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政治】大连三中13-14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政治【带解析】

上传人:东****0 文档编号:121511549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高中政治】大连三中13-14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政治【带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高中政治】大连三中13-14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政治【带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高中政治】大连三中13-14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政治【带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高中政治】大连三中13-14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政治【带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高中政治】大连三中13-14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政治【带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高中政治】大连三中13-14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政治【带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高中政治】大连三中13-14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政治【带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大连市三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1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A. 张某对果树进行整枝修剪 B. 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C. 文艺工作者到革命老区演出 D. 某同学认真思考数学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活动。它层两层基本的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它包括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和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等三种基本形式。由此可见,A、B、C三项属于实践活动,不符合题目要求,故不能入选;D项中“某同学认真

2、思考数学题”,并不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故不属于实践活动,符合题目要求,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考点:本题考查实践的含义、基本形式。2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微时代”带来大变革。顺应“网络微时代”对“微文化”的需求,某公司设计人员充分发挥智能手机触摸屏的优势,针对当代人内心的童趣及强烈的角色感,成功开发了一款休闲益智游戏。根据材料,该游戏的成功开发体现了()21世纪*教育网认识是适应实践活动需要而产生的 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决定实践水平认识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中材料“顺应网络微文化的需求,某公司设计

3、人员充分发挥智能手机触摸屏的优势,针对当代人内心的童趣及强烈的角色感,成功开发了一款休闲益智游戏”,既表明了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也说明了认识是适应实践活动需要而产生的。由此可见,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实践决定认识,故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项表述正确但在材料中并未体现出来,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考点:本题考查实践的特征、实践与认识的关系。3在牛顿经典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这启示我们()【来源:21cnj*y.co*m】A对同一事物的

4、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 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C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中材料“20世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既表明牛顿经典力学理论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是有条件的;也说明了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是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是具体的。由此可见,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只有一个,故B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5、,故D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A项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考点:本题考查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42013年12月1三号”携带“玉兔号”月球车成功登月。落月后,着陆器开展就位探测,“玉兔”离开“嫦娥”怀抱在月面“走”起来开展巡视探测。探月工程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各方面条件允许,我们还要探索火星,探索太阳,探索小行星。材料蕴含的哲理有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发展源于人的认识需要人的实践是一种主观能动性活动 科技创新是在已有实践水平基础上的量变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中材料“2月15日,嫦娥三号携带玉兔号月球车成功登月。落月后,着陆器开展就位

6、探测,玉兔离开嫦娥怀抱在月面走起来开展巡视探测”,表明了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故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题中材料“探月工程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各方面条件允许,我们还要探索火星,探索太阳,探索小行星”,体现了实践活动既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又历史的发展着,故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故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科技创新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故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考点:本题考查实践的特征、5一位民间艺人成功把陶瓷与麦秆画这两种古老艺术,通过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研发出陶瓷麦秆画工艺瓶,并获得了国家专利。这说明艺术创作可以依据事物固有属性,建立事物之间新的具体联

7、系 摆脱现实的制约,生产出自然界没有的物质形态 改变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实现主体的创作意图 充分运用客观条件,对客观对象进行创造性加工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汝南县金铺过现代科技成功把陶瓷与麦秆画两种艺术完美结合”,这充分说明了人们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运用客观条件,根据事物固有属性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由此可见,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项中“摆脱现实的制约”的表述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故项中“改变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的表述是错误的,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考点:本题考查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6当前,全球始改变鸟类、松鼠和蚊

8、子等多种动物的基因。气候变化对动物习性的影响会反映到遗传上,从而改变动物的基因和进化方向。这一事实说明联系具有普遍性 事物的运动和静止依赖于人的意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事物的运动既是永恒的又是有条件的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全球气候变化已开始改变鸟类、松鼠和蚊子等多种动物的基因”,体现了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故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题中材料“气候变化对动物习性的影响会反映到遗传上,从而改变动物的基因和进化方向”,说明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故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物质决定意识,运动是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故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事物运动是无

9、条件的,是绝对的,故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考点:本题考查事物联系的普遍性、运动是事物的固有属性。7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从哲学的角度看,宋人的错误在于把事物之间的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 把事物之间的间接联系当作直接联系把狭隘的经验上升为普遍的规律 把自在事物的联系当作人为事物的联系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兔子自己撞死在树现象,而宋国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一无所获。这启示我们不能死守狭隘经验,不能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要学会变通。由此可见,两

10、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两项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考点:本题考查事物联系的多样性。8在动物世界中,“小于“弱者”。三条两尺多长的小狼狗,能合力把一匹大斑马吃掉。有人将经济领域中分工协作模式形象地比喻成“小狗经济”,这种经济模式能够大幅度削减管理成本和内部消耗。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要用整体的发展带动局部的发展 B从部分出发,完善各部分的功能C要统筹考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D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离不开部分【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三条两狗,能合力把一匹大斑马吃掉”、“ 经济领域中分工协作模式能够大幅度削减管理成本和内部消耗”,说明了当部分以合理、优化的结构构成整

11、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这启示我们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事物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和优化趋向,坚持系统优化的工作方法。由此可见,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D两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主旨,故不能入选;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故B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考点:本题考查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9据报道,2014年雾点早,对此,老百姓期待着PM2.5数值的能不断下降而不是屡创新高,更期待着PM2.5数值“量变”,能够引发空气质量的“质变”、环境保护的“质变”,以至于经济发展的“质变”。老百姓的期待表明质变一定是发展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量变是一种不显著的质变

12、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量变和质变是事物态,事物发展首先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的发展必须通过质变来实现,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本题材料中“老百姓期待着PM2.5数值的能不断下降而不是屡创新高,更期待着PM2.5数值量变,能够引发空气质量的质变、环境保护的质变,以至于经济发展的质变”,体现了事物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故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来实现,但并非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故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而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根本的

13、、显著的变化,故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考点:本题考查事物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10生活中人们所,其实并不是一种天气现象。雾由水汽组成,水汽遇冷结雾,雾的颗粒一般比较大,霾则是干性东西,由细小的颗粒物组成,基本在微米量级。这表明A.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B. 事物的差异主要是由规模大小的不同决定 C.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D. 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世界上一切事物之,是因为各种事物内部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殊本质。本题材料中人们对雾和霾两种不同事物的正确认识正是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结果,故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事物的差异是由其内部的不同矛盾决定的,故B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故D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考点:本题考查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11据统计,道路交通伤害已是死亡的首因,而私家车数量的爆发式增长,无形中增添了交通安全的压力。为了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交规”已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交规”在驾照申领、考试内容、换证以及交通处罚和扣分方面都有诸多变化。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