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概念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21562879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概念(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机械运动1、 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米m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 、纳米nm它们之间的关系:1km=1000m, (1m=10dm,1dm=10cm,1cm=10mm) 1m=1000mm 1mm=1000m 1m =1000nm2、 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3、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使用前先观察:单位、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使用时要注意: 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记录时,要有数值和单位4、 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秒s 常用单位:时h、分min 它们

2、之间的关系:1h =60 min, 1min=60s5、 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6、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尽量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 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错误不是误差,错误能够避免7、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8、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9、 速度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公式:V=S/t S=Vt t=S/V 速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m/s 常用单位:km/h 它们之间的关系:1m/s =3.6 km/h 例:轿车速度V=20 m/s,它表示:轿车在1s内行驶的路程

3、是20 m10、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11、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12、 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V=S/t 注:求解平均速度时,要注意是求哪段路程内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第二章 声现象1、 声音的产生:由于物体的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3、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4、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5、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6、 声音在150C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7、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声音(可以利用回声测距)8、 骨传声-固体传声(助

4、听器、耳机)9、 声音的三大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定义:声音的高低 音调 定义: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影响音调的因素:频率 单位:赫兹 HZ 超声波:频率 20000HZ 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 次声波:频率 入射角; 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 入射角 (总之在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 特殊情况: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入射角=0010、 光的色散: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为各种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它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11、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12、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 红外线的特点:具有热效应,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红外线

5、的应用:红外线加热、红外测温仪、红外线遥控、红外线夜视仪 紫外线的特点: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紫外线的应用:紫外线验钞、紫外线消毒灭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起会聚作用1、 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起发散作用2、几种典型光路图3、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到4、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5、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特点 物镜-倒立、放大、实像(相当于投影仪)显微镜 目镜-正立、放大、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物镜-倒立、缩小、实像(相当于照相机)望远镜 目镜-正立、放大、虚像(相当于放大镜)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1、质量:

6、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kg 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它们之间的关系: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3、实验室测质量的仪器:天平4、使用托盘天平的步骤: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左物右砝(砝码按从大到小的顺序) 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左端)对应的质量5、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与位置、形状、状态无关6、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7、=m/v m=v v=m/8、1g/cm3=103 kg/m39、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种类有关,与质量、体积无关(举例: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密度相同)10、水=103kg

7、/m3,它表示:1m3的水的质量是103kg11、测密度的原理:=m/v12、测盐水的密度的步骤: 测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 倒一部分盐水入量筒,读出量筒里盐水的体积v 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2, 则盐水=(m1-m2)/v第七章 力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2、 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 N3、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静止到运动、运动到静止、 速度大小的改变、速度方向的改变)4、 力的三要素:大小 方向 作用点5、 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6、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8、“注” :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点分别在这两个物体上)7、 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弹性8、 塑性:物体形变后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塑性9、 弹力: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10、 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11、 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1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先观察:单位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使用时要注意:指针要对零、来回拉动几次、指针与面板尽量减少摩擦13、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14、 重力跟质量成正比15、 G=mg m=G/g g=G/m16、 g=9.8 N/kg ,它表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 N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