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华兴联谊学校2014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二诊考试历史试卷【GHOE]

上传人:东****0 文档编号:121533439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眉山市华兴联谊学校2014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二诊考试历史试卷【GHOE]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眉山市华兴联谊学校2014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二诊考试历史试卷【GHOE]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眉山市华兴联谊学校2014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二诊考试历史试卷【GHOE]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眉山市华兴联谊学校2014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二诊考试历史试卷【GHOE]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眉山市华兴联谊学校2014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二诊考试历史试卷【GHOE]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眉山市华兴联谊学校2014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二诊考试历史试卷【GHOE]》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眉山市华兴联谊学校2014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二诊考试历史试卷【GHOE](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眉山市华兴联谊学校2014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二诊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个2分,共28分)1、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传承中华美食文化,引发广泛关注。下图是我国远古时期的陶制炊具,它距今约有A一百七十万年 B六七千年 C四千多年 D两千多年2、严格官员管理,健全监察制度是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的重要途径。为此,秦始皇时期设立了A丞相 B太尉 C锦衣卫 D御史大夫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A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战 B政权分裂与社会的倒退C民族大融合与逐步走向统一 D少数民族掌握中原政权与国家走向分裂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诗人金榜题名后在京城写下

2、的诗句。该诗人是生活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5、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相符合的是A西汉时有人用纸写字 B唐朝时人们坐着装有指南针的海船航海C在宋元的战争中使用了火炮 D在元朝的大都到处可见回族商人6、“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反抗侵略 B民族团结C.社会变革D和平交往7、“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遭受的国耻。”材料中“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遭受的国耻”是指A马关条约的签订 B.瑷珲条约的签订 C. 南京条约的

3、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8、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A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B台儿庄战役歼敌一万余人,取得重大胜利C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北平谈判失败后,人民解放军发起了渡江战役9、“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一席话总结的是A第五次反“围剿”的教训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 “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D. 三大改造的教训10、我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说,新中国自成立以

4、来,就一直坚持走和平崛起之路。下列能反映新中国这一方针的有抗美援朝 提出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A. B. C. D.11、历史老师为了引导同学们从历史角度关注“三农”问题。就请大家思考,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者之间的共同点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都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 都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都是对以前生产关系的改革A. B C. D.12、2012年11月7日(北京时间),黑人总统奥巴马成功连任。下列事件中与奥巴马能够以黑人身份竞选总统相关的有新航路的开辟

5、黑奴贸易 法典的颁布 南北战争中黑人奴隶制的废除 经济大危机的爆发A B C D13、20世纪,世界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比较两次世界大战,最接近的是A爆发原因 B. 战争性质 C. 战场范围 D. 参战国家14、阿巴斯曾打着“走阿拉法特的路”的竞选口号当选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你认为下列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阿拉法特的名言是A“这不是我个人的战斗,也不仅是以色列领导人的战斗。它是我们所有国家全体公民和每一位公民的战斗。生活在和平之中是他们的权力。”B“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落下。”C“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D“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

6、一个有价值的人。”二、非选择题:(44题12分,45题10分,46题10分,共32分)15、一部思想解放史,就是一部互融交流的文明发展史。中外历史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一切进步和发展都必须从思想观念的变革开始。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1417世纪,在欧洲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冲破了天主教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1)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写出文艺复兴的先驱。(2分)材料二 1718世纪,崇尚理性的西欧资产阶级不再满足于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进行反对封建的神学。他们需要更强大的

7、思想武器来摧毁封建制度,于是出现了一场新的思想文化运动。 (2)据材料回答,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推崇什么思想?举出其中一位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2分)材料三 这是一群激情荡漾的文人,这是一所海纳百川的学校,正是这群人和这所学校,在20世纪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的狂澜,也由此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启蒙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德先生”和“赛先生”也很快在中国传播开来。(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启蒙运动”是什么运动?这场运动高举是哪两面大旗?(3分)材料四:(4)材料三文章所反映的是什么事情?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联系?(4分)(5) 综合上述材料,中外四次思想

8、文化运动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1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1)材料一中所说的“战后和平制度”是指什么?为确立这一“战后和平制度”,帝国主义列强召开了哪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这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签署的哪两个条约对中国造成了严重危害?(5分)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社会主义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欧亚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两极格局,主要是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哪次国际

9、会议确立的?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哪两大国际组织的建立?(3分)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峙和争霸的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3)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以后的世界出现了两大突出变化,这种突出变化在世界经济方面、世界格局方面突出地表现为两大趋势,这两大趋势分别是什么?(2分)17、正确决策并适时调整政策,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

10、,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说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1分)依据材料说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理由。(1分)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大国崛起解说词(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1分)他开创的市场经

11、济模式“新”在哪里?(1分)材料三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 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对苏联由“怀疑”到“模仿”的原因。(2分)材料四 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该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南方讲话(4)与邓小平南方讲话的科学论断相对应,中共十四

12、大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做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2分)(5)从上述国家对经济政策的调整中,你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2分)初三二诊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28分)1-5 BDCBB 6-10 ADCBB 11-14 CCAB二、非选择题:(44题12分,45题10分,46题10分,共32分)15、(1)人文主义(1分);但丁(1分)。(2)启蒙思想运动;(1分)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天赋人权;卢梭:社会契约学说)(1分)。(3)新文化运动(1分);民主与科学(2分)。(4)全国范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3、(2分)打破了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2分)(5)解放思想,促进社会进步(言之有理即可)(1分)16、(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分)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2分)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2分)(2)雅尔塔会议;(1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2分)(3)经济方面:经济全球化趋势;(1分)世界格局方面: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分)17、(1)新经济政策;(1分)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或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社会主义建设中)。(1分)(2)罗斯福;(1分)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或同时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1分)(3)原因:当时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西方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2分)(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5)科学决策,适时调整经济政策,是保持经济发展活力的关键;经济政策的调整应立足国情,实事求是;经济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经济规律;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而不是区分社会制度的依据等。(2分)(答出其中两项,而言之有理即可。)6精品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