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地方大学发展水平心得体会

上传人:c**** 文档编号:121508227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地方大学发展水平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提高地方大学发展水平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提高地方大学发展水平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地方大学发展水平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地方大学发展水平心得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地方大学发展水平心得体会瞄准区域战略需求,明确高校发展定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深入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发展需要有国家站位,从国家对区域重大战略需求的角度出发,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为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功能。尤其要明确人才培养规格,优化专业结构,对接产业需求,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创新驱动。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抓住内涵建设关键提高质量、追求卓越是地方高水

2、平大学建设的重要目标定位。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发展必然会以打造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己任,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发展一流的本科教育。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是建设一流学科的重要支撑,是大学办学声誉的重要载体。纵观国内外大学,无论是学科专业特色突出的学院,还是综合实力突出的大学;不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无一不将本科人才培养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地方高水平大学应厚积薄发、励精图治,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内涵建设的关键着力点。明确差异发展战略,避免发展路径趋同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方面,我国致力于探索对不同类

3、型高校的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努力形成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的局面;另一方面,我国一直在实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是一种多样化的发展观,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既要鼓励不同类型的高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又要重点支持部分高校追求卓越,争创世界一流。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遴选、建设和评价机制,充分体现了质量为本、动态调整、优胜劣汰的价值导向,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引领学校特色化发展。地方高水平大学应明确差异化发展战略,坚持特色发展、多样化探索,避免同质化发展路径。这既是服务区域、服务地方的需要,也是冲击一流高校或者一流学科的必由之路。协同多元参与主体,探索治理模式创新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特征之一是从管理走向治理。高等教育决策过程越来越受制于政府、企业、教师、学生、专家群体等多元利益群体的影响,多元价值观和利益诉求的冲突日益呼唤多元利益群体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这一点在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地方高水平大学既接受中央和地方两级行政部门的管理,又与地方政府、企业、社会有更加紧密的联系,对地方高水平大学的治理能力提出挑战。地方高水平大学应积极探索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发展机制,发挥大学的自觉性与能动性,积极对接产业与社会需求,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形成多元参与、共建共享、内外协调的大学治理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