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物理牛顿定律应用专题8巧用正交分解法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457091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9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中物理牛顿定律应用专题8巧用正交分解法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高中物理牛顿定律应用专题8巧用正交分解法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高中物理牛顿定律应用专题8巧用正交分解法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高中物理牛顿定律应用专题8巧用正交分解法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高中物理牛顿定律应用专题8巧用正交分解法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高中物理牛顿定律应用专题8巧用正交分解法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中物理牛顿定律应用专题8巧用正交分解法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巧用正交分解法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巧用正交分解法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 一 考点突破一 考点突破 知识点知识点 考纲要求考纲要求 题型题型 分值分值 牛顿运动定 律的应用 会用正交分解法解决平衡问题 选择题 解答题 4 6 分 二 重难点提示二 重难点提示 受力分析和相互垂直方向的选定 多个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 常采用正交分解法解决 可将各力分别分解到 x 轴 上和 y 轴上 运用两坐标轴上的合力等于零的条件 即0 x F 0 y F 求解 值得 注意的是 对 x y 的方向进行选择时 要尽可能使落在 x y 轴上的力多 且被分解的力尽 可能是已知力 不宜分解待求力 正交分解法处理问题时

2、常见的两种题型如下 三个力中 有两个力 互相垂直 第三个力 角度 方向 已知 正交分解 三个力互相不垂直 但夹角 方向 已知 解决的办法是采用正交分解法 将三个不同方向的力分解到两个互相 垂直的方向上 再利用平衡条件求解 2 例题例题 1 1 在机械设计中经常用到下面的力学原理 如图所示 只要使连杆 AB 与滑块 m 所在平面间的夹角 大于某个值 那么 无论连杆 AB 对滑块施加多大的作用力 都不可能 使之滑动 且连杆 AB 对滑块施加的作用力越大 滑块就越稳定 工程力学上称之为 自锁 现象 为使滑块能 自锁 应满足什么条件 设滑块与所在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思路分析 思路分析 滑块 m 的受

3、力分析如图所示 将力 F 分别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分解 则 在竖直方向上sin N FmgF 在水平方向上cos fN FFF 由以上两式得 cossinFmgF 因为力 F 可以很大 所以上式可以写成cossinFF 故 应满足的条件为cotarc 答案 答案 cotarc 例题例题 2 2 所受重力G1 8 N 的砝码悬挂在绳PA和PB的结点上 PA偏离竖直方向 37 角 PB在水平方向 且连在所受重力为G2 100 N 的木块上 木块静止于倾角为 37 的斜 面上 如图所示 试求 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和木块所受斜面的弹力大小 思路分析 思路分析 对P点进行受力分析 如图甲所示 3 由

4、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列方程得 F F1sin 37 G1 F1cos 37 联立解得F G1tan 37 8 4 3 N 6N 对G2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 平行斜面方向上 Fcos G2sin Ff 解得摩擦力Ff 6 0 8 N 100 0 6 N 64 8 N 垂直斜面方向上 Fsin FN G2cos 解得弹力FN 100 0 8 N 6 0 6 N 76 4 N 答案 答案 64 8 N 76 4 N 技巧技巧点拨点拨 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 APB是同一根绳子 拉力应该处处相等 对于这种题 目中没有明确给出 活结 还是 死结 的情况 只要我们稍微加以判断 就能得出结论 例如 我们假设这里

5、的P点是 活结 那么PB段绳子的拉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要等于PA 段绳子的拉力 即FPA FPBcos 37 前面已经假设FPA FPB 所以 假设是错误的 这里其 实是一个 死结 综合拓展 综合拓展 共点力平衡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的处理方法 1 临界问题 当某物理量变化时 会引起其他几个物理量的变化 从而使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 恰好 出现 或 恰好不出现 在问题的描述中常用 刚好 刚能 恰好 等语言叙述 常见的临界状态有 1 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的临界条件是相互作用力为 0 主要体现为两物体间的 弹力为 0 2 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为绳中张力达到最大值 绳子绷紧与松弛的临界条件为 绳中张力为

6、0 4 3 存在摩擦力作用的两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或相对静止的临界条件为静摩擦力达到 最大 研究的基本思维方法 假设推理法 2 极值问题 平衡物体的极值 一般指在力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 一般用图解法或解 析法进行分析 满分训练 满分训练 如图所示 两个完全相同的球 重力大小均为G 两球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都为 且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一根轻绳两端固结在两个球上 在绳 的中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 当绳被拉直后 两段绳间的夹角为 求当F至少为多 大时 两球将会发生滑动 思路分析思路分析 两球发生滑动的临界状态是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的状态 即绳上拉力的 水平分量等于小球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时 解 对结点O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 由平衡条件得 12 2cos 2 F FF 对任一球 如右球 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 球发生滑动的临界条件是 F2sin 2 FN 又 2cos 2 N FFG 联立解得 2 tan 2 G F 答案 答案 2 tan 2 G 技巧点拨 共点力平衡问题中的解题技巧技巧点拨 共点力平衡问题中的解题技巧 1 物体受三个力平衡时 利用力的分解法或合成法比较简单 5 2 解平衡问题建立坐标系时 应使尽可能多的力与坐标轴重合 需要分解的力尽可 能少 物体受四个以上的力作用时一般要采用正交分解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