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7.7红河谷花城版

上传人:doc****ang 文档编号:121510776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7.7红河谷花城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7.7红河谷花城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7.7红河谷花城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7.7红河谷花城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河谷【课程名称】红河谷【课程类型】演唱【教材分析】红河谷是一首加拿大民歌。反映了17世纪,来自英国的移民开发北美的情景。表现了北方红河一带的人民,在这开垦荒地建设自己的家园,建设城市。并通过人民的艰苦劳动,把一片片荒地变成美好的家园。歌曲为G大调,4/4拍,弱拍起的节奏性贯穿全曲。单乐段结构,歌曲旋律优美,具有舒展、述说的特色。【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琴【教学目标】1感受合唱中音乐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合唱的兴趣。2在合唱中准确把握音准、弱起节奏、并做到声音的和谐、统一。3、能用自然圆润的歌声正确表达歌曲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掌握红河谷的旋律与节奏。 2、在歌唱中进行尝试合唱练习,感受合唱

2、的艺术魅力。【教学内容】一、导入.播放中国民歌茉莉花,一首是独唱版本,一首是合唱版本。.提出问题:说出两首歌曲的演唱形式,并做出比较。二、教学过程1、介绍红河谷的创作背景:是流传在北美洲红河一代的民歌,属于民谣体系。它带有美国北方民歌的某些风格特色,在加拿大南部也很流行。红河谷的歌词表现了移居北美红河一带人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终于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人们安居乐业的地方。该曲回顾了人民艰苦创业的经历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展望。歌词富有生活气息,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2、学唱歌曲:(1)发声练习4/41-3-5-1-5-1-合唱练习5-5-3-3-1-1-用“呜”进行练习。(2)欣赏歌曲红河谷

3、,让学生想一想歌曲的旋律进行是平稳的还是跳跃的?(平稳)表现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还是优美抒情的?(优美抒情)(3)让学生闭上眼睛,跟着音乐的情感,展开想象的翅膀,听一听红河谷这首歌曲之中都唱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4)聆听歌曲红河谷并在谱例上标记出呼吸记号、画出旋律线,并说一说聆听后的体会和感受,回答问题。 师:大家标出了几处呼吸记号? 生:7处! 师:这段乐曲共有多少句? 生:8句! 师:有重复的地方吗? 生:有!前4句和后4句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由于前4句和后4句的旋律是完全重复,所以这首作品属于由四个乐句构成的起、承、转、合的单乐段结构。 师:歌曲的旋律进行

4、是怎样的? 生:歌曲的音域不宽,第一、三句开始的三个音为连续的跳进,表现了留恋的深情,第二、四句与前面的衔接处也是跳进式的起伏,整首歌曲结合歌词来看,歌曲表现出了优美抒情略带感伤的情绪。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曲。 (5)手打出乐曲节奏并读出唱名。 师:这首乐曲是几几拍的? 生:四四拍。 师:看谱例,第一小节是什么小节? 生:这是一个弱起小节。 师:现在给大家半分钟的时间先自己识谱。 下面请大家边打节奏边读出唱名。 (6)手打节奏,视唱。 师:弹旋律第一个音,当学生唱到第四句时,教师加入,帮助学生找音准。(教师范唱时应注意适当突出节奏重音,遇到切分音、休止符的地方可

5、以采用比较学习法,让学生聆听两个版本,让学生选择出正确的演唱,并跟着学唱。) 生:手打节奏,视唱。 (7)连贯学唱,注意换气的位置。 跟着教师一起连贯演唱歌谱,换气位置准确(只弹旋律)。 请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歌词。 教师边弹伴奏边演唱歌词,学生演唱歌谱。 教师弹伴奏,学生演唱歌谱,教师演唱歌词。 教师弹伴奏,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词,一组唱谱。 给半分钟时间熟悉歌词。 跟伴奏背唱歌曲。 (8)深入分析歌曲。 学生再次聆听范唱红河谷。 师:同学们想一想,咱们要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来表现出这种优美抒情略带伤感的情绪呢?咱们来做个小试验吧!试想两种情境,用两种速度来演唱红河谷,一种是中速,另一种是稍

6、快。看看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及语气来演绎这两种情境。 生:按要求演唱。 师:用怎样的速度、力度更能体现红河谷的情绪? 生:要深情、真挚地用较弱的力度及慢中速来演唱。 (9)聆听红河谷合唱版。 师:速度、力度可以影响甚至改变音乐的情绪,请问你们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音乐的情绪? 生:通过配乐、改变节奏等。 师:合唱版的红河谷和独唱版的红河谷有什么不同? 生:合唱版的作品声部多了,音响效果更丰富了,听起来歌曲更厚重了些。 师:同学们体会得很好!合唱利用声部的穿插以及衬托给音乐作品增添了变化,增加了音乐作品的厚度,丰富了音乐作品的表现力;这首作品还通过转换调性,丰富了音乐作品的色彩。(10)进行二声部训

7、,学唱歌曲低声部(1)师带领学生唱谱(2)用“lu”唱旋律(3)全体学生唱低声部(4)二声部合唱尝试练习三、拓展合唱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和集体主义观念,提高学生合作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合唱教学也是一种高层次的歌唱,是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体现。四、小结;希望同学们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建设家园,报效祖国!今后加深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认识,把我们的民族音乐发扬光大!五、课堂反思 音乐作品可以通过什么音乐要素来改变它的风格特点?情绪情感。因此,我们在演唱音乐作品时应该先认真分析作品,格外注意音乐要素的运用,这样才能正确地演唱歌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