不绝,其根本原因就是市场需求长期存在。通过免费公共自行车的普及,让“摩的”便利廉价的优势变为劣势,使市民出行不再依赖“摩的”,从而达到打压“摩的”生存空间,以市场手段达到根治“摩的”的目标。便利廉价的出行条件有利于

11、推动公车改革。公车改革起起伏伏,其中出行难、出行贵是公车改革的阻力之一。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出行不方便的问题,尤其是免费自行车一旦成为一种健康时尚的出行方式,公车改革的阻力就会大大减小,从而有利于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改革。三、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在创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工作上,杭州、武汉青山等地已经做出了有效探索,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杭州市的做法20XX年5月1日,杭州在全国率先运行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截止去年年底,该市在主城区设有租赁服务点20XX个,投放公共自行车5万辆,日租用量最高达21.5万次,每辆车日均租用量5次,超过发达国家公共自行车的租用量。在去年全

12、市10项民生工程的市民满意度随机调查中,该项目以99%的满意率遥遥领先。其主要特点是:1、经营市场化。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模式。前期建设由政府主导,每年从土地出让金中抽出2.5%用于公共交通,2年来政府先后投入建设资金3.5亿元;后期的运营实行市场化,由杭州怡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公交广告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了杭州市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公司员工800人,设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2名,下设营运管理部、技术信息部、工程部、旅游营销部、计财部和办公室;另有热线信息中心、系统维修组、自行车维修组、收银组等4个职能部门。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

13、配置,确保项目的快速推进和高效运营。2、管理数字化。杭州自主研发的公共自行车管理软硬件系统在国内尚属首创,其中多项设计获得国家专利。全市20XX多个服务点的车辆存取、调配需求及每一台自行车的租用现状和收费情况,全部可通过网络信息中心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自行车租赁服务网点间的通租通还,从而有效地实现了“点对点”、“门对门”的交通,体现了其便利性。3、设计人性化。杭州公交在借鉴法国公共自行车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攻关,将原来的5步操作缩减到2步,在每个停车柱都可实现自助服务,只需刷卡一次,就可实现提车或还车,其操作系统的便利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自行车租还全程自助服务。此外,服务网点设置间距不超过5

14、00米,充分考虑市民租还车的便捷、高效。4、运作制度化。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严格按“选址公示审批建设运营”五步规程实施。建立了联合选点制度。由市城市办牵头,从市交警、市公交集团、市城管办、街道抽调专人,以城区为单位成立联合选址工作组,在设点范围内进行拉网式搜索,提出初步选址意见。在协调一致的基础上由市公交集团向交警、市政等职能部门报批。建立了例会专报制度。在建设过程中,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通报工作进度,研究协调选址等重大问题;同时,每月将实施进度情况专题报市领导及相关部门。完善了选点公示制度。对拟定的待建服务点,在选址待建点现场及市政府门户网站、市城市办子网站公示七天,征求市民意见。另外,对公

15、共自行车服务网点占用公共停车泊位或公共绿地的,出台了公共停车泊位出让协调制度和占绿协调制度。整个运作过程全部实现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5、服务大众化。自行车租赁系统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一部分,追求的主要是社会效益,不以营利为目的。坚持公益优先,对12周岁以上至70周岁以下的市民实行“一小时免费制”。在市区范围内。一小时基本可以实现点对点的交通,“一小时免费”也就是基本免费。同时,对外来游客,凭有效身份证件亦可办卡租用。充分调动了百姓使用公共自行车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公共自行车的使用率,实现了服务的大众化。武汉市青山区的做法武汉市青山区于20XX年11月启动公共自行车免费租赁系统,到20XX年底

16、建成自行车租赁点66个,投入运营自行车3000辆,办理租赁卡近6万张。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曾作批示:“科学管理、方便群众,为市民多办实事,武汉青山区要表扬!”其主要特点是:1、全市场化到半市场化。该区一开始是通过引入上海龙骑公司投资建设,政府提供公共资源的全市场化模式。即政府对龙骑公司每投放1000辆自行车提供不低于200平米的户外广告位,免收建设过程中的道路破占费等所有规费,免收该公司自行车站点和车身广告费用,同时明确所有政府公益广告由该公司垄断经营,期限8年。但通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因资金运转困难、收益缓慢等多方面的因素,去年年底该区政府常务会议又明确,按每个租赁站点10万元、每辆自行车100元的标准对该公司进行补贴。该模式由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