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1--3单元)诗词默写与鉴赏

上传人:l****y 文档编号:121518732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1--3单元)诗词默写与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册(1--3单元)诗词默写与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册(1--3单元)诗词默写与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册(1--3单元)诗词默写与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册(1--3单元)诗词默写与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1--3单元)诗词默写与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1--3单元)诗词默写与鉴赏(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1-3单元诗词、理解与默写1游山西村一诗中含困境中蕴含希望哲理的名句:2游山西村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3、清平乐 村居描写农村生活的诗词:4、清平乐 村居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词: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美景,且大气磅礴,备受后人赞赏的诗句是6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7使至塞上一诗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8渡荆门送别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9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含喜悦开朗心情、朝气蓬勃活力的语句:10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11渡荆门送别中,借

2、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12.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千古名句 13.黄鹤楼一诗中表达诗人浓浓的乡愁的句子14.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以钓为喻,表达希望受赏识、被引荐心情的诗句15.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涵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16.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用拟人手法表达对故乡无限爱恋之情的诗句17崔颢在黄鹤楼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表达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18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_,_,_,_,_;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_,_ ,_;描写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是_ ,_ 。_, _,_。 _, _。19 表现源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

3、是;。20陶渊明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句子是_,_和 _,_,_。、赏析部分游山西村一、(2008年江苏省徐州市)阅读诗歌游山西村按要求回答问题。1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l 分)答:2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写景中蕴含哲理,耐人咀嚼。请简要分析。答:二、(200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阅读陆游的游山西村,回答问题。1.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C颈联写乡俗

4、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三、 展开想象,描绘出陆游游山西村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山村风光。要求: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符合诗歌的意境。不少于60字。【答案】一1.( l 分)“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2.( 2 分)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每问各1 分,

5、共2分意对即可。)二、1.(2分)表达了作者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农村生活)(1分)的喜爱(向往)(1分)之情。2、C三、诗人在青翠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的溪流中浅唱慢吟淙淙穿行,草木你追我赶愈渐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渐依稀难认。正在迷茫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家农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顿觉豁然开朗。清平乐 村居1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茅檐 相媚好 媪 莲蓬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茅檐 相媚好 翁媪 无赖 3下列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溪上/青青草。 B醉里吴音/相媚好, C大儿/锄豆/溪东, D 最喜/小儿/无赖, 4按要求填空 (1)辛弃疾,字,号,我国时期著名的词人,

6、他的许多词都抒发了他、的宏伟志愿, 如 。 (2)本文中描写清新优美的田园风光的诗句是-,描写一家人活动的具体诗句是。 5“最喜小儿无赖”,你从哪个词上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小儿”的顽皮? 6本文描绘的是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它又是如何传达出诗人的爱国情怀的? 7写出二句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句来?(课内外都可) 【 答案:】 1Yn mi o png2茅屋 ;相互说喜爱要好的话;老妇人;顽皮3D 4(1)幼安 稼轩 南宋 爱国 抗金报国 收复中原 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小儿)溪头卧剥莲蓬。 5卧剥6宁静和谐的田园生

7、活,可以反衬出词人心中的不平静,同时也可以折射出诗人不仅希望“醉里吴音相媚好”,更希望异邦统治下的中原人民也能享受这种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 7略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练习题描写洞庭湖的名句是。形成对偶的两组句子是“欲济无舟楫”的本义是,比喻义是。翻译“端居耻圣明”:怎样理解“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答:6.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它描写的对象的是洞庭湖。写出景物什么的特点?望着滚滚的洞庭湖水,一生怀才不遇的诗人此时此刻会想些什么?参考答案: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想渡湖水而没有船只。想做官而无人引荐。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白白地看着人家垂钓,心想

8、得鱼而苦无渔具。也是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6.写出景物水气蒸腾、广阔浩大、波涛汹涌的特点。洞庭湖波澜起伏、动荡广阔,激发了诗人的信心和豪情,诗人会想:我自己空有满腹经纶,空有满腔抱负,而进身无路,求官无门,多么地希望张丞相能助我一臂之力,给我一个机会,好让我报效朝廷,报效国家)使至塞上1、阅读使至塞上完成下面题目“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答: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尾联用典故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哪两个字中? 答:颈联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60字

9、以内) 答: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 辽阔,路途的遥远。 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 塞的。 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疆的萧关见到了候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说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样既写景,又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流露了诗人轻松愉悦和急切见到边关将士的心情。

10、B,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景物单调,偶尔出现的一股烟尘格外醒目,因此称做“孤烟”。 C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遮挡遮挡,蜿蜒远去的黄河横贯其间,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准确表达了诗人的感觉。 D“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受,意境雄浑。答案一、1“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燕然 “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

11、中显现柔和温暖。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B(并非秋天,而是春天。因为“归胡天”透露出大雁从南往北飞,这 是春天的景物特征。) A(并非轻松愉快。因为蓬草常用作漂泊无定的喻意。)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从表达方式看,诗的首联属于_,它交代了远渡的_和此行的_。2.诗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是从哪一角度来写的?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_3.诗的尾联用了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