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四年级语文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1455799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学期四年级语文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上学期四年级语文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上学期四年级语文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上学期四年级语文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学期四年级语文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学期四年级语文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学期四年级语文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从事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同时兼任学校新闻报道的任务。在忙碌而充实的过程中走过了一个学期,本学期的各项工作即将画上句号。为了能从本学期的工作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也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特做一个回顾总结:一、教学计划精心制订。开学前根据课标的要求,新教材的编写特点,结合本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全面系统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按照学校的统一时间安排,合理设定了教学进度;根据本册教材的训练重点,规定了总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形成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从内容提要中体会思想,分清文章主次。会听、会说、会写、会阅读。对不同的课文明确了重难

2、点。教学计划使整个学期的语文教学在预定的安排下,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二、教学方法认真选择。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程度,安排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长城一课就采用了看图与学文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长城的雄伟壮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就用情感引读法,激发学生不同的情感,让他们感悟、想象、思索,达到教学目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就用朗读为主,体会文章的内容,自学完成教学目标。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用最简单、最恰当的方法完成教学目标。三、学习习惯逐步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教学的实施,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

3、终生的发展。重点培养的学习习惯包括以下几方面: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每天放学时都为学习布置具体预习任务,并适时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新课授完,必要求复习。用小组长检查,教师抽捡的方法进行督促。通过一段时间,学生知道该如何预习了,也能自觉复习啦。2、正确的上课方法。“该说时就说,该听时就听,该写时就写”,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学会听课,学会做笔记。3、写工整字,做规范作业。强调文字书写的重要性,并适时进行写字训练与指导。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使学生的字越来越漂亮,作业越来越规范、美观。四、语文能力重点突破。针对学生语文基础差、能力弱等特点采取一定的措施:如汉语拼音:利用早读,教学生字时等一切可得用的一

4、切时间,进行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字词记忆:从开学起,坚持对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进行读写、听写。课文朗读:课堂上用了大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与指导。并多次组织朗读课文、诗词的比赛。阅读:从平时上课到考试,刻意让学生进行阅读的训练,多思考,多解决问题,提高阅读水平。为进一步攻破这一难点,也为了增加课外阅读量,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专门进行阅读训练。五、知识积累功在平时。让每位学生都有一本摘抄本,将所学课文,课外阅读中看到的优美词句,喜欢的古诗词,名言警句等进行摘抄记录。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此外,鼓励学生每天背诵必背古诗70首等古诗、古文,提高学生对古文化的感悟能力,并进行记忆积累。六、辅导学生认真

5、及时。对于班级中有问题的学生总是给予及时的帮助,如学生不写作业、不遵守纪律及时地找到他们,或通过校讯通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帮助孩子克服缺点。七、学校工作尽职尽责。本人除了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外,还兼任学校的新闻报道工作。由于学校的工作琐事太多,所以学校的新闻稿件基本上是利用下班时间来完成的。本学期共有34篇新闻报道在铜陵日报铜陵人民广播电台铜官山教育网等媒体上发表。此外,又担任学校校报的xx工作,更是利用了许多休息时间来完成的。无论干什么工作,总是尽力而为,努力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八、存在问题有待提高。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学期的语文教学等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开学前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有所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有所增加。但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没有能全面,多层次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学生作文水平整体偏低,指导训练力度有等加强。今后在教学中还应从多方面去激发学生兴趣;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应加强培养。本人还应多花时间寻求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