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GHOE】

上传人:东****0 文档编号:121586084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GHOE】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GHOE】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GHOE】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GHOE】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GHOE】》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GHOE】(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年九下复习提纲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背景:19世纪初,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丁美洲地区掀起了一场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2.拉丁美洲曾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3.进程:(1)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先后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2)在南美洲北部地区,玻利瓦尔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他领导南美的独立战争,直至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统治最终结束。4.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尔和圣马丁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1.背景: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印度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

2、高涨。2.爆发: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农民、手工业者、封建王公也参加起义,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3.领导力量:封建王公。主力:印度土兵4.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5.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2课 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彼得一世改革:目标:18世纪初,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内容: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要求贵族必须到车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3、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作用: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二农奴制改革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度阻碍于资本主义发展。主要人物:亚历山大二世主要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意义: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农奴制的参与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第3课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8611865)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

4、经济制度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2、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总统。3、开始:1861年4月南方奴隶主挑起内战4、转折:两个法令的颁布(1862年9月)1862年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认真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加入北方军队。激发了广大黑人奴隶和农民的革命积极性。踊跃参军,扭转了战场不利的局面。5、胜利: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而告终。6、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18

5、68年)1、原因:(1)内因:德川幕府的闭关锁国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2)外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入侵,加深了日本的民族危机,激化了国内矛盾。2、一些中下级武士发起了倒幕运动。2、主要内容:(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精神。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的号召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3)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3、影响:是日本历史的重大点,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第5课第二次

6、工业革命一、开始:1、时间:19世纪70年代2、标志:电力的广泛使用(“电气时代”)美国和德国处于领先地位二、电力的广泛应用:1879年美国天才“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耐用电灯泡;他在纽约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三、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1876年,德国人奥拓制造煤气内燃机,1883年德国的戴姆勒研制汽油内燃机,德国的狄赛尔发明柴油内燃机,19世纪80年代本茨制成了汽车;1913年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了飞机。四、化学工业和新材料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炸药。后来他又研制成无烟炸药。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18

7、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四、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普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在经济发晨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目由资本主义向孳断资本主义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増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1、人口的增长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900万增加到1800万。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增长更为惊人,19世纪20年代人口约为1000万,到1914年人口已超过1亿2、工人阶级队伍

8、壮大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以英国为例,19世纪初,农业劳动力人数仍多于工业劳动力人数,但到20世纪初,农业劳动力人数已经不足工业劳动力人数的1/5了。同时,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为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3、教育的普及 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法国和德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从1870年开始,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10年,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

9、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成的系统教育体系。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4、城市化:19世纪中期,英国大部人已经生活在城市之中。城市的公共卫生、供排水、照明、交通逐渐完善。5、社会问题:(1)社会矛盾激化,资本家与工人的贫富差距加大。(2)环境污染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1、牛顿:地位: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成就: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创建微积分、牛顿三定律。科学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达尔文:著有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观点,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3、巴尔扎克: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4、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列

10、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5、贝多芬:第三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第一部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成熟。6、梵高:向日葵、夜间的咖啡馆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71918.11)一、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了英、法、俄的三国协约和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的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二、导火线: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巴尔干半岛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三、交战双方: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意大利战时加入协约国集团)四、经过:1、开始: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2、重大战役:1916年的凡尔登

11、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3、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一战。4、结束: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五、影响:规模空前,先后有30多个国家和15亿人口卷入战争,战争中使用了新式武器,如坦克、潜艇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参战各国共死伤3000多万人。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美俄两个大国开始崛起。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六、正确认识一战:1、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2、性质:帝国主义战争。3、目的: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第

12、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一、背景和原因1、一次大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2、1917年3月(俄历二月)“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后,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二、经过1、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2、开辟新时代。建立苏维埃政府。颁布和平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力量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同德国和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次大战。组建红军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3、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4精品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