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上传人:东****0 文档编号:121512074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101 大小:2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爱护图书的意义,要求,学会方法。2、在实践中养成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好习惯。时间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讨论:如何写好作文?勤于观察,勤于积累,把观察的东西及时积累下来。二、讲明写日记的意义写日记有什么好处?分组讨论。交流。小结。写日记能够为自己提供写作机会,帮助提高写作水平。通过对看到的、听到的事情或者一些问题的思考,帮助自己总结

2、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白自己该怎么做、怎么想,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三、交给写日记的方法日记的内容和注意点。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日记的主体部分可以写什么?该怎么写?怎样才能写好日记?1,要持之以恒。2, 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3, 用自己的语言写想说的话。日记的书写及格式讨论交流。四、总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坚持写日记,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五、作业:按照写日记的要求、格式练习开始坚持写日记。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讲明爱护图书的意义二、指导看图。书架上的图书保管得怎样?指名说。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位同学是什么样的

3、学生?为什么要爱护图书呢?怎样爱护图书说说该怎么翻看图书、怎样摆放、怎样整理图书?三、说说自己今后打算怎么做。同学们,听了这些破书的哭诉,我们该怎样帮助他们呢?如何修补图书呢?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爱护图书的意义,该怎样保护图书,希望在你们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从爱护课本做起,爱护书、读好书。五、作业:给新课本包上封皮。做书签。把办公室图书分类整理好。附:板书设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分类整理 保持整洁 爱护图书 使用书签(或丝线)及时修补1、走,我们去植树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3、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

4、,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出示挂图要求看图说一段话。(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们去干什么?)2 板书课题:5 走,我们去植树二、 自读课文1 出示自读要求。(1) 借助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拼音,读准、读顺课文。(2) 利用熟字自学生字和书写方法。(3) 联系上下文,借助查字典来理解词语的意思。(4) 在不理解的诗句旁打上?。2 按要求自读课文。3 检查自读情况。(1) 指名分段读课文(2) 检查字形掌握情况。(3) 交流词语的意思。和煦乖乖 版图 (4) 指名说说自己没读懂的地方。

5、 三、 范读课文 指名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四、 作业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用钢笔描红。(文后练习2) 3 读一读,再抄写。(文后练习3)第二课时一、 复习检查1 看拼音,写词语。2 组词区别。二、 细读课文1 细读第1、2节。(1) 自由读课文。(2) 讨论。从哪儿看出少先队员去的决心很大?(走单音词后面的停顿,我们一起去植树后面的感叹号)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有关句子。哪些词句说明少先队员的心情很高兴?(和煦的春风、轻快的脚步、欢声笑语)引导想象少先队员在路上行走和植树时欢乐的情景。指导用欢快的语气读有关句子。少先队员在什么地方植树?谁能在省略号处补充内容?告诉学生到处和青

6、翠要重读。()练习有感情地背诵。细读第节。() 指名读课文。思考:植树有哪些好处?() 读后交流。(相机板书:绿色工厂 绿色宝库 增添新绿 绿色希望)() 进一步理解词句,指导朗读。 讲解光合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绿色工厂, 指导读好给我们送来清新 的空气,让每个人都健康幸福。 绿色宝库指什么?为什么说森林是绿色宝库? 除了盖房,架桥, 造船,铺路外,树木还有哪些用处?指导读好第4节。(离不开、 宝库要读重音) 联系上下文理解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的版图一句,说 说绿色的希望指什么。想象祖国处处是参天的大树后的景象, 练习有感情地读第5、6节。 () 练习背诵。 2 细读第7节。 指导朗读。

7、师述:植树的好处如此之多,植树的意义如此重大,让我们动员所有 的朋友一起去植树。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节。 学生练读课文。 三、 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分组背诵课文。 3读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植树有哪些好处。 四、布置作业 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按名称、外形特征、作用三个方面写一段教学反思:2.第一朵杏花一、教学要求: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3、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

8、中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难点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第一课时一、出示挂图,揭示课题1、出示教学挂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画上的三个人分别是谁?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2、读“竺、桢”2个字,能读准字音即可。3、讨论第二题,相机板书课题:第一朵杏花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出示投影片上自读要求:(1) 轻声自读课文两遍(2) 画出生字词,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3) 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字音。(2)指导读长句子。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停顿断句

9、。(3) 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三、范读课文1、范读课文出示分段提示:(1)按时间先后顺序,本文应该如何分成两段?(2)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独立成一段?2、范读后根据提示讨论分段。说说段意。第一段(1-5):竺可桢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第二段(6-15):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竺可桢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第三段(16):竺可桢爷爷通过长年精确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规律。四、指导书写生字五、布置作业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第二课时(一)导入1. 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2. 课文写了

10、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二)第一次(学习第1-5 自然段)1. 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2. 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3. 指导朗读。4. 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出示投影片:“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5. 四人小组练读。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6. 指名练读。 (三)第二次(学习第

11、6-15自然段)1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3齐读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1)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小孩子()地说:“刚才。”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小孩子()地说:“是。”(2)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

12、名说说,归纳答案: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读第三遍: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指导朗读。 (4)读第四遍: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7-14)5师述: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那王老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6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出示投影片,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7“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

13、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计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板书:一丝不苟师述:是的,“一丝不苟”,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四点明中心(学习第16自然段)1出示投影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2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非常准确)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4指导朗读5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6小结: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板书:精确观察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

14、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7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五总结迁移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总结: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3学了本文,你觉得应向竺爷爷学些什么?六作业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板书 第一朵杏花竺精确观察可桢一丝不苟教学反思:3、燕子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揭示课题1、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各种各样的动物,空中的飞鸟地上的走兽,水里的游鱼。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