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GHOE】

上传人:东****0 文档编号:121579713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GHOE】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GHOE】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GHOE】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GHOE】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GHOE】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GHOE】》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GHOE】(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一年级的小朋友虽然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已一个学期,但仍存在习惯较差,易失去注意力等年龄特征。通过上学期狠抓学生的行为教育,这学期的行为习惯(课堂纪律、绘画习惯)有明显好转,但还是不令人满意,这只能说明我的教学方法仍有待进一步改进。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理念起决定作用,如果能在宽松融洽的气氛中开始,那么孩子将自然地摒弃对美术课的畏惧感,从而激发对美术课的喜爱。所以这学期要加倍努力工作,尽量让学生能在一种宽舒、融洽的氛围中学习美术,让所有学生轻松接受美术。其次,学生的学习差异很大,还有部分学生基础很薄,有待加强练习、提高。二、教材分析:(一)、教学目的、要求 1、总目标学

2、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2、各学习领域目标: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各个学习领域的教学目标制订如下:造型表现: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设计应用: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

3、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欣赏评述: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综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二)、教学目标任务: 1、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 2、 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三)、教材重点、难点: 1、学习有关美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能力等。三、个人教研专题: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

4、习惯意识的培养。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教师联系各学科的课堂要求,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策略。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精心准备,做好课前工作。利用课堂教学,运用不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规范化,给学生以楷模,学习正确作画方法,充分调动起学习气氛。 3.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4.注意学生的情绪,语言要亲切,气氛要轻松,要积极鼓励学生动脑筋,大胆添画,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五、教学进

5、度安排第1周影子的游戏第2周走近大自然第3周花地毯 第4周分蛋糕第5周有趣的半圆形 第6周摸一摸 画一画第7周小挂饰 第8周瓢虫的花衣裳第9周生活中的趣事 第10周泡泡飞呀飞第11周太空里的植物第12周妈妈的节日第13周香甜的水果 第14周运动场上第15周乘上大船游世界 第16周打开的冰箱第17周会摇的玩具 第18周电脑美术第19周化装晚会 第20周有趣的汉字课题:影子的游戏课时:2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材简析:本节课通过手影游戏,让每个同学展现自己的“艺术之手”、“灵巧之手”、“勤奋之手”等,从中了解了人类的双手不但能劳动,从事艺术活动,帮助其他小朋友,还能传达情感。使学生有把自己的手变

6、成一双勤劳、能干的双手的意识与愿望。教学目标:、 通过描画自己的影子,感受图形的外形美。、 通过描画和添加的表现手法,对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有初步的了解。、 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进行添加和组合。教学重、难点:通过合理的构图使影子图形作为主体鲜明、饱满的反映在画纸上。产生对事物外形变化的观察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理解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皮影、剪影作品、录像,准备投影仪。学生:收集剪影作品,在大自然中寻找影子。准备手电筒、彩色纸、画板、作业纸、铅笔。教学活动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看影子 放有关皮影戏表演的录像,体会其中的乐趣。利用投影仪做类似的表演。带领学生来到校园里,在阳

7、光下观察自己和大树及其它事物的影子,感受影子的奇特造型。试着在阳光下做手影游戏。活动二:再现影子以游戏的形式与学生一起通过阳光的照射画影子。学生们自由组合,一人在灯光下做手影游戏,另一人将投影在作业纸上的手影描画下来。活动三:再造影子 通过对物体的旋转,观察由此而产生的不同的影子变化,了解物体外形结构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活动三:创作影子学生在阳光下做出各种形体姿态,互相描画。创作出美丽的影子。活动四:美化影子:在描画影子的画中进行联想与添加,使它成为一张完整的创作画。第二课时活动一:看剪影 欣赏民间剪影作品,体会其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活动二:把影子留住师生一起以游戏的形式,在投影仪的帮助下将一位小

8、朋友的影子轮廓画在一张彩色纸上,然后用撕或剪的方法作成剪影。活动三:我来抓住你的影子 学生自由组合,利用手电筒将同学的侧影投射到彩卡纸上画下来并用撕或剪的方法使其变成剪影。活动四:我们一起演皮影将作好的剪影放到投影仪上动一动,请大家猜猜表现的是哪位同学。教学评价:、 合理的构图使的影子图形作为主体鲜明而饱满的反映在画纸上。、 描画的影子清晰并准确的造型。、 是否有助于学生产生对事物外形变化的观察。课题:妈妈的节日课时:2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材简析:本课要引导学生会议“三八妇女节”或妈妈的生日的情景,用绘画或其他形式、材料进行创作。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感受母爱的崇高与

9、伟大。、 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描绘、制作,在妈妈的节日中为妈妈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现出自己的愿望,并敢于在一幅画中使用多种表现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录音机、准备一些不同类型的同龄人的作品供学生欣赏。学生:在课前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有哪些日子是妈妈的节日,并收集妈妈工作时的照片等。水彩笔、蜡笔、彩色纸、图画本、及时贴、彩色塑料纸、手工纸、剪刀、胶水,橡皮泥。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活动一:听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歌曲进教室。分小组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妈妈的辛苦与喜好、妈妈工作时的照片”的资料,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活动二:集体交流:“有哪些日子是妈妈的节日?”分小

10、组讨论:在妈妈的节日里,自己可以为妈妈送上一份怎样的心意?活动三:欣赏同龄人的作品,鼓励学生用绘画方式把自己想为妈妈做的一件事表现出来。引导学生注意构图、色彩搭配、材料与形式等。活动四:以分角色表演的形式将自己组要表现的情景表演出来,同学们讨论这样构图是否合适,再添加哪些道具会更好。活动五:小组为单位画一幅表现“妈妈的节日”的画,可以用拼贴加画的方法。可先让学生将“我在干什么?”或“我送给妈妈过节的礼物”放在显著的位置上,再添加当时的环境(以家为主,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家具、家用电器等的图片资料)提示学生注意主体与背景间的色彩搭配。活动六:在充分肯定学生大胆、自由表现的基础上,进行互相欣赏和交流

11、。收拾整理。第二课时活动一:向学生展示一幅表现妈妈的画,向学生展现这幅画是怎样“变”成一幅贺卡的。启发学生回忆自己还见过哪种贺卡形式。活动二:欣赏马蒂斯、夏加尔等艺术家的粘贴作品,体会其画面的构成。活动三: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如何为妈妈制作一幅贺卡?用何种形式、哪些材料、表现什么主题及贺卡的打开方式等。集体交流: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活动四:分组合作送给妈妈的贺卡。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各种材料包括废旧物品,并尽量做到色彩搭配和谐。活动五:欣赏交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作为礼物送给妈妈。还可以独立的再做一份。收拾与整理。教学评价:、 是否通过绘画表现了自己的愿望。、 是否认同自己的作品。、 是否敢于在一

12、张画上使用多种表现方法。 课题:走近大自然课时:2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材简析:本课与上学期所学的“大家一起做”有些相似,但本课主要是利用自然界中的材料进行造型。教学目标:、 能够利用自然界中垂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 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走进自然,更加热爱大自然。教学重难点:、 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是否能与学生团结合作。、 是否能对自己所选材料的特性有近一步了解,是否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幅欣赏图片、有关录像资料、电教设备。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瓶子、彩色纸、绳子、竹竿等,带小碗或小盘子。教与学活动的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通过录像、实

13、物投影设备观看岩画、沙雕等装饰大自然的造型活动的录像。欣赏大地艺术作品的图片。请学生谈一下观看的感受,说一说这种艺术形式与自己以前接触过的艺术形式有何不同。活动二:出示教师制作的小冰花,请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引起学生兴趣。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它是怎样做成的。活动三:看看自己带的材料哪一些直接就可以用来制作小冰花,哪一些还需要进行改造再做。2-3人一组,制作小冰花的胚子。活动四: 将冰花胚放到小碗或小盘里,拿到操场上使其上冻。 在等待冰花上冻的时间里,学生观察自己学校的校院里哪一个地方、适合进行什么样的大地艺术创造活动。并根据各组讨论结果分配各组下节要准备的工具材料。活动五:将冻好的小冰花小心的取出,大家一起玩一玩,并把它吊到学校里的松树上,再运用带来的其它材料,把松树打扮成圣诞树。活动六:收拾整理,整队回班。第二课时活动一:带队来到校园里。将材料工具放好。回忆曾经学过的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中小动物是怎样在雪地里作画的。利用带来的工具在沙地上仿造一下各种小动物的脚印。体会造型的快乐。活动二:各组派代表交流自己组上节课讨论得要进行的艺术活动的创作思路,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提出建议,使其思路更趋合理。可以根据造型内容交换各组需要的工具、材料。活动三:小组合作完成作品。教师要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