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必修2】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湘教版必修2)【精练精析】

上传人:东****0 文档编号:121531798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必修2】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湘教版必修2)【精练精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湘教版必修2】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湘教版必修2)【精练精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湘教版必修2】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湘教版必修2)【精练精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湘教版必修2】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湘教版必修2)【精练精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湘教版必修2】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湘教版必修2)【精练精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必修2】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湘教版必修2)【精练精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必修2】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湘教版必修2)【精练精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典例导悟】【典例1】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并回答问题。来源:学.科.网Z.X.X.K(1)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2)图乙的、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人口变化特点是_,其原因是存在_、_等社会经济现象。(3)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对生物:_;对气温:_;对降水:_;对地下水:_。(4)城市发展同时也

2、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体现在_(多项选择)( )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距D.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对图的分析能力,从题中可以提取以下信息:(1)图甲中反映出某地区从19502000年城市的数目和规模的变化。(2)图乙中反映了两城市的人口规模及差异。(3)20世纪80年代以后城市的总人口有所减少。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出不同时期某地区城市发展的变化及两城市人口的变化,并由此分析出原因。【参考答案】(1)公路(2) 人口数量不断下降 环境污染(或交通拥挤)地价上涨(或经济效益下降)(3

3、)城市建筑面积扩大,减少了生物多样性 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烟尘排放量多,城市多云雾天气(或城市多酸雨) 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或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污染)来源:学科网(4)A、B、D【典例2】(2009厦门高一检测)读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回答(1)(3)题。(1)按城市化发展过程,下列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Aa-c-d-b Ba-d-b-c Cd-b-c-a Dc-d-b-a(2)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A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B出现逆城市化趋势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3)b图中距市中心8千米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

4、功能区是( )A商业区 B行政区 C工业区 D住宅区【思路点拨】第(1)题,在城市化的初期,城市的规模不大,故人口密度由城市中心向郊区快速降低,a符合这一时期的特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着郊区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密度在城市的水平分布上也发生不断变化,cd可体现这一过程。在城市化的后期,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重视,加上郊区和小城镇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人口开始由环境污染严重的城市中心向外迁移,使得市中心的人口密度得以降低,b图显示了这一情形。第(2)题,城市中心人口密度减小是逆城市化趋势的重要标志。第(3)题,由图可知b图中距市中心8千米处人口密度最高,是人口密集分布地区,因此

5、为居住用地。【参考答案】(1)A (2)B (3)D【借题发挥】利用推拉力理论说明城市化与逆城市化【学业达标训练】读北京市区近地面气温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1.城区气温比郊区气温高,主要原因有( )人口集中 工业发达汽车数量多 建筑物密集A. B. C. D.2.城区气温比郊区气温高,会引起( )A.城区空气上升,降水减少B.城区空气下沉,云雾增多C.近地面空气由郊区流向城区D.高空空气由郊区流向城区3.改善北京城市环境的可行性措施有( )扩大绿地面积 完善城市道路网提倡坐出租车 加强城市管理A. B. C. D.【解析】1选D,2选C,3选C。第1题,城区气温高主要是因为人为因素释放的废热

6、多,因此生活与生产活动均会造成热岛效应,而建筑物会改变下垫面性质,使其升温更快。第2题,在城郊热力环流中城区气温高,气流对流上升,周围郊区相对温度低,气流下沉,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区。第3题,提倡坐出租车会增加交通流量,造成交通拥挤与大气污染。4.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在( )A.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城市化就是人类合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一种现象B.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减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C.城市化越快,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环境质量越高D.城市化过程中,人与环境的矛盾是不可协调的【解析】选B。城市化速度必须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过快、过慢都会产生很多问题。城市化过程中

7、,人类必须调整自己的行为,协调人与环境的矛盾。5.(2009广东文基)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消除城市大气酸雨污染B.有明显的增温降湿效应C.减少城市地区日照时间D.调节城市大气碳氧平衡【解析】选D。绿地对城市的生态作用表现为:调节城市气温日较差,通过光合作用,调节碳氧平衡,减轻热岛效应等;而绿地吸收酸性气体有限,对日照时间基本无影响。下图为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处于( )A.初期阶段 B.城市郊区化C.逆城市化 D.再城市化7阶段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交通通达性差 地价昂贵 污染严重 远离商业中心A

8、 B C D【解析】6选B,7选B。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目前处于城市郊区化阶段。在阶段,由于城市中心地价昂贵、污染严重,人口开始外迁。8.图2-28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下列关于该区域从甲到丙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城区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B.生物多样性减少C.环境污染加剧 D.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解析】选A。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破坏了原有生物的栖息地,会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生产、生活污染物排放量大,造成环境污染加剧;城市人口、工厂、企业密集,排放的废气、废热过多,造成城市热岛效应,平均气温升高;由于城市内部地表水下渗有限,造成集水速度加快,特别是夏季,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

9、增大。(2009如东高一检测)墨西哥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再次引起人们对城市环境等公共环境卫生的关注。墨西哥城人口近2 000万,预计到2050年人口达3 000万,为世界第一大城市,该城环境污染严重,城内有13万家工厂和150万辆汽车,每天笼罩在黄色烟雾之中。据此回答9、10题。9.关于墨西哥城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城市化起步早目前城市化速度快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交通拥挤、居住紧张等问题城市化水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A. B. C. D.10.墨西哥城大气最主要污染源是( )汽车尾气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生产生活中排放的废水汽化固体废弃物汽化A. B. C. D.【解析】9选C

10、,10选A。墨西哥属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较晚,但目前城市化推进速度快,由于少数大城市畸形发展导致城市化问题突出。由题干可知墨西哥城工厂众多、汽车密集,每天产生大量的大气污染物。1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道路拥挤导致的交通事故是许多大城市存在的日益严重的问题。下表列出的是部分国家特大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数据。材料二 据有关资料表明汽车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一氧化碳会导致人体各部分组织缺氧,特别是人脑组织和心脏缺氧后会很快进入昏迷状态,严重者会死亡。氮氧化合物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会影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导致人们患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吸入含铅空气,还可引起慢性铅中毒。汽车发动机产生的

11、噪音会对人的听力、生理功能等造成不良影响。(1)上述材料表明:产生的城市环境问题有_、_、_等。(2)造成第(1)题中所述城市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B.城市车辆太多C.城市道路狭窄D.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和过分集中来源:学科网ZXXK(3)第(2)题中所述根本原因除造成第(1)题中所述环境问题外,还会造成的问题有_(至少回答三个)。【解析】本题通过分析材料和表格,考查学生对城市交通问题、城市环境问题(如交通工具的尾气污染、噪声污染)以及城市人口过分增长带来的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答案:(1)交通拥挤 交通污染(尾气污染) 噪声污染来源:学科网(2)D来源:学科网(3)城

12、市住房困难、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加、社会治安混乱、贫困问题、内城衰落等来源:学,科,网12.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将下列环境污染源的代表字母填入图中:A.工业“三废”;B.建筑工地;C.汽车;D.居民炉灶;E.生活垃圾;F.生活污水。(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污染治理的措施分别是:甲:_;乙:_;丙:_;丁:_。(3)城市环境是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产物,它包括:_和人工改造的环境。(4)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是:_很多,缺少足够的_和分解者。因此,对废弃物_。(5)使城市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的主要原因是:_,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此图尚未反映出来的城市环境问题有:_。【解析】本题以图示

13、形式考查了城市环境污染的类型与治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类填出各种污染类型,而甲、乙、丙、丁四类污染治理要体现出污染类型的不同特点。城市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人工改造的环境,因此消费者多、生产者少。由于人口增长造成生产与生活规模扩大和不合理的城市发展,导致城市生态破坏。答案:(1)从左至右、由下至上依次是AEFBCD(EF可互换,BC可互换)(2)除综合利用外,进行外运、焚烧或掩埋改造设备,增加除尘设备,消除烟尘,通过化学手段消除废气中的SO2、CO、氮氧化合物减少、减弱噪声,制定噪声排放标准,并加强管理建污水处理厂(3)自然环境(4)消费者 生产者 无法自净(5)人口迅速增长、工业大量集中、缺少合理规划和有效的环保措施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