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2.2.1 配方法 教案

上传人:东****0 文档编号:121529591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北师大)2.2.1 配方法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北师大)2.2.1 配方法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北师大)2.2.1 配方法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北师大)2.2.1 配方法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北师大)2.2.1 配方法 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北师大)2.2.1 配方法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北师大)2.2.1 配方法 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1 配方法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会用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n0)的方程 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 (二)能力训练要求 1会用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n0)的方程;理解配方法 2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学生的进一步操作来增强其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 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来源:教学难点 把一元二次方程通过配方转化为(x+m)2n(n0)的形式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教具准备 投影片六张: 第一张:问题(记作投影片221 A) 第二张:议一议(记作投影片 221 B) 第

2、三张:议一议(记作投影片 221 C) 第四张:想一想(记作投影片221 D) 第五张:做一做(记作投影片221 E) 第六张:例题(记作投影片221 F)教学过程 创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曾学习过平方根的意义及其性质,现在来回忆一下:什么叫做平方根?平方根有哪些性质? 生甲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 用式子表示:若x2=a,则x叫做a的平方根 生乙平方根有下列性质: (1)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这两个平方根是互为相反数的 (2)零的平方根是零来源: (3)负数没有平方根 师很好,那你能求出适合等式x2=4的x的值吗? 生由x24可知,x就是4的平方根因此x

3、的值为2和-2 师很好;下面我们来看上两节课研究过的问题(出示投影片221 A)如图,一个长为10 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 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 m,那么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 师由前节课的分析可知:梯子底端滑动的距离x(m)满足x2+12x-150上节课我们已求出了x的近似值,那么你能设法求出它的精确值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讲授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有关概念,现在同学们来讨论一下:你能解哪些一元二次方程? 生甲等式x2=4就是一元二次方程,像这样类型的方程我们就能解. 生乙方程(x+3)29,我们也可以解,即是要求(x

4、+3),使它的平方等于9,而9的平方根是3和-3,所以(x+3)就等于3或-3,因此x0或x-6 师乙同学分析得很好,大家听清楚了没有?好,下面大家看大屏幕(出示投影片 221 B)你会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吗?你是怎么做的?(1)x25; (2)3x20;(3)x2-40; (4)2x2-500;(5)(x+2)25; (6)(x-3)26;(7)2x2+500 生甲方程(1)的解为 ,-,因为x是5的平方根 方程(2)的解为0,因为方程3x20可以化为x20,即x是0的平方根 生乙方程(3)可以通过移项化为方程(1)的形式,即x24,所以方程(3)的根为2,-2 方程(4)也可以通过移项化为方

5、程(2)的形式,即2x250,然后再化为x225,因此方程(4)的根为5,-5 生丙解方程(5)和(6)时,只要把(x+2)和(x-3)当作整体看待,其形式就如方程(1),这样方程(5)和(6)即可求解 方程(5)就是求(x+2),使它的平方为5,则x+2就等于 或- ,因此,x就等于-2+或-2- 方程(6)就是求(x-3),使它的平方为6,则(x-3)就等于 或- ,因此,x等于3+ 或3- 生丁方程(7)通过移项得2x2-50而由平方根的性质可知:负数没有平方根,所以没有一个实数适合这个方程 师同学们分析得真棒,大家利用平方根的定义求解了一类一元二次方程,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直接

6、开平方法其中适合方程(7)的实数x不存在,所以原方程无实数解 从刚才的解题过程中,我们知道了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有解,则它有两个根,这两个根可以是相等的,如方程(2);也可以是不相等的,如方程(1)、(3)、(4)、(5)、(6),所以我们在书写时,通常用x1、x2表示未知数为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 注意: (1)方程3x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即x1=0,x2=0这与一元一次方程3x=0有一个根x0是有区别的 (2)刚才我们解的一元二次方程,可用形式ax2+c=0来表示当a、c异号时,方程ax2+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a、c同号时,ax2+c=0没有实数根 好,接下来同学们来看大屏幕(出

7、示投影片221 C)。分组讨论讨论判断下列方程能否用开平方法来求解?如何解?(1)x2-4x+42;(2)x2+12x+365 生甲方程(1)能用开平方法求解因为方程(1)的左边正好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是一个正数,所以它可以化为(x-2)22这样利用直接开平方法可得x-2=,即x1=2+,x2=2-. 生乙方程(2)也能用平方法来解,方法同解方程(1),即原方程化为(x+6)2=5两边分别开平方,得x+6, 即x1-6+,x2-6- 师很好,同学们基本了解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谁来给大家叙述一下呢? 生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是:把原方程变为(x+m)2n,然后两边同时开平方,这样原方

8、程就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师真棒,实际上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是要设法将其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即将原方程“降次”,“降次”也是一种数学方法 下面我们来看能否求出方程x2+12x-15=0的精确值,同学们先来想一想:(出示投影片221 D)解方程x2+12x-15=0的困难在哪里?你能将方程x2+12x-150转化成(x+m)2=n的形式吗? 生解方程x2+12x-150的困难就是:怎么样能把x2+12x-15=0的左边变成一个完全平方形式,右边变成一个非负数 师噢,那想一想完全平方式的特征是什么? 生完全平方公式是:a22ab+b2(ab)2 师好,下面大家来做一做(出示投影片221 E)填上

9、适当的数,使下列等式成立(1)x2+12x+ (x+6)2;(2)x2-4x+ =(x- )2;(3)x2+8x+ (x+ )2 生甲(1)的左边应填上:36 (2)的左边应填上4,右边填;2 (3)的左边应填上16,右边填:4 生乙老师,我看出来了,这三个等式的左边填的常数是: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而右边填的是:一次项系数的一半是吗? 师大家说呢? 生齐声是 师好,我们理解了完全平方式的特征后,把方程;x2+12x-150转化为(x+m)2n的形式 师生共析x2+12x-150, 可以先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得 x2+12x15 两边都加上62(一次项系数12的一半的平方),得 x2+12

10、x+62=15+62, 即(x+6)251 师接下来能否求出方程x2+12x-150的精确值,即梯子底端滑动的距离呢? 生齐声能,给方程两边开平方,得 x+6, 即x+6或x+6- 所以x1-6+,2-6- 师噢,所以梯子底端滑动了(-6+)m或(-6-)m 生老师,梯子底端滑动的距离是正数,不能是负数,所以x1是原问题的解,而x2不是 师大家说,对吗? 生齐声对 师很好,x1,x2是方程x2+12x-150的根,但x2不是原问题的解,所以应舍去 我们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式的方法得到了一元二次方程x2+12x-150的根,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配方法(Solving by completin

11、g the square) 下面同学们来看一例题:(出示投影片221 F) 例题解方程x2+8x-90 师大家能独立解这个方程吗? 生齐声能 解:可以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得 x2+8x9 两边都加上16,得 x2+8x+169+16, 即(x+4)2=25 开平方,得 x+45, 即x+4=5或x+4-5 所以x11,x2-9 师很好,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由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是将方程转化为(x+m)2n的形式,它的一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另一边是一个常数,当n0时,两边开平方便可求出它的根 注;因为在实数范围内任何非负数都有平方根,所以当n0时,方程有解;当n0); (2)x2-a0(a0); (3)(x-a)2b2; (4)(ax+c)2d(d0,a0) 过程通过对本题的探究,让学生了解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与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样,因为负数没有平方根,因此只有在判明了方程的两边均是非负数时,才能开平方本题的(1)、(2)方程经过变形后,可得x2a,因为给了条件a0或d0,所以可以对a进行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