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20个指引

上传人:huax****miao 文档编号:121491461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6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20个指引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20个指引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20个指引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20个指引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20个指引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20个指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20个指引(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20个指引1.楼宇商场防控指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知,结合楼宇、商场人员密集度大、停留时间长、构成复杂的特点,制定本指引。本指引适用于写字楼、办公楼、商场(超市、连锁餐饮)等场所。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优先打开窗户,采用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 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应保证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转正常。应关闭回风,使用全新风运行,确保室内有足够的新风量(详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行防控指引)。 应保证厢式电梯的排气扇、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运转正常。二、保持环境卫生清洁

2、 日常应以通风换气和清洁卫生为主,同时对接触较多的公用物品和部位进行预防性消毒。必要时对地面、墙壁等进行预防性消毒,详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预防性消毒指引。三、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 写字楼、办公楼、商场(超市、连锁餐饮)等场所的经营和管理者应掌握工作人员在京、离京状况,实行每日健康监测制度,建立体温监测登记本,员工若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要求其不得带病上班,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及时就医。 工作人员在提供服务时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并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工作服保持清洁卫生。四、特定场所的预防控制 1.自动扶梯、厢式电梯 建议尽量避免乘坐厢式电梯,乘坐时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

3、口罩。 运行中的厢式电梯应保证其换气扇运转正常。厢式电梯的地面、墙壁应保持清洁,受到污染时需进行消毒。电梯按钮及自动扶梯扶手等经常接触部位每日消毒。 2.地下车库 应保证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运转正常。地下车库的地面、墙壁应保持清洁,受到污染时进行消毒。停车取卡按键等人员经常接触部位每日消毒。 3.卫生间 卫生间应保持清洁和干爽,空气流通,提供洗手液,并保证水龙头等设施正常使用。应增加卫生间的巡查频次,视情况增加消毒次数。 4.办公室、会议室、多功能厅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清洁。处于单人办公环境下的工作人员原则上可以不佩戴口罩。处于多人办公环境下的工作人员,办公环境宽松、通风良好,且彼此间确认健康状

4、况良好情况下可以不佩戴口罩。其它工作环境或无法确定风险的环境下应佩戴口罩,通常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加强对来访人员的登记。 5.餐厅、大排挡、咖啡厅等餐饮场所(区域) 保持空气流通,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采取有效的分流措施,避免人员密集。食饮具一人一用一消毒。 6.员工食堂、茶水间 保持空气流通,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延长供餐(饮)时间,采取有效的分流措施,避免人员密集。食饮具一人一用一消毒。 7.ATM机、自动售货机、智能快递柜、储物柜等 以保持清洁为主,当受到污染时可进行消毒。 8.门店、超市 保持空气流通,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采取有效分流措施,避免人员密集。对人

5、员接触较多的部位进行每日消毒。取消非必需的室内外群众性活动(如促销活动、店庆等)。 9.健身房 做好使用人员的健康监护和登记记录,提供免洗手消毒剂或洗手设施,提醒使用人员接触健身器械前做好手卫生。确保室内空气流通,环境清洁。 10.收银台、服务台 制定合理的人员路线和分流措施,减少人员聚集。 11.顾客休息区(室)、母婴休息室(区)等配套设施 顾客休息区(室)、母婴休息室(区)等配套服务设施和区域应保持空气流通、环境清洁干爽。非必须不建议对母婴休息室(区)进行消毒。五、加强日常健康防护工作 1.在所有楼宇、商场入口处要提醒人员,必要时佩戴口罩(参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公众佩戴口罩指引

6、)。并在醒目位置张贴健康提示,并利用各种显示屏宣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和冬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 2.可增设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用于投放使用过的口罩,并注意及时清理。 3.应准备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体温计、碘伏等卫生防护用品,提供给身体不适的人员使用,并协助其就医。六、日常清洁和预防性消毒措施 以通风换气和保持清洁为主,同时对接触较多的公共物品和部位进行预防性消毒,必要时对地面、墙壁等进行预防性消毒。1.地面、墙壁 地面或墙壁有污染时,可用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1000mg/L含氯消毒液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49份水)擦拭消

7、毒。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 2.门把手、存包箱柜按钮、水龙头等物体表面 配制浓度为500mg/L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3.卫生间 公共卫生间应增加巡查频次,视情况增加消毒次数。 卫生间便池及周边可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24份水)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卫生间内的表面以消毒手经常接触的表面为主,如门把手、水龙头等,可用有效氯为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

8、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4.拖布和抹布等清洁工具 清洁工具应专区专用、专物专用,避免交叉污染。使用后以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存放。 5.食饮具 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30分钟;也可用250mg/L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199份水)浸泡,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6.注意事项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针对不同消毒对象,应按照上述使用浓度、作用时间和消毒方法进行消毒,以确保消毒效果。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应

9、佩戴口罩和手套等,为防止喷溅也可佩戴防护眼镜,同时消毒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注意消毒后用清水擦拭,防止对消毒物品造成损坏。所使用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剂须现配现用。2.空调通风系统运行防控指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疾病,根椐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制定本指引。本指引适用于各类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一、在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前,应了解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类别、供风范围、新风的取风口等情况。二、疫情流行期间,只有满足下列要求之一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方可使用: (一)全空气方式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关闭回风系统采用全新风运行,并在每天空调启用前或关停后多运行1小时; (二)空气-水方式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10、,须确保各房间独立通风; (三)已装有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去除颗粒物、气态污染物和微生物)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行中应严格遵循产品使用说明操作,保障运行效果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三、在疫情流行期间,应每周对运行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过滤器、风口、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四、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时,应采取下列防控措施: (一)立即关停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活动区域对应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二)立即对上述区域内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强制清洗消毒。五、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其他注意事项还包括: (一)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确保建筑内

11、所有房间空气流通和有足够新鲜空气供应。 (二)在疫情流行期间,情况许可应优先打开窗户采用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 (三)含氯消毒剂对金属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对需要消毒的金属部件建议优先选择季铵盐类消毒剂。六、消毒方法 (一)过滤器: 应先清洗,后消毒。可采用季铵盐类消毒剂或5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消毒。 (二)风口、空气处理机组 应先清洗,后消毒。可采用化学消毒剂擦拭消毒,金属部件首选季铵盐类消毒剂,按说明书中规定用于表面消毒时的浓度进行消毒。非金属部件首选500mg/L含氯消毒剂或0.2%的过氧乙酸消毒剂。 (三)表冷器、加热(湿)器 应先清洗,

12、后消毒。可采用季铵盐类消毒剂喷雾或擦拭消毒,按说明书中规定用于表面消毒时的浓度进行消毒。 (四)冷凝水盘 应先清洗,后消毒。可采用季铵盐类消毒剂喷雾或擦拭消毒,按说明书中规定用于表面消毒时的浓度进行消毒。(五)风管 应先清洗,后消毒。可采用化学消毒剂喷雾消毒,金属管壁首选季铵盐类消毒剂,按说明书中规定用于表面消毒时的浓度进行消毒。非金属管壁首选500mg/L含氯消毒剂或0.2%的过氧乙酸消毒剂。附录: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13)2、北京市人民政府令(224号),北京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3、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485-2011),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

13、理规范。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394-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396-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3.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引本指引适用于被疾控机构判定的密切接触者。来自或经停湖北的人员可参照执行。一、密切接触者 1.要依法服从隔离医学观察措施。接受社区医务人员对居住环境的评估(见附件1)。如果居住环境不能满足居家医学观察,应服从社区医务人员安排,前往集中观察点进行观察。 2.居家隔离期间,密切接触者应单独居住在通风良好的房间里,使用专用餐饮具,有条件时使用专用厕所。密切接触者应尽量减少与家

14、人接触。拒绝一切探访。 3.密切接触者单独居住,可不戴口罩;在进入和家庭成员共用的空间时应佩戴医用口罩。口罩被分泌物弄湿或弄脏时,应立即更换。 4.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口罩或手肘遮住口鼻。 5.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至少上、下午各1次,每次通风时间30分钟以上,可选择阳光充足的时段进行,保持房间空气清新,同时注意保暖。确保共用空间(厨房、浴室等)通风良好。 6.每日至少进行一次房间湿式清扫,以保持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消毒方法见附件2。 7.如果密切接触者为哺乳期母亲,佩戴口罩和做好手卫生的条件下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婴儿。 8.观察期间不得外出,如果

15、有疾病等特殊情况必须外出的,须经社区医务人员批准后方可离开。 9.每日至少早晚各测体温一次,密切关注自身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或其他相关症状。 10.一旦出现任何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干咳、咳痰、鼻塞、流涕、咽痛、头痛、乏力、肌肉酸痛、关节酸痛、气促、呼吸困难、胸闷、结膜充血、恶心、 呕吐、腹泻和腹疼等),要立即联系社区医务人员,说明自身健康状况,并按社区医务人员的要求就诊。二、密切接触者家庭成员 1.其他家庭成员避免进入密切接触者房间,必须进入时应佩戴口罩。尽量减少与密切接触者及其用品接触,如避免共用牙刷、餐具、饭菜、饮料、毛巾、浴巾、床单等。接触可能污染的表面、与密切接触者接触后,可用含酒精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也可用0.5%碘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