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化学】第4章第1节 原电池

上传人:东****0 文档编号:121511358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高中化学】第4章第1节 原电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高中化学】第4章第1节 原电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高中化学】第4章第1节 原电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高中化学】第4章第1节 原电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高中化学】第4章第1节 原电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高中化学】第4章第1节 原电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高中化学】第4章第1节 原电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高二化学选修4(人教版)同步练习第四章第一节 原电池一. 教学内容: 原电池二. 重点、难点:1. 重点是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2. 难点是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三. 具体内容:1. 原电池的概念2. 原电池构成的条件 3. 正负极的判断,并设计锌和铜离子反应的装置4. 铜锌原电池 (1)装置(2)现象(3)盐桥的作用(4)电极反应(5)原理(6)半电池(7)电解质溶液和电极的选择(8)电子和电流的流向【典型例题】例1 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浓HNO3,在烧杯中放入用导线相连的铁、铅两个电极,已知原电池停止工作时,Fe、Pb都有剩余。试写出

2、可能的电极反应式,并指出正、负电极及电极反应类型。(1)Fe:_、_(可不填满,也可补充,下同);(2)Pb片:_、_。答案:(1)开始时,Fe是正极:4H2NO32e2NO22H2O(还原反应);后来,Fe是负极:3Fe6e3Fe2(氧化反应)(2)开始时,Pb是负极:Pb2ePb2(氧化反应);后来,Pb是正极:2NO38H6e2NO4H2O(还原反应)解析:把物质的性质和原电池联系。例2 把铁棒和锌棒用导线连接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有0.2mol电子通过时,负极的质量变化( )A. 减少0.1g B. 减少6.5g C. 减少5.6g D. 增加6.4g答案:B解析:利用原电池反应的实质是氧化

3、还原反应进行计算。例3 由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pH( ) A. 不变 B. 先变小后变大 C. 逐渐变大 D. 逐渐变小答案:C 解析:考察基本的电极反应的判断。 例4 将等质量的A、B两份锌粉装入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装A的试管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图表示产生氢气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D解析:考察原电池的应用和判断产物的方法。 例5 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结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

4、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须序是( ) A. DCAB B. DABCC. DBAC D. BADC答案:B解析:根据原电池电极判断的原理判断金属活动性。 例6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 实验室中用稀HNO3溶液与Cu反应制取NO气体反应很慢,加一块石墨使之与Cu接触后反应加快C. 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D. 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答案:C 解析:具体原电池的判断。 例7(1)当K断开时,_上有气泡产生,生成气体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5、(2)当K闭合时,_片上有气泡。生成气体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1)Zn;Zn + 2H+ = Zn2+ + H2;(2)Cu;2H+ + 2e = H2 解析:考察原电池形成的条件和电极反应。例8 在CuZn原电池中,200mL H2SO4溶液的浓度为0.125mol/L,若工作一段时间后,从装置中共收集到 0.168L升气体,则流过导线的电子为_mol,溶液的pH值为_。(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已知lg2=0.3 lg3=0.5)答案:0.015 、3.2 解析:考察有关原电池的计算和pH的结合。【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1. 下列叙述中,金属甲的活动性一定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

6、的是( )A.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原子失去的电子比乙原子失去的电子多 B. 同价态的阳离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强 C. 甲能跟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乙不能 D. 将甲、乙作电极组成原电池时,甲是负极2. 形成原电池的条件一般有: 电解质溶液; 两个电极; 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形成闭合回路,请根据上述条件判断下列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 )3. Cu、Fe作两极,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Cu作_极,Fe作_极;电极反应式是:负极_,正极_,总反应式是_。4. 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

7、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为( )A. a b c d B. a c d b C. c a b . d D. b d c a 5. 在如下图所示的8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有 。 6.(1)将反应2FeCl3+Fe=3FeCl2设计成原电池。(2)判断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7. X、Y、Z、W四种金属片进入稀盐酸中,用导线连接,可以组成原电池,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8. 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与Y组成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8、为( )A. XYZ B. XZY C. YXZ D. YZX 9. 有A、B、C三种金属,两两分别接触并同处于稀H2SO4中,反应冒气泡,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 。10. 下列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 )11. 由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pH怎样变化( )A. 不变 B. 先变大后变小 C. 逐渐变大 D. 逐渐变小12. 以Mg片和Al片为电极,并用导线连接,同时插入NaOH溶液中,负极为_。【试题答案】1. C 2. CD 3. 正;负;Fe2e=Fe2+;2H+2e-=H2;Fe+2H+=Fe2+H24. B 5. 6. 负极(铁):Fe2e=Fe2+;

9、正极(石墨):Fe3+ + e=Fe2+7. ZYXW 8. C 9. CBA 10. BC 11. C 12. Al【试题解析】1. A中应是失电子能力强,而不是个数多;B中应是甲的还原性即金属性弱;C中证明甲在氢前乙在氢后,间接证明甲比乙活泼;D中如果电解质是NaOH溶液则铝作负极,镁作正极。2. 基本原电池的判断,A中不是闭合回路;B中没有电解质溶液。4. 根据金属活动性强的作负极,电流由正极向负极移动,电子由负极向正极移动,产生气泡的为正极来进行判断。5. 根据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来推断。 7. 根据盐酸溶液中,作为原电池负极的是相对活泼的金属。 9. 根据图中所画的气泡产生的电极是正极,金属性差来判断。11. 根据工作原理是锌与氢离子反应,所以溶液的酸性减弱,pH增大。12. 因为电解质溶液是NaOH,对于此溶液Al更活泼,所以为负极。 5精品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