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第四中学2014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第六次月考历史试卷【GHOE]

上传人:东****0 文档编号:121534028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饶市第四中学2014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第六次月考历史试卷【GHOE]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上饶市第四中学2014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第六次月考历史试卷【GHOE]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上饶市第四中学2014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第六次月考历史试卷【GHOE]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上饶市第四中学2014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第六次月考历史试卷【GHOE]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上饶市第四中学2014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第六次月考历史试卷【GHOE]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饶市第四中学2014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第六次月考历史试卷【GHOE]》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饶市第四中学2014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第六次月考历史试卷【GHOE](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上饶市第四中学2014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第六次月考历史试卷(全卷两个大题,共18小题,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南京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六朝古都。下列不曾以此为都城的是A吴国B西晋C南朝四国D东晋2、我们都知道成语包含了许多典故史实,警示箴言,富含古人的智慧结晶,也可视为先民生活的历史写照。下列成语中与我国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是破釜沉舟纸上谈兵 围魏救赵 退避三舍A BC D3、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A儒家思想问题 B外族入侵问题C中央集权问题 D国家

2、统一问题4、小明在进行“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的专题复习时收集了以下资料,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A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 B汉武帝废分封,立郡县,加强中央集权,形成了大一统的局面 C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D元世祖建立行省制度,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5、10世纪兴起的西欧城市被称为“中世纪的花朵”,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这些城市A规模大,人口多,布局合理 B商业和手工业发达,贸易繁荣C兴起后,促进了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D商品经济发达,对西欧城市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6、以下几组历史事件中符合“开始于同一年代

3、、分处太平洋两岸国家”要求的是A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B英国“光荣革命”、美国南北战争C美国独立战争、十月革命爆发 D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7、“一年半以前,中国还面临着再次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威胁,而现在,几个旅行中的英国人却感觉到,眼前这个国家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团结,人们再一次发现,民意正在中国凝聚。”这段材料反映的国内形势是A七七事变后B抗日战争胜利后 C九一八事变后 D西安事变后8、某大会闭幕词:“现在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需要实行容忍,彼此像友好的邻居一样在和平中一起生活。而这是人类赖以昌盛的唯一可靠的、真实的基础。愿我们在我们已经共同采取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并愿 会议成为指引亚洲和

4、非洲的进步前途的灯塔”。据此判断,该会议是A巴黎和会 B万隆会议C雅尔塔会议 D十一届三中全会9、改革开放后我国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在A农村 B沿海地区 C内地 D城市10、钱乘旦教授在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指出:英国克服专制王权,实现权力向下转移,是其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目标,英国完成这一目标是通过A1688年宫廷政变 B独立宣言发表C权利法案颁布 D人权宣言制定11、张大爷收藏了以党代会为主题的一组纪念邮票:中共七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A毛泽东思想 初级阶段 市场经济 邓小平思想B主要矛盾 中国特色 市场经济 科学发展C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计划经济 中国特色D迎接胜利

5、走自己的路 一国两制 “三个代表”12、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可以称之为20世纪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下列选项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铲除了封建制度 B确立君主立宪制C迫使清帝退位 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13、毛泽东传中写道:“在这场危机后,(苏联)很快就迁怒于中国,赫鲁晓夫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发表讲话,指责中国在加勒比海危机中的原则立场。这个讲话,成了苏联对中共发起新一轮围攻的信号。”这场危机是指A越南战争 B古巴导弹危机C朝鲜战争 D柏林危机14、列宁说:“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主要得益于A战时共产主

6、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15、票据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图中的票据见证了A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大跃进开展时的盛况D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题20分。其中第16题5分,第17题5分,第18题10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5分)中国人的“中国梦”,历经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

7、史中国的奋斗材料二: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20多位教授、作家梦想未来的中国是一个没有阶级压迫的平等社会;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材料三: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据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费正清观察中国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运动倡导者”为实现其梦想而进行的实践?(1分)(2)材料二中对未来中国的“梦想”得以“成真”的标志是什么?(1分)(3)材料三中“两种梦想”,今天正在变为现实。结

8、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末为实现第二个“梦想”所采取的积极措施。(3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5分)材料一:欧洲的分裂所造成的影响像是灾难性的。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的只是生灵的涂炭、文明的衰退和地位的削弱。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被誉为“世界工厂”的“日不落帝国”,在欧洲第二次分裂后不得不依附于美国。事实上,丘吉尔在1943年德黑兰会议期间,就已经意识到“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他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材料二: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

9、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材料三:第十六届中国(重庆)国际投资暨全球采购会(简称“渝洽会”)2013年5月16日在重庆开幕。45个国家(地区)的627家跨国公司、近6000家企业参会,其中世界五百强企业132家。本届渝洽会以“国际投资、全球贸易、内陆开放、区域合作”为主题。(1)材料一中导致欧洲两次分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1943年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上的言语,意味着战后世界格局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1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 “战争

10、才刚刚开始”的内涵。(1分)这一“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3)材料三所述的“渝洽会”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趋势?(1分)1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以1898年的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立。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大国崛起材料二:从1840年至今,中美两国关系在曲折中发展,说明了中美两个国家在地球上谁也离不开谁。 中国新闻网材料三:197

11、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乘专机抵达北京首都机场,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前往迎接。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材料四:美国总统奥巴马2014年1月份宣布将美军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3月8日,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卡特称美军未来几年将在太平洋地区部署60的海军军舰,包括再增派一艘航母。 环球网报道(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美国在崛起过程中先后面临的重大国内问题及其解决途径。(4分)(2)材料二中“从1840年至今,中美两国关系在曲折中发展”。请写出两例曲折的史实。(2分)(3)材料三和材料四,美国人的手两次“伸过太平洋会给中美关系带来什么不同的影响? (2分)(4)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你认为未来中美两国关系怎样才能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至少答两点)(2分)初三历史第六次月考试卷答案17.(1)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两极格局的形成。(2分)(2)美苏将开始“冷战”。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2分)(3)经济全球化(1分)(4)本着和平共处的原则,求同存异的方针,相互尊重彼此的价值观和核心利益观;共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出现的挑战;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团结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至少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2分)6精品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