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儿童敏感时期》的读书心得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1463790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捕捉儿童敏感时期》的读书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捕捉儿童敏感时期》的读书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捕捉儿童敏感时期》的读书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捕捉儿童敏感时期》的读书心得(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捕捉儿童敏感时期的读书心得俗话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母亲。今天我们要谈谈同一个中国,同一个童年。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大多数是大同小异的。被规矩束缚的自由天性、被教科书埋没的探索好奇心、被父母式权威震慑的率性真情你一定很熟悉这个场景。因为这就是我们被忽视的童年。童年,从0岁到12岁。被父母定义为“无知”,因为我们幼小的身体和少量的词汇。中国父母是“家长”,不是朋友。今天我真诚地向大家推荐捕捉儿童敏感时期这本书。本书以蒙台梭利的教育哲学为基础,可视为婴儿心理学的入门读物。根据捕捉一书的理论,一个人的个性、对世界的认知是在6岁之前建立的。一旦父母不能帮助他们的孩子度过6岁之前的敏感时期,在6-12岁之

2、前就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复发。如果不到12岁,那么这些“敏感”就会成为一个孩子的性格,伴随其一生。本书以各年龄段宝宝敏感期表现的真实案例形式逐一呈现。每个故事都简短生动。为什么一个孩子喜欢和他的朋友交换玩具?他们真的相爱了吗?这个孩子最近进入叛逆期了吗?在书中都可以一一解决。令人惊讶的是,在这本书中,我也发现了很多我们成年人存在各种问题强迫症,对秩序的高要求,失恋时的挫折,对完美的苛求其实,当他们年轻的时候,那些敏感的时期并没有抚平留下的痕迹。那些被摒弃的“矫情”和“作”恰恰是因为那些“宝宝”不会直接表达他们的内心需求。而让你不解的“龟毛原则”,只是身边人还没渡过的“敏感期”罢了。最后一句话:儿童的成长不是在父母的“认为”中。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孩子与父母、家庭与世界不断认知和熟悉的过程,是孩子自发的探索。尊重他们的“敏感期”,理解他们每一次的细微诉求,帮助他们更好、更全面、更自由地理解世界。因为童年错过了,补救不回来!精选办公范文大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