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化学课后达标训练 11.2有机合成材料(人教版九年级下).doc

上传人:weil****i173 文档编号:121568135 上传时间:2020-03-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初中化学课后达标训练 11.2有机合成材料(人教版九年级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初中化学课后达标训练 11.2有机合成材料(人教版九年级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初中化学课后达标训练 11.2有机合成材料(人教版九年级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初中化学课后达标训练 11.2有机合成材料(人教版九年级下).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后达标训练/训练提升作业【基础达标】1.复合肥料能为农作物提供多种营养元素,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NH4Cl B.KNO3C.KCl D.Ca3(PO4)22.谚语“雷雨发庄稼”,这是由于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化合生成了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易被农作物吸收的含氮化合物,雷雨给庄稼施加了( )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复合肥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氢铵属于复合肥料B.将氨气转化为碳酸氢铵属于氮的固定C.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属于复合肥料D.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放出氨气,因此氯化铵不能与熟石灰

2、混合施用4.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和尿素都是白色固体,也是重要的化肥。下列物质能够将尿素从这四种化肥中鉴别出来的是( )A.氢氧化钙 B.稀盐酸C.氯化钠 D.水5.一袋某品牌的碳铵(NH4HCO3)化肥包装袋上印有标识(如图所示)。对该化肥的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碳酸氢铵属于盐类B.碳铵是一种复合肥料C.碳铵保存时应注意防潮D.碳铵里的含氮量是指氮元素的质量分数6.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用简便方法区别三种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用性。区别下列相关化肥的方法可行的是( )A.NH4Cl与KCl:观察外观B.NH4HCO3与KCl:加水C.K2SO4与Ca3(PO4)2

3、:闻气味D.(NH4)2SO4与K2SO4: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7.有一可能含下列物质的硝酸铵样品,经分析知道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那么该样品中一定含有的下列物质是(括号内的数据为相应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A.(NH4)2SO4(21%) B.NH4HCO3(18%)C.CO(NH2)2(47%) D.NH4Cl(26%)8.目前,农村正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技员对某地检测后给出了施肥配方,配方中主要有KNO3、K2SO4、NH4NO3、NH4H2PO4等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物质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填一种即可)。(2)取少量配方中的物质溶解于水,所得溶液的p

4、H=6.2,该溶液显_性。(3)NH4NO3和NH4H2PO4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原因是_。9.请你参与某同学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从家中拿来了五种化肥,分别是硫酸钾、氯化钾、碳酸氢铵、氯化铵和硝酸铵。第一步:称取五种化肥各10 g,分别研细。第二步:取上述化肥各少量,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嗅到气味的是三种铵盐。将下列硝酸铵和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填写完整:2NH4NO3+_=_+2NH3+2H2O。第三步:另取三种铵盐各少量,分别盛于三支试管中,均滴入少量盐酸,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铵和硝酸铵,有气泡放出的是碳酸氢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4HCO3+HCl=NH4Cl+_+_

5、。第四步:另取氯化铵和硝酸铵两种铵盐进行识别,写出识别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第五步:取两种钾盐,分别在试管中配成溶液,各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钾盐是_,无明显现象的钾盐是_。10.如图是化肥碳酸氢铵(NH4HCO3)标签的部分内容。碳酸氢铵化学式:NH4HCO3 净重:50 kg含氮量:16.0%保存注意事项:防潮、阴凉处施用注意事项:避免雨天、高温天气施用,不要与碱性物质混用(1)纯净的NH4HCO3由_种元素组成,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则上述碳酸氢铵化肥属于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根据碳酸氢铵的保存和施用注意事项推测,其物理性质是_,化学性质是_。(各填

6、一条即可)【知能提升】1.荔枝快成熟的时候特别需要磷肥和氮肥,下列符合条件的一种化肥是( )A.NH4NO3 B.KCl C.NH4H2PO4 D.KNO32.某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为家乡农业生产提出了下列建议,其中不合理的是( )A.要合理施用农药,防止水土污染B.禁止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应该将其回收用于制沼气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应同时施加碳铵(NH4HCO3)以提高土壤肥力D.要综合利用农家肥和化肥,重视在增施农家肥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化肥3.有一包化学肥料,可能是硫酸铵、碳酸氢铵、过磷酸钙、氯化钾中的一种。取少量样品,观察到其外观为白色晶体,加水后能全部溶解;另取少量样品与熟石灰混合、

7、研磨,没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这种化肥是( )A.氯化钾 B.碳酸氢铵C.硫酸铵 D.过磷酸钙4.粮食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化学肥料的合理使用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1)某农民向经检测的土壤中施用Ca3(PO4)2,这是因为该土壤中主要缺乏_元素。(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的过程。其中试剂D经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请判断下面各物质的化学式:B_,D_。其中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酸雨”大家一定听说过,可“碱雨”呢?1958年以来,有人陆续在美国等地收集到碱性雨水(即“碱雨”)。“碱雨”是如何形成的?原来,人们向植物施铵态氮肥时,由于某些干旱地区土

8、壤多呈碱性,使得铵态氮肥转化为氨气进入大气,进入大气中的氨遇雨而降便形成了“碱雨”。回答下列问题:(1)“碱雨”的pH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酸雨”是因为工业生产过程中向大气中大量排放_造成的。(3)NH4HCO3受热易分解为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请为施用铵态氮肥提出一条合理措施。_。【探究创新】小明暑假期间到农田施肥时,发现撒落在地上的碳酸氢铵在阳光的照射下很快消失了,同时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他很好奇,返校后和同学们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提出问题】温度较高时,碳酸氢铵能分解吗?产物是什么?【猜想假设】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产物可能为水、二氧

9、化碳、氨气。【实验设计】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省略)。(1)根据现象_,证明实验后生成了水和氨气。(2)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_,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3)小红同学认为若将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改为NaOH溶液,再通过实验验证B中产物,也可以证明碳酸氢铵分解后有二氧化碳生成。请你帮她设计并完成验证B中产物的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结论】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评价】在上述同学们探究活动中,你最欣赏的是_。【实验反思】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碳酸氢铵化肥在存放时应注意的问题是_。答案解析【基础达标】1.【解析】选B。复合肥料是含有两种或两种

10、以上营养元素的化合物,A、C、D中只含一种营养元素,B中含有两种营养元素钾和氮元素,所以选B。2.【解析】选C。此过程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化合生成了氮的氧化物,被农作物吸收的是含氮化合物。3.【解析】选D。碳酸氢铵中只含氮一种营养元素,不属于复合肥料,A说法不正确;固氮是将单质状态的氮元素转化为化合态的氮元素,氨气中的氮元素本身就是化合态的,所以B说法不正确; Ca(H2PO4)2中含有磷一种营养元素,不属于复合肥料,硫酸钙中不含营养元素,C说法不正确;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放出氨气,造成氮元素的流失,D说法正确。4.【解析】选A。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与氢氧化钙一起研磨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

11、生,而氢氧化钙与尿素则没有此现象。5.【解析】选B。碳酸氢铵是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类;碳铵只有氮一种营养元素,不是复合肥;碳铵受潮易分解,应注意防潮;碳铵里的含氮量是指氮元素的质量分数。6.【解析】选D。从外观来看,NH4Cl与KCl都是白色晶体,无法区分,A不可行;NH4HCO3与KCl都能溶于水,加水无法区分,B不可行;K2SO4与Ca3(PO4)2都是无味的,所以闻气味无法区分,C不可行;(NH4)2SO4是铵态氮肥,能与碱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K2SO4不能,所以D可行。7.【解析】选B。对于混合物组成的确定可以运用平均组成法。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而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520,则杂质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一定小于20。故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NH4HCO3。8.【解析】含有N、P、K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故KNO3、NH4H2PO4均属于复合肥;溶液的pH=6.2,小于7,所以呈酸性;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反应会生成NH3,使肥效降低,故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答案:(1)KNO3(或NH4H2PO4)(2)酸 (3)与碱性物质反应会生成NH3,使肥效降低9.【解析】向化肥中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嗅到气味的是含有铵根离子的铵盐,是碳酸氢铵、氯化铵和硝酸铵;向三种铵盐滴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