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电站敦煌10MWp太阳能光伏电站预可研报告001【GHOE】

上传人:东****0 文档编号:121562874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107 大小:1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阳能光伏电站敦煌10MWp太阳能光伏电站预可研报告001【GHOE】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太阳能光伏电站敦煌10MWp太阳能光伏电站预可研报告001【GHOE】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太阳能光伏电站敦煌10MWp太阳能光伏电站预可研报告001【GHOE】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太阳能光伏电站敦煌10MWp太阳能光伏电站预可研报告001【GHOE】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太阳能光伏电站敦煌10MWp太阳能光伏电站预可研报告001【GHOE】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阳能光伏电站敦煌10MWp太阳能光伏电站预可研报告001【GHOE】》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能光伏电站敦煌10MWp太阳能光伏电站预可研报告001【GHOE】(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敦煌10MWP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预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甘肃汇能新能源技术设计所二00七年八月批准:桂俊祥审查:张彦明校核:袁斌 郭振绪编写:杨帮宇 刘建彪 赵小军 丁致和目 录一、概述6二、建设的必要性(一)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符合能源产业发展方向8(二)甘肃省建设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条件9(三)开发太阳能资源,实现地区电力可持续发展11(四)加快能源电力结构调整的需要12(五)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的需要13(六)开发太阳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13(七)发挥减排效益,申请CDM14三、基本情况(一)甘肃省电力现状及发展规划1、电力系统现状152、甘肃电力系统规划17(二)敦煌市电力建设基

2、本情况及发展规划1、敦煌市电力建设情况182、敦煌市电网供应情况193、敦煌市电网需求状况194、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205、敦煌市电力发展规划 21四、敦煌市建设条件(一)光照资源条件1、我国太阳辐射年总量的地理分布232、甘肃省太阳能资源分布特点243、敦煌市太阳能资源254、敦煌地区平均10年气象资料供给表 275、其他气象数据28(二)场址条件1、场址地理位置292、场址建设条件293、地理地貌294、地址状况305、冻土深度306、场地结论30五、太阳能光伏电站预选方案设计(一)太阳能电池阵列设计1、太阳能光伏组件选型312、并网光伏系统效率计算323、倾斜面光伏阵列表面的太阳能辐射量

3、计算344、太阳能光伏组件串并联方案355、太阳能光伏阵列的布置356、土建设计36(二)太阳能光伏方阵直流防雷汇流箱设计 38(三)直流配电柜设计 39(四)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选择 40(五)交流防雷配电柜设计 43(六)交流升压变压器 44(七)系统组成方案原理框图45(八)系统接入电网设计 45(九)方案改进措施53(十)施工组织设计 1、施工条件 542、施工交通运输 543、工程永久占地 564、主体工程施工 565、太阳能光伏阵列安装 566、施工总布置 57六、环境影响评价1、环境现状 572、建设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及减排措施 58七、预测发电量的计算61八、投资估算 63九

4、、财务分析 65十、附件 104一、概述 敦煌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地处甘、青、新三省交界处,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现有荒漠面积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8万人。平均海拔1138m。境内有回、藏、蒙古等10个少数民族。现存各类文物点241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特别是被誉为“文化瑰宝”的莫高窟,已于1991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使敦煌成为了“丝绸之路”旅游线上的黄金旅游点。随着敦煌机场的扩建、玉敦铁路、313高等级公路和广播电视网络中心的建设, “航线出国、铁路入市、油路进村、信息上网”的目标的实现,敦煌市将成为甘肃省发展特色和开放个性鲜明,经济环境、社会化服务一流,物质文

5、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和国际化旅游名城。敦煌市高举旅游龙头,按照“三优一特两突破四围绕”的思路,发展敦煌经济。2005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0900万元。旅游接待人数100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完成39100万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1800万元。敦煌市地处内陆,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属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性气候。全年日照小时数3246.7h,日照辐射量为163.87千卡/c。总辐射量最大值出现在5、6、7三月,从随季节的变化量看,以夏季最大,冬季最小。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是夏秋季最大,冬季最小。一年中日照时数从2月份开始逐月增多,6月份达到最高值,伏期和秋季维持次高状况,直到

6、冬季的12月至2月降到最低值。党河是境内唯一的河流,发源于祁连山脉,全长390公里,年平均径流量为2.9亿立方米。预选的七里镇场址位于敦煌市七里镇西南,距市区13km。东经9431,北纬4004。海拔1200m,距国道215线1 km。距110KV、容量为51500KVA的杨家桥变电站11km。日照辐射量为6882.1MJ/,日照小时数3362h,最大阵风风速14m/s,沙尘天数7d/y。平均气温9.3,场地开阔、平坦,扩容空间大。土质为砂砾戈壁滩,地下水水位35m。站点距世界著名的莫高窟38 km,月牙泉19 km,玉门关82 km,雅丹地貌152 km。地处敦煌古城党河玉门关雅丹地貌旅游线

7、必经之路上。本期工程计划总装机容量10MWP,采用 35KV电压等级接入甘肃电网,整体工程占地约43.5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8042.4万元,项目建设工期1年。甘肃汇能新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经甘肃省发改委同意,依据开展敦煌10MWP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前期工作的要求,承担敦煌10MWP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规模、太阳能光伏发电场址选择、太阳能资源、工程地质、设备选型、发电量测算、电气、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环境影响评价、投资估算、财务效益初步分析等工作。10MWP太阳能光伏电站概况特性表序号项目名称规格型号数量1总装机容量10.1244MW

8、P25年年均发电量1637万KWh2太阳能光伏组件多晶165WP61360块3太阳能光伏组件支架镀锌角钢2475吨4单元直流接线箱喷塑密封400台5直流配电柜250KW40台6并网逆变器250KW40 台7交流配电柜2MW5台8升压变压器2500KVA 5台 9电流互感器600/55套10断路器5套11隔离开关5套12计量装置5台13防雷及接地装置40套14控制检测传输系统1套二、建设的必要性(一)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符合能源产业发展方向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能源将近76%由煤炭供给,这种过度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已经造成了很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负面影响。大量的煤炭开采、运输和燃

9、烧,对我国的环境已经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是保证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一五”期间我国在能源领域将实行的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是首先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努力提高清洁能源开发生产能力。以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热水器、大型沼气工程为重点,以“设备国产化、产品标准化、产业规模化、市场规范化”为目标,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甘肃省十分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根据甘肃省“十一五”能源工业发展规划,到2010年全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达到138万吨标煤,其中电力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含小水电、风电),发电量60亿千瓦时;新增节约和开发

10、农村能源150万吨标煤,人均年生活用能达到435公斤标煤,综合热效率达到20%以上。为实现“十一五”能源工业发展规划目标,促进甘肃可再生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水平,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耗对环境产生的污染,甘肃省将利用各种途径来发展可再生能源。其中,选择在敦煌市建设太阳能发电项目,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目前的太阳能发电技术主要有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其中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尚处于试验开发阶段,而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已经成熟、可靠、实用,其使用寿命已经达到2530年。要使光伏发电成为战略替代能源电力技术,必须搞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而这个技术已经实

11、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二)甘肃省建设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条件我国太阳能理论总储量为147 108 GWh / 年。从理论上讲除去农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道路等,在任何荒地和建筑上都可以安装光伏组件。甘肃省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年太阳能总辐射量在48006400MJ/m2,年资源理论储量67万 亿KWh,每年地表吸收的太阳能相当于大约824亿吨标准煤的能量,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河西走廊、甘南高原为甘肃省太阳辐射丰富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别为每平方米5800MJ和6400MJ;陇南地区相对较低,年太阳总辐射量仅48005200MJ;其余地区为5200-5800MJ。除陇南地区外,甘肃省年太阳总

12、辐射量比同纬度的华北、东北地区都大。甘肃省以夏季太阳总辐射最多,冬季最少,春季大于秋季。7月各地太阳总辐射量为每平方米560740MJ;1月为260380MJ;4月为480630MJ;10月为300480MJ。太阳总辐射冬季南北差异小,春季南北差异大。甘肃省各地年日照时数在1700-3320小时之间,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河西走廊西部年日照时数,在3200小时以上;陇南南部,在1800小时以下;其余地区在20003000小时之间。甘肃省是全国降水量稀少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下的地区占总面积的58,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陇南东南部,为700-800毫米;年降水量最少的地区是河西走廊,为40-200毫米。由于受地理环境和大气环流的影响,降水量不但空间分布不均,而且年际变化也很大,因而干旱出现频率高。甘肃省年平均降水日数日降水量0.1mm的天数在17150天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河西走廊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720天,是降水日数最少地区;祁连山区为40120天,中部为60120天;陇东为80l10天;陇南和甘南高原为100150天,是降水日数最多的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