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解析(正式版)(原卷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21516313 上传时间:2020-03-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解析(正式版)(原卷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解析(正式版)(原卷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解析(正式版)(原卷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解析(正式版)(原卷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解析(正式版)(原卷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解析(正式版)(原卷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解析(正式版)(原卷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试题解析(正式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

2、上升。这表明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5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A天人合一B诗画合一C情景合一D知行合一6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

3、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贫富不均B莠民作乱C民性懦弱D吏治败坏7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由此推断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C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D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8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A人民的迫切愿望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C知识分子的共识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9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从无

4、到有,逐步发展。依据下图(局部)可以推断:影响高等学校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政治B文化传统C人口密度D地理环境10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B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C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D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11据统计,1948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3197亿美元,其中美国1410亿美元,占总量4410%,英国1115亿美元,占总量3488%,其他国家672亿美元,占总量2102%。由此可见A英国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地提高B日本在投资总额中占有相当比例C外国资本已完全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D美国在外国对

5、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12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A参加万隆会议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出席日内瓦会议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31981年底,经过调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A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B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C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14梭伦改革的一个

6、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额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1:3。这一选举法A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B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C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D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15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17世纪一位科学家承袭了他们的传统,他创立的理论体系A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B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C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D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161832年,在两次否

7、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A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B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17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1

8、8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表中数据表明A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B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C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D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19当前,人们提到或使用“全球化”一词时,往往没有将“全方位的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进行明确区分,而是将特定和有限度的“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化”。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A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解逻辑混乱B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C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刻意淡化D全球化的经济意义被刻意彰显20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下图是位于捷克

9、首都布拉格的一幢建筑,被称为“跳舞的房子”。与这一建筑艺术风格最为接近的美术作品是A拾穗者B格尔尼卡C日出印象D自由引导人民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60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其中第21题第2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4题为选做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21(14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

10、,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

11、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7分)(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3分)22(12分)民国年间,许多知识分子忧国忧民,思考国家的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地球的面皮有限,而列强的欲望无穷。在这个情势下,亚洲人民只有三条道路可走。其一,是效法列强的武备以自

12、救,代表是日本,以武力自救,“卖灵魂以得邦国”,不是值得我们赞美的;其二,是因不肯效法而沦为列强的奴属,代表是印度;其三,是凭着自己的天才,另去创造一条新道路。彷徨于这两条歧路之间,而又未能另自创出一条新道路者,则有我们的中国。帝国主义在我国所发生的不幸结果,我们都已知道。远者如鸦片战争及它的结果,近者如英国强占威海卫,俄国强占大连湾,德国强占胶州湾。在这丑恶的两条道路外,我们能另想出一条自尊而又能自救的新道路吗?这条新道路是可以找到的,但却不是容易找到的。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1924年)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说明日本和印度所走的是什么道路,指出二者走上不同道路的共同背景。(3分)(2)据

13、材料并结合所学19世纪后期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中作者提出的中国“道路”问题写一篇小论文。(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23(14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提出并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材料二 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光大旧人文

14、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7分)(2)据材料二,概括“科学的人文主义”的内容。(4分)(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

15、学知识,评析“科学的人文主义”。(3分)24【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摘编自朱绍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