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政治】 【我们的民族精神】课时训练

上传人:东****0 文档编号:121512003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高中政治】 【我们的民族精神】课时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高中政治】 【我们的民族精神】课时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高中政治】 【我们的民族精神】课时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高中政治】 【我们的民族精神】课时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高中政治】 【我们的民族精神】课时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高中政治】 【我们的民族精神】课时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高中政治】 【我们的民族精神】课时训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第7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3)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8月7日22时左右,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引发泥石流灾害。灾情发生以后,从中央到地方、从部队到群众,一心想灾区、全心为灾区、尽心尽力战灾害!每每大灾面前都彰显出中华民族团结奋战的精神!完成12题。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勤劳勇敢团结统一ABC D答案:C2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下列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

2、展的精神支柱在当代中国,中华民族精神就是时代精神A BC D答案:A3抗震救灾的过程,既是拯救生命、安置受灾群众、重建家园的过程,也是激发和彰显民族精神的过程。这说明,民族精神是()A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B在民族危亡时刻形成的C中华民族之魂D中华民族的特质解析:此题比较简单,ABD说法明显错误,选C。答案:C 4近代中国,无数志士仁人探求救亡、图强的道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7周年的当天,香港、澳门多家报纸或发表社评,或以套红的国庆专版刊载庆祝文章;最近,我国许多学者专家积极编修台湾文献史料,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台湾历史及两岸同源一体的文化历史渊源。上述事例表明()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

3、是一致的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BC 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都以实际行动来庆祝国庆,说明了其爱国行为。材料没强调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关系,所以说法对,但材料没体现。答案:D5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解析:考查基础知识,属基本常识。答案:A6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都会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无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还是在建设和改革年代形成的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

4、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劳模精神等,这些精神都蕴涵着()A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涵B实事求是、依靠群众的内涵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内涵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内涵解析:该题要求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各种具体表现中概括出所共同蕴涵的民族精神。A、B两项都没有完整地概括其共性。C项包含有非共性的内容。答案:D7上题所反映的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与升华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A BC D解

5、析:该题与第7题相关联,第7题的题干材料所反映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而不是泛指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不符合题干所规定的范围,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就已存在中华民族精神,只能说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都是题干能够体现的观点。答案:B8在我国的古代经典著作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认真读它们,都能受到它们的熏陶。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只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我国的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民

6、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A BC D 解析: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错误;本身说法错误;错误,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答案:D9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假如中国人愿意的话,他们的国家是最强大的国家。但他们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这表明中华民族是_的民族。()A自强不息 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 D团结统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的理解和辨别能力。材料中的“不肯打仗”“宽容和友好”等都明显体现出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

7、族,故选B。答案:B10“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下列观点与之不一致的有()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克勤于邦,克俭于家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解析:材料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而C项体现的是民族精神中的“勤劳勇敢”,其余选项体现的均为“爱国主义”,因此选C。答案:C11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经受了检验和洗礼,谱写了一曲曲民族精神的赞歌。如三峡移民精神、劳模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精神是()爱国主义的表现集体主义的表现新时期的民族精神的表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A B C D解析: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丰富

8、和发展,贯穿着爱国主义这一中心,当选;这些精神是国家利益至上的精神,当选;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排除。 答案:A1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表现在()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是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因素之一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从而推动综合国力提高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基础A BC D解析:经济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说法错误,应排除包含的选项。说法正确并且符合题意,故选A项。答案:A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

9、连,使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据此回答1314题。13上述论断表明民族精神()A都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B渗透于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C具有深厚的民族性D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主干材料的理解能力。由于材料没有具体地指中华民族的精神,所以A项是错误的。B、C两项都不符合材料的含义。材料所表明的是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丰富和发展的。答案:D14民族精神之所以要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这主要是为了()A继承民族的传统文化B促进文化创新C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D繁荣民族文化解析:题干是要求回答为什么要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不断推动民族精神的

10、发展,也就是说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A、B、D三项都没有全面地说明其目的。该题应选C项。 答案:C 15新中国成立之初,钱学森、赵忠尧、彭桓武等一批科学家,毅然放弃了在国外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人民当家作主的祖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派出的大批访问学者、留学人员,加上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已有一大批海外科技人才。如今,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已形成热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不同时期归来的海外学子身上折射出的共同精神追求有()对祖国深厚的热爱之情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满腔热情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A BC D解析:从材料所介绍的事

11、例看,不同时期的海外学子尽管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从他们身上折射出来的精神是相同的,那就是对祖国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的热爱。故该题应选,不符合题意。答案:A162011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92周年。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坚持爱国主义,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做到()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坚持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A BC D 解析:本题考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正确。本身说法错误。答案:C17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奋斗的一

12、面旗帜。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消除外来文化的影响A BC D答案:D18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和根本。在当代中国,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A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B把它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C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挥“主心骨”的作用D正确处理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的关系解析:本题考查课本基础知识,正确选项为C。答案:C二、非选择题(28分)19材料一2010年8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

13、会召开会议,全面部署了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工作;受灾地区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消防官兵和专业救援队伍,万众一心,不畏艰险,科学处置,全力开展了一场复杂、艰巨、紧迫的生命救援行动。材料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各地各界立即开展抢险救灾行动,并纷纷伸出援手,向灾区捐款捐物: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0年8月15日举行了全国哀悼活动。在哀悼现场,有群众打出了“风雨同舟,威武不曲”的标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如何在材料二中得到具体体现的?答案: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面对灾难,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风雨同“舟”,威武不“曲”,在抗击特大山洪泥石流的斗争中,中国人民不畏艰难,不屈不挠,顽强拼搏,体现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 6 -精品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