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化学】第4章第3节 电解池

上传人:东****0 文档编号:121511342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高中化学】第4章第3节 电解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高中化学】第4章第3节 电解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高中化学】第4章第3节 电解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高中化学】第4章第3节 电解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高中化学】第4章第3节 电解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高中化学】第4章第3节 电解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高中化学】第4章第3节 电解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高二化学选修4(人教版)同步练习第四章第三节 电解池一. 教学内容: 电解池二. 重点、难点:电解原理及其应用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三. 具体内容:1. 电解原理(1)装置(2)现象(3)电极反应(4)电解定义(5)电极的判断和选择(6)电子流向(7)离子放电顺序2. 电解的几种情况与pH变化(1)氯化铜溶液电解(2)盐酸电解(3)硫酸钾溶液电解(4)溴化钙溶液电解(5)硫酸铜溶液、以铜为电极的电解3. 电解原理的应用(1)氯碱工业 (2)电镀(3)铜的电解精炼(4)铝的冶炼(5)钠的冶炼4. 原电池、电解池的对比 5. pH变化的判断【典型例题】例1 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

2、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负极Pb+SO42=PbSO4+2e正极PbO2+4H+SO42+2e=PbSO4+2H2O,今若制Cl20.050 mol,这时电池内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 )A. 0.025 mol B. 0.050 mol C. 0.10 mol D. 0.20 mol答案:C 解析:根据电源和电解池中转移电子数相同来解题。例2 下图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考察原电池、电解池中金属电极的消耗情况比较。例3 近年来,加“碘”食盐较多的使用了碘酸钾(KIO3),碘酸钾在工

3、业上可用电解法制取。以石墨和不锈钢为电极,以KI溶液为电解液,在一定条件下电解,反应方程式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解时,石墨作阴极,不锈钢作阳极B. 电解时,阳极反应是:I 6e + 3H2O = IO3 + 6H+C. 溶液调节至强酸性,对生产有利D. 电解前后溶液的pH几乎不变答案:BD 解析:考察基本电解原理的应用。 例4 某同学用碳棒、铜棒和稀硫酸为原材料,实现了在通常条件下不能发生的反应:Cu+H2SO4(稀)CuSO4+H2。请在右边画出能够实验这一反应的装置图。 某同学在做一定条件下铜与稀硫酸的反应实验时,看到碳棒上有气泡产生,但铜棒却没有被腐蚀。请你分析其原因:

4、 。 答案:两极与电源的正负极接反了,或铜棒接电源的负极了等。解析:考察对于电解原理的分析。 例5 在下图用石墨作电极的电解池中,放入500mL含一种溶质的某蓝色溶液进行电解,观察到A电极表面有红色的固态物质生成,B电极有无色气体生成;当溶液中的原有溶质完全电解后,停止电解,取出A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1.6g。请回答下列问题:(1)A接的是电源的 极,B是该装置 。(2)写出电解时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 。(3)电解后溶液的pH为 ;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则需加入 ,其质量为 。(假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答案:(1)负极;阳极;(2)2Cu2+2H2O 2Cu+O2+4

5、H+ (3)1;CuO,2g 解析:考察电解池中离子放电顺序的应用。 例6 用惰性电极电解M(NO3)x的水溶液,当阴极增重ag,阳极同时产生bLO2(STP),从而知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2.4ax)/b B.(11.2ax)/b C.(5.6ax)/b D.(2.5ax)/b 答案:C 解析:考察电解池中电极反应的基本判断。 例7 用铂电极电解x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某物质(括号内),能与原来溶液浓度一样的是( )A. (CuCO3) B. NaOH(NaOH)C. NaCl(HCl) D.CuSO4 答案:AC 解析:考察溶液的复原方法。例8 从H+、Cu2+、Na

6、+、SO42、Cl五种离子中恰当地组成电解质,按下列要求进行电解:(1)以石墨为电极进行电解,使电解质质量减少,水质量不变,可采用的电解质是_(2)以石墨为电极进行电解,使电解质质量不变,水质量减少,可采用的电解质是_(3)以碳棒为阳极,铁棒为阴极进行电解,使电解质和水的质量都减少,可采用的电解质是_答案:(1)HCl、CuCl2 (2)NaHSO4、Na2SO4、H2SO4 (3)NaCl、CuSO4 解析:考察电解中根据放电离子的选择来确定物质。【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1. 某种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可表示为:Fe+NiO2+2H2O,该电池充电时,阳极是 ,电极反应式为 。2. 将

7、质量分数为0.052(5.2%)的NaOH溶液1 L(密度为1.06 gcm3)用铂电极电解,当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改变了0.010(1.0%)时停止电解,则此时溶液中应符合的关系是( )NaOH的质量分数阳极析出物的质量(g)阴极析出物的质量(g) A0.06219152B0.062152 19C0.0421.29.4 D0.0429.41.23. 电镀和电解精炼的原理来源于电解,但与通常意义上的电解又有所不同。(1)电镀时,须用镀层金属作 极,镀件作 极,电镀液中含有 。 电镀过程中,电镀液中金属离子浓度理论上保持不变。(2)电解精炼制高纯度金属时,须用粗金属作 极,纯金属作 极,电解

8、液中含该金属的离子。4. 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 B. 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 C. 在镀件上电镀铜时,用金属铜作阳极 D. 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作阳极5. 可以将反应Zn+Br2 = ZnBr2设计成蓄电池,下列4个电极反应 Br2 + 2e= 2Br 2Br2e= Br2 Zn 2e= Zn2+ Zn2+ +2e= Zn 其中表示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的分别是( )A. 和 B. 和 C. 和D. 和6. 用铂电极电解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pH变小的是( )A. 稀硫酸 B. Na2SO4 C. AgNO3 D.

9、 KI7. 石墨作电极电解下列溶液,阴阳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且电解液pH增大的是( )A. KCl B. NaOH C. Na2SO4 D. H2SO48. 工业上为了处理含有Cr2O72酸性工业废水,采用下面的处理方法:往工业废水中加入适量的NaCl,以Fe为电极进行电解,经过一段时间,有和沉淀生成,工业废水中铬(Cr)的含量已低于排放标准。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极反应式:阳极_,阴极_(2)写出Cr2O72变为Cr3+的离子方程式_(3)工业废水pH升高的原因_(4)_(填“能”或“不能”)改用石墨电极,原因_9. 用质量为100g 的铜作电极电解AgNO3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

10、,两极的质量相差28g,此时两极质量分别是:阳极_ ,阴极_10. 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 B. 用电解法精练粗铜时,粗铜作阴极C. 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D. 电解稀硫酸制 H2、O2时铜作阳极11. 同一电路分别电解足量CuCl2溶液和AgNO3溶液,如果析出64g铜,则可析出银的质( )A. 108g B. 54g C. 216g D. 64g12. 同一电路串联四个电解槽,分别电解以下四种物质的水溶液,阴极析出物质质量最多的是( )A. CuSO4 B. C. KNO3 D. NaOH 【试题答案】1. ;+2OH2e=NiO2+2H2O

11、2. B 3. (1)阳;阴;镀层金属离子;(2)阳;阴。 4. D 5. A 6. AC 7. B8.(1)Fe2e=Fe2+;2H+2e=H2(2)Cr2O72+6Fe2+14H+=2Cr3+6Fe3+14H2O 阴极反应消耗H+,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也消耗H+,使溶液pH升高。(3)不能;若用石墨做电极,则无法产生还原剂Fe2+,使Cr2O72还原为Cr3+,变成沉淀除去9. 93.6g;121.6g 10. AC 11. C 12. A【试题解析】1. 二次电池的放电过程是原电池原理,充电过程是电解池原理,所以阳极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2. 根据离子放电顺序,NaOH溶液中放电的是H

12、+和OH,相当于水在减少,所以溶液应变浓,同时阳极是OH放电,产生O2,是H2质量的8倍。4. 因为要产生氢气和氧气,必须用惰性电极作阳极,否则将是铜在阳极放电,不能产生氧气。5. 锌和溴的反应为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放电时的原电池原理,所以发生氧化反应的锌为负极,而充电时是逆向反应,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6. A中是H+和OH放电,酸溶液变浓,pH减小;B中是H+和OH放电,中性溶液中pH不变;C中是Ag+和OH放电,碱性减弱,pH减小;D中是H+和I放电,酸性减弱,pH变大。7. 所有选项的阴极放电离子都是H+,所以阳极产生气体必须是每生成1mol气体,转移4mol电子,才能保证2:1的关系,所以应为O2,OH放电;BCD都是电解水,所以只有碱性溶液,才能使pH升高。9. 每有1mol铜反应,则同时生成2mol银,质量差为(64+1082)=280,所以质量差为28g,说明有0.1mol铜反应掉,质量剩93.6g,0.2mol银生成,质量为100+21.6=121.6g。10. B中粗铜应作阳极,参加反应,变成离子,和杂质分开;D中铜作阳极,铜失电子反应,不能产生O2。11. 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子转移数目相同,生成64g铜,转移2mol电子,所以生成2mol银。12. 考察不同阳离子放电情况,BCD中都是H+放电,A中是铜离子放电,所以质量最大。6精品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