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教育类】

上传人:东****0 文档编号:121514663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教育类】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京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教育类】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京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教育类】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北京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教育类】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北京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教育类】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教育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教育类】(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试卷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一、选择题(114为单选,每题2分;1518为多选,每题3分,共40分) 1. 在以下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功率单位的是( ) A. 帕斯卡 B. 牛顿 C. 焦耳 D. 瓦特 2. 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3. 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是升华过程的是( ) 4. 如图3所示使用的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5. 图4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6. 对牛叫声和蚊子飞行时发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牛叫声响度大,蚊子声音

2、调高 B. 牛叫声响度小,蚊子声音调低 C. 蚊子声响度小,牛叫声音调高 D. 蚊子声响度大,牛叫声音调低 7. 如图5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下列传播路线中正确的是( ) 8. 棉花糖是很多小朋友喜爱的食物。做棉花糖时将白糖放在棉糖机的圆盘上,白糖很快化成糖水,旋转的圆盘将糖水甩出,就可以看到一丝丝的糖绕在小棍上,这样,就做成了既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在整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A. 熔化、凝华 B. 熔化、液化 C. 汽化、凝固 D. 熔化、凝固 9. 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cm处,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的情况是( ) A. 正立放大的虚像,像和物在透镜同侧 B.

3、 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和物在透镜两侧 C. 倒立放大的实像,像和物在透镜两侧 D. 正立放大的实像,像和物在透镜同侧 10. 小刚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用由发光小灯泡组成的“上”字屏代替蜡烛,想看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把“上”字屏放在原来放蜡烛的位置上,如图6所示。移动光屏直至看到清晰的像。此时他在不透光的白板光屏上看到的缩小的像是( ) 11. 在图7所示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中,这种视力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是( ) A. 近视眼,凹透镜 B. 近视眼,凸透镜 C. 远视眼,凹透镜 D. 远视眼,凸透镜 12. 小明同学正在体育课上进行实心球投掷训练,投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如图

4、8所示(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心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B. 实心球在下落过程中,没有力对它做功 C. 实心球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D. 实心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减小 13. 如图9所示,杠杆的质量不计,在杆的a点挂上重物,在O点右侧b点处挂上钩码。重物的质量及a点到O点的距离不变。要使杆保持水平,b点挂钩码的个数(各个钩码质量相同)和b点到O点距离的关系图像是( ) 14. 杠杆两端悬挂A、B两个物体,已知:OD=2OC。物体A的高hA是物体B的高hB的两倍,物体A的底面积SA是物体B的底面积SB的两倍。杠杆在水平位

5、置平衡时,如图10所示,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1,两个物体的密度分别为A、B。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个物体的密度关系是:2AB B. 两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是GA:GB=(2p1):Bg hB) C. 物体B单独放置,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B=2AghBP1 D. 物体A如图放置与将它单独用细线吊着浸没在水中未触底时相比,A所受的拉力之比是TA:TA=B:(2A2水)以下为多选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5.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用超声

6、波清洗仪器是利用了声的能量 C. 植树造林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只有高于90分贝的声音才属于嗓声 16. 关于红外线的主要用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以检验真伪 B. 消毒杀菌 C. 战士用来观测夜间敌人情况 D. 电视机遥控 17.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将水加热到100,水不一定会沸腾 B. 蒸发现象在零下20时也能发生 C、固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上升 D. 把0的冰放入0的房间里,冰不会熔化 18. 图11所示为工地上利用卷扬机和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情形。卷扬机对绳的拉力为400N,用lmin的时间将重900N的物体匀速

7、提升5m。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动滑轮所受重力为300N B.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C. 卷扬机拉绳的速度为1m/s D. 卷扬机拉力做功的功率为75W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9.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发生了 从而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定的。 20. “85度C”是一家台湾的时尚餐饮公司,主要经营咖啡和甜点,如图12所示,宣传广告中介绍说:取名的灵感来源于“咖啡在摄氏85度时最好喝”的说法。在物理学中,“85”的正确读法应该是 。 2l. 戴眼镜的人

8、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的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而看不清物体,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2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23. 在电视中我们经常看到运动员受伤时,医生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药物,这种药液是沸点只有13.1的氯乙烷。它能迅速发生 ,并且吸收热量,从而使受伤部位的表层组织变冷,处于麻木状态,而暂时失去痛感。(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4. 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道:“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这种现象叫光的 。 25. 如图13,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向玻璃,在界面上发生反射,同时也发生了折射,O为入射点。根据反射和折射的规律,分析后可以断定: 为入射光线, 为

9、折射角。(用数字表示) 26. 塑料薄膜大棚可以利用温室效应让人们在冬天也能吃上许多种类的蔬菜。如果大雨过后,大棚上有积水,必须及时清除,因为薄膜上积水的形状中间厚,边缘薄,阳光照射下就好比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会使蔬菜变黄、枯死。 27. 如图14所示,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到镜面上,反射角是 保持入射光方向不变,为使图示所在位置的眼睛能看到反射光,平面镜应逆时针方向转 ,此时入射角是 。 28. 如图15,不计滑轮轴摩擦,用F=5N的水平拉力拉着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板面上匀速前进,物体A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2N。计时开始时,物体A、B相距1.6m。经过2s的

10、时间,滑轮对物体B做功 J。 29. 如图16所示,牵引车通过滑轮组匀速打捞起河水中的物体A,在被打捞的物体没有露出水面之前,牵引车控制绳子自由端,使物体A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牵引车对绳的拉力为F1,拉力F1的功率为P1;当被打捞的物体完全露出水面后,牵引车控制绳子自由端,使物体A以0.3m/s的速度匀速上升,牵引车对绳的拉力为F2,拉力F2的功率为P2,且P1=P2。已知动滑轮重100N,物体完全露出水面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摩擦、绳重及水的阻力),则被打捞的物体A的密度为 kg/m3。三、实验题(第39、42题各2分,其余每图每空1分,共34分) 30. 请根据要求作图

11、(1)如图17所示,OB为反射光线,ON为法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 (2)根据图18中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的方向,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3)在图19的方框中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4)如图20所示,人的手臂相当于一个杠杆,它的支点在O点。请画出图中铅球对手的作用力F的力臂L。 3l. (1)如图21所示,木块A的长度是 cm。(2)如图22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 。 32. 如图23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 33. 图24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2、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个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在平面上碰到同一个木块M上。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小车动能的大小跟 的关系; (2)上述实验是通过比较 ,来比较小车动能的大小;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若想继续研究物体的动能跟质量的关系,请写出必须添加的实验器材: 。 34. 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若在轻质“L”形杠杆的A点挂了四个50g的砝码,如图25所示,则在另一侧的B点挂 个50g的砝码,可以使杠杆如图所示平衡。 35. 小明用圆柱形水杯、直尺和一些币值相同的硬币等材料做实验,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他先把直尺放在圆柱形水杯上,左右移

13、动直尺,使其如图26(甲)所示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在直尺两侧放不同数量的硬币,并调节硬币位置,使直尺如图26(乙)所示,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小明在乙图中标出了力臂L1、L2的大小。据此,小明不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这是因为: 。 36. 三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与“水的沸腾”,记录数据如下表: (1)在三个探究实验中,都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秒表和 。 (2)根据记录表,请你判断:丙是 。(填“蜡”、“海波”或“水”) (3)在上表所示2minn5min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甲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B. 乙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C. 丙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D. 丙吸收和放出的热量相等,温度不变 37. 小陈和小周用两个滑轮,组成“一定一动”滑轮组,做“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下表是他们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 (1)根据数据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在图27中画出他们组装的滑轮组。 (2)在第三次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