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29.doc

上传人:weil****i173 文档编号:121575125 上传时间:2020-03-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2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2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2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29.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高三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29一 、选择题如图为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SARS病毒无上述任何结构,但其体内也存在遗传物质B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体内都没有核膜包围的结构C硝化细菌的细胞无,但能进行有氧呼吸D蓝藻细胞不含有,但能进行光合作用据报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可以分解鸡毛的角蛋白酶,有可能被用来“消化”导致疯牛病和人类克雅氏症的毒蛋白。其与荷兰一家疯牛病专业检测机构联合进行的实验表明,角蛋白酶确实能够破坏毒蛋白,使其丧失传染能力。由此可知,该毒蛋白有着与鸡毛中的角蛋白相似的 ()A氨基酸的数量 B空间结构C氨基酸的种类 D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2、是因为 A 构成细胞的化合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B 构成细胞的无机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C 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D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都具有新陈代谢的功能 当猫看电视时,电视屏幕上的图像引起猫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兴奋,经插入猫脑内的电极记录神经膜电位变化;当兴奋产生时,对该电位变化正确的表述是( )A神经膜离子分步内负外正 BNa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CK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 D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膜单向传导若某物质抑制细胞的分裂,关键要抑制细胞分裂的什么时期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的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核膜等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B水分子进出

3、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液体的浓度差 C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细胞膜,大分子物质则不能 D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自然状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 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已知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 ( ) A.10 B.11 C.21 D.31如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 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一个人被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进行免疫比较好 B采用方法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更持久的免疫力 C采用方法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 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进行免疫预

4、防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用蝗虫精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B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D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某同学画了一坐标曲线图,但是没有写出纵横坐标的意义,下列关于此曲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酶促反应的速率,曲线可表示酶促反应的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化的趋势B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生成物的积累量,曲线可表示生成物的积累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化的趋势C横坐标表示pH,纵坐标表示酶的活性,曲线可表示酶活性随

5、着pH的升高而变化的趋势D横坐标表示pH,纵坐标表示酶的活性,曲线可表示pH由10逐渐降低到1过程中酶的活性变化的趋势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a摩尔的CO2,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同样量的葡萄糖,可形成CO2()A2a摩尔 B.a摩尔C6a摩尔 D3a摩尔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是()A一次释放,约有40%转移到ATP中B一次释放,约有60%转移到ATP中C逐步释放,约有40%转移到ATP中D逐步释放,约有60%转移到ATP中二 、填空题 (探究创新题)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受某调控基因的控制,该调控基因能激发所有动物细胞大量增殖。为探究该调控基因是存在于细胞质还是细胞核内,科研人员做

6、了以下实验设计。请根据以上思路,继续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方案:(1)实验方案(实验提示:癌细胞能连续培养,但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如何观察细胞形态不作实验设计要求)用胰蛋白酶分别处理宫颈癌细胞和小鼠肝脏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分别使单个癌细胞和单个肝细胞的核质分离;_;取2只培养瓶分别编号甲、乙,各加入等量的培养液;_;分别观察甲、乙两只培养瓶中的细胞形态。(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若乙瓶中的细胞(或重组乙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则调控基因存在于细胞质中;_。下图表示“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部分材料和用具。据图作答。(1)图放入研钵内的物质:A._10 mL;作用是_;B._少

7、许,作用是研磨得更充分;C._少许,作用是_。(2)将糨糊状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中过滤,漏斗基部放一块_。(3)剪去两角的目的是_,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_。(4)层析操作过程应注意_;层析的原理是_;加盖的目的是_;色素带最宽的是_,扩散速度最快的是_根据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点,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1)1895 年,Overton 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这表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 (2)1925 年,Gorter Grendel 用丙酮提取红细胞膜的磷脂,并将它在空气与水的界面上展开时,这个单层

8、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的红细胞的两倍。由此可以认为细胞膜由_组成。 (3 )举出一到个生活中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例子2019届高三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29答案解析一 、选择题BBC (提示: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所以具有统一性,是由于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中没有特殊的“生命元素”,它们都可以在非生物界找到。) BACC解析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当发生性反转时,母鸡性染色体仍为ZW,ZWZWZZ、2ZW、WW,WW不能存活,所以母鸡与公鸡的比为21。 D解析:洋葱根尖只能发生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减数分裂,所以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不可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特有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答案:D解析:酶促反应速

9、率的变化与酶活性的变化是一致的;生成物的积累量随反应的进行而逐渐增大,当反应停止时生成物的积累量达到最大值;pH过低或过高都会使酶变性失活,所以此图不能表示酶活性随pH变化的趋势。答案:AD解析: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是:C6H12O62C2H5OH(酒精)2CO2能量。即每消耗1摩尔葡萄糖,产生2摩尔二氧化碳。人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即人体内每消耗1摩尔葡萄糖,产生6摩尔二氧化碳。所以消耗同样的葡萄糖,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是酵母菌的3倍。C解析:有机物逐步分解的过程中将其储存的能量逐步释放,一部分能量转移到ATP中,一部分能

10、量以热能形式散失,彻底氧化分解1摩尔的葡萄糖,可释放出2870kJ的总能量,其中约1161kJ的能量转移到ATP中储存(1161287040%)。二 、填空题 (1)取癌细胞核和肝细胞质形成重组细胞甲,取癌细胞质和肝细胞核形成重组细胞乙分别取等量重组细胞甲和重组细胞乙,依次加入甲、乙两只培养瓶中,进行细胞培养(2)若甲瓶中的细胞(或重组甲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则调控基因存在于细胞核中 若甲、乙两瓶中的细胞(或重组甲细胞、重组乙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形态均发生明显变化,则调控基因同时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其他答案合理亦可)答案:(1)无水乙醇溶解色素二氧化硅碳酸钙防止研磨过程中色

11、素被破坏(2)单层尼龙布(3)防止两边色素层析时扩散过快细、齐、直(4)层析液不要触及滤液细线四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不同防止层析液挥发叶绿素a胡萝卜素解析:(1)中加入无水乙醇(A)的作用是将绿叶中的色素溶解在其中,提取色素。加入二氧化硅(B)可使叶绿体和细胞容易破碎。加入碳酸钙(C)中和细胞破碎溢出的有机酸,可防止叶绿素中的镁被氢取代,形成去镁叶绿素。(2)过滤研磨液时,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不用滤纸过滤,目的是防止色素吸附到滤纸上。(3)滤纸剪去两角的目的是防止两边色素扩散过快,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细、齐、直。(4)层析时注意层析液不要没及滤液细线。层析原理是毛细现象使层析液迅速沿滤纸条上升,四种色素溶于层析液中,因分子结构等差异,造成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不同,有的快一些,有的慢一些,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加培养皿盖的目的是防止层析液挥发。色素带最宽的是叶绿素a(含量最多),扩散速度最快的是胡萝卜素(含量最少)。( 1 )脂质 ( 2 )两层磷脂分子(3) 提示 学生可根据所学的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举例,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是通过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再如高等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信息交流;人被针刺后做出的反射活动也是通过组成反射弧的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完成的等等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