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复习知识要点【GHOE]

上传人:东****0 文档编号:121532036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政治复习知识要点【GHOE]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政治复习知识要点【GHOE]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政治复习知识要点【GHOE]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政治复习知识要点【GHOE]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政治复习知识要点【GHOE]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政治复习知识要点【GHOE]》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政治复习知识要点【GHOE](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政治复习知识要点第五单元 我是中国公民5.1 我们都是公民 1什么是公民?(公民的含义2点)答: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 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是指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与保护的个人。2什么是国籍? (国籍的含义)答:国籍是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3中国公民身份确认条件是什么?答: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无任何限制条件,无论男女老幼、是否享有政治权利、留学、是否拿到身份证、是否成年)4获取中国国籍的条件是什么?(3点)答:父母双方或一方是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领土上。我国法律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5公民身份内涵是

2、什么?(我们需要公民身份的意义、原因)答:公民是国家的成员,是一个人同一个国家缔结了一种法律关系。公民是指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与保护的个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和核心是人民当家。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和履行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公民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和核心是什么?我国人民是怎样当家做主的?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表现有:第一,人民当家作主就是通过国家法律确认的公民身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同时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二,依照宪法和法律,公民可以积极国家的政治活动,自由地表达

3、自己在治理国家方面的愿望和意见。第三,公民身份还表现在公民通过履行自己在法律上的义务,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7.公民与人民的区别?答:公民包括了人民和敌人。人民仅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人民公民8公民意识包括哪些重要内容?(公民意识的内容)答:要树立国家观念。要培养坚定的民主意识。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9. “五小”合格小公民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P8)10如何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的方法)答:要树立国家观念。关心国家的重大决策,关心国家和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 关心

4、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当国家安全和利益受到威胁时,公民应当挺身而出捍卫祖国。要培养坚定的民主意识。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关心社会事物,承担社会责任。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做到仁爱守序的社会公德心、诚信宽容的道德品质,协商谦让的道德风尚、尊重差异的道德气度。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我们应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中有关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5.2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与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区别?答: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国家

5、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由国家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2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公民的平等权利。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公民的社会生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儿童权利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劳动权、休息权、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财产权、财产继承权。3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对国家履行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对社会履行的义务:遵

6、守公共秩序,遵守劳动纪律,尊重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产等。对家庭履行的义务:夫妻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父母等。4.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什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4点)答: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有权利就有义务,有义务就有权利。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义务是实现权利的基础。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如:劳动权、受教育权。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5.如何维护/行使公民权利,如何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维护公

7、民权利的方法,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的方法)答:维护/行使公民权利的内容(方法):第一,依法享有权利。公民应当依照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依法制止各种侵权行为,使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第二,依法行使权利。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第三,尊重他人的权利。他人的权利与我们个人的权利具有同等的地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的方法:第一,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第二,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第三,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权利和义务相联系,要真正维护权利,就必须自觉履行义务。5.3 宪法保障公民权利1宪法的地位/含义是什么?(什么是

8、宪法)答: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国家根本法的原因)答: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普通法律法规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基础和依据, 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违背,相抵触,否则将被视为违宪而被宣布无效。 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3.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答: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普通法律法规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基础和依据. 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违背,相抵触,否则将被视为违宪而被宣布无效。 宪法是“母法”,其他普通法律法规是“子法”。4宪法是如何有效保障公民权

9、利?(4点)答: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人权。宪法规范和限制了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行使的公共权利。国家和政府按宪法的要求保证公共权利的实现,负起保证公民权利实现的责任。我国已建立了一套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5、人民是怎样行使国家的权力?(P21最后一段-22第一段)6.我国建立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和目的分别是什么?答:核心:宪法内容包括:第一,立法保障。我国制定了多部法律,确保公民各方面的具体权利得以实现。第二,司法保障。我国建立了律师制度、法官制度、法律援助制度。目的:确保在司法过程中,公民的权利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7.作为公民

10、,怎样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答: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依法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作为未成年人,要积极关心国家管理事务,通过合法渠道向有关部门反映所了解的社情民意,提出对社会管理的建议。9.什么是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利?其监督权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公民要依法行使监督权?公民可以采取那些途径行使监督权?(P23第一段,小链接)第六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6.1 维护人身权利1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含义)答:指公民的身体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 2为什么公民需要人身自由权利?(需要人身自由的原因、意义)答:人身自由是人们一切行动和生活的前

11、提条件,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人身权利的重要内容。公民具有人身自由,才有可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参与国家管理,愉快享有其他各项自由和权利。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的其他一切权利的必要条件。3.公民人身自由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具体内容)答:公民的身体或住宅不受非法搜查。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4.什么是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的含义)答:指由生命权和健康权两部分组成。生命健康权包括了身体健康权利和精神健康权利。5为什么公民需要生命健康权?(需要人身自由生命健康权的原因、意义)答:生命的存在和享有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是每个人

12、的最高人身权益。健康权是我们重要的人身权利。在公民的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要地位,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6我国法律是怎样保护公民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课本30-31页)答:法律禁止对公民的身体或住宅进行非法搜查。法律保护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我国宪法和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作为未成年人,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7.有哪些法律保护公民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8如何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课本30-31页)答: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法律,增强防范和保护意识,懂得如何运

13、用法律保护自己。若遇到侵害行为时,可向公安人员、家人、朋友和社会求助。一旦受到伤害,要懂得依法追求对方的法律责任,以讨还公道和获得赔偿。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的权利,相应地就有义务不去侵害别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6.2 维护人格尊严1什么是人格尊严权?(人格尊严权的含义)答:人格尊严权是我们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人格尊严权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2.什么是肖像权?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答:肖像是指描绘具体人物形象的绘画和照片,他是公民身体特有的缩影或真实写照。我国法律规定:第一,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第二,丑化公民肖像、故意损

14、毁公民的肖像、以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行为均属于侵犯公民的肖像权。3.哪些情况不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7点)答:使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形象。使用参加具有报道价值的集会,游园活动的人的肖像。在风景区创作风景画将人物作为点缀所拍摄的照片,或者拍摄照片时将他人摄入其内的。为行使正当的舆论监督而使用他人肖像。因通缉罪犯或者报道已判决的重大案件而使用的罪犯的肖像。为公民本人利益而是用公民肖像。作为证据而使用公民肖像。4.什么是名誉权?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答:指一个人的名声,是社会成员对某个公民的品德、声望、信誉等方面的评价。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侵犯公民名誉权的行为:侮辱、诽谤、新闻报道失实,文学作品素材不当)5. 什么是荣誉权?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答:荣誉是国家、社会、组织授予公民的一种美名或称号。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和奖章。(原授予的组织和单位才能撤销)6.什么是姓名权?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答:指公民的姓名是区别于其他公民的称号或者代号。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假冒。(未成年人有权改变自己的姓名,但需经过监护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