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高三生物必修3课时提升演练+同步测试---单元质量评估(三)(卷)

上传人:二少****畔 文档编号:121546986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高三生物必修3课时提升演练+同步测试---单元质量评估(三)(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 高三生物必修3课时提升演练+同步测试---单元质量评估(三)(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 高三生物必修3课时提升演练+同步测试---单元质量评估(三)(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 高三生物必修3课时提升演练+同步测试---单元质量评估(三)(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 高三生物必修3课时提升演练+同步测试---单元质量评估(三)(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 高三生物必修3课时提升演练+同步测试---单元质量评估(三)(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高三生物必修3课时提升演练+同步测试---单元质量评估(三)(卷)(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质量评估(三)第4章(9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不属于对种群特征描述的是( )A.蒲公英杂乱无章地分布在操场上来源:学科网ZXXKB.某市男性公民与女性公民的比例为11.5C.某池塘生活了约150种生物D.深圳市近三年入户的人口约为3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2.农业科技人员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在1公顷范围内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又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草原上鼠与牛、羊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B.

2、这种调查的方法称为样方法C.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约为306只/公顷,必须积极防治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则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3.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D.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酵母菌的数量变化可用曲线Y表示4.如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到b点种群增长速率减小,c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为了可持续发展,最好将池塘中的鱼捕捞到b点C.cd段波动的直接原因是迁入

3、和迁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D.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来源于种群的年龄组成5.(2012武汉高二检测)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如图表示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0a年,种群数量增加,其年龄组成是增长型B.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C.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D.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长6.(2012徐州高二检测)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使产量最大化的同时,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来源:学科网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

4、S4点之后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D.(K-N)/K值为0.25时,种群增长率最大7.(2012宁波高二检测)对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的种群增长速率增长速率=(出生率死亡率)/时间17年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对该鸟种群描述正确的是( )A.种群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B.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C.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D.第34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8.(2012济南高二检测)如图表示某种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原因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若图所示为草

5、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B.若图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肯定增加了营养供应C.图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群落崩溃D.图表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某种鱼,d点表明捕捞过度9.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其个体数量将逐渐增多B.种群增长曲线为“J”型时,其种群增长率是先增大后减小C.种群最基本的特征是种群密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可用丰富度表示D.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10.(2012南京高二检测)生态学家高斯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0.5 mL培养液中放入5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24 h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

6、第五天后大草履虫种群数量维持稳定,K值是375 只,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需设置重复实验,减小误差B.该实验中大草履虫种群呈“S”型增长C.培养液种类或体积的改变可导致K值发生改变D.如在培养过程中加入3只双小核草履虫,K值保持不变11.(2012哈尔滨高二检测)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通过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如鼠妇、蝗虫等B.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植物的个体数,可以求得该种群密度C.在蚜虫活动的范围内,可以用样方法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D.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目变化规律

7、12.鳄鱼常爬上岸来躺着不动,并张开口让一种小鸟吃口腔内的小虫,当敌害来临时,鸟惊飞,鳄鱼逃走。下列有关上述生物之间的关系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敌害与鳄鱼之间可能属于捕食关系B.鳄鱼与小虫之间可能属于寄生关系C.鳄鱼与小鸟之间可能属于种间互助关系D.小鸟与小虫属于竞争关系13.下列有关草原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原上的牧草长势整齐,因此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分层现象B.在群落水平结构上研究草原,要研究草原的范围和边界C.过度放牧、退耕还草等人为活动不会影响草原群落的自然演替D.草原群落上的动物在水平方向上是均匀分布的14.(2012徐州高二检测)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8、。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3 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注:第一层为距地表05 cm;第二层为距地表510 cm;第三层为距地表1015 cm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B.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C.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没有影响D.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S”型15.双小核草履虫在和大草履虫混合培养时占优势。为验证“双小核草履虫没有分泌抑制大草履虫的物质”,以下实验组合合理的是(所用培养液细菌密度相同)( )用生理盐水混合培养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将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混合放

9、在含有细菌的培养液中培养用培养过双小核草履虫含有细菌的培养液培养大草履虫将双小核草履虫磨碎,加入含有细菌的培养液培养大草履虫用含有细菌的培养液培养大草履虫A.+B.+C.+D.+16.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松线小卷蛾种群的周期性数量变动与一种病毒感染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松线小卷蛾与该病毒之间的关系是寄生B.a曲线表示松线小卷蛾种群大小,b表示病毒感染率C.宿主种群密度增大,病毒感染率增加,使宿主大量死亡,又导致病毒减少,感染率降低D.在家禽养殖中,应增大种群密度,以降低病毒感染率17.(2012威海高二检测)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t1t3时间内,甲、乙种群均呈“S”型增长B.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C.t4t5时间内,乙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D.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18.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来源:学科网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C.流经荒漠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19.(2012德州高二检测)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S”型增长曲线表示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B.人类活

11、动不能改变群落的演替方向,但能改变演替速度C.捕食和竞争等种间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来源:学科网D.一座山中从山脚到山顶物种的差异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20.(2012福建高考改编)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纯茶园物种数变化幅度最小,不易产生暴发性虫害B.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10月份时最大C.梨茶间作园的物种丰富度在6月份时最大D.人类生产活动不会改变茶园的群落结构21.(2012合肥高二检测)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

12、从试管上层液体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B.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D.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未统计在样方线上的个体22.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B.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C.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的演替D.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地发生着改

13、变23.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中bc段时间内可出现(多选)( )A.种群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B.种群数量减少,寄生和捕食的情况增加C.种群数量会因为有毒废物的沉积而减少D.种群数量趋于环境容纳量24.硅藻是单细胞的藻类,硅酸盐是硅藻生活必须的营养物质,将两种硅藻星杆藻、针杆藻混合一起培养时,种群数量及硅酸盐含量的变化如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星杆藻和针杆藻之间是竞争的关系B.硅酸盐浓度高时星杆藻生存能力强C.针杆藻对硅酸盐的吸收能力强于星杆藻D.通过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估算硅藻的数量25.如图表示甲、乙两种草履虫在单独培养时和共同培养时个体数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情况,

14、下面分析不正确的是(多选)( )A.单独培养时,在m点以后,甲种群的增长速率越来越小B.单独培养的草履虫存在着种内斗争,对种群的生存是不利的C.两种草履虫生活在一起,形成捕食关系D.两种草履虫生活在一起,形成竞争关系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26.(12分)某研究所对一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a、b为种群数量变化图,c图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d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1)如图a、b能反映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2)t2时期后,种群数量_,其主要原因是_和_相等,对应于d图中的_点。(3)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型。(4)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K,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受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_水平,因为此时_。27.(10分)(2012盐城高二检测)某山区25年前发生过森林火灾,焚毁所有林木。现有一位生态学者对该山区植被进行调查,得到部分数据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来源:学科网ZXXK四种不同树种在不同树龄的株数分布(1)火灾后该地区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2)若以大树(树龄5年)的数量作为森林中树种优势度的指标,则目前该山区优势度指标最高的树种是_。若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