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零件的失效与选材讲义课件(ppt 77页)

上传人:r**** 文档编号:121447590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零件的失效与选材讲义课件(ppt 7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机械零件的失效与选材讲义课件(ppt 7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机械零件的失效与选材讲义课件(ppt 7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机械零件的失效与选材讲义课件(ppt 7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机械零件的失效与选材讲义课件(ppt 7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零件的失效与选材讲义课件(ppt 7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零件的失效与选材讲义课件(ppt 77页)(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机械零件的失效与选材 13 1机械零件的失效分析13 2选材原则13 3典型零件的选材与工艺 第一节机械零件的失效分析 失效零件由于种种原因 导致其尺寸 形状 或材料的组织与性能发生变化而失去其原设计的的功能 一 失效形式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变形失效 断裂失效 表面损伤失效等 1 变形失效 1 弹性变形失效不恰当的弹性变形量导致失效 防止弹性畸变的主要措施 增加零件截面 采用弹性模量高的材料 防止超载 2 塑性变形失效外加应力超过零件材料的屈服极限时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 永久变形 防止零件塑性变形失效的措施 采用屈服强度高的材料 进行合理的热处理 防止超载 2 断裂失效机械零件因断裂而产生的

2、失效 1 韧性断裂失效断裂前有明显的塑性变形 宏观变形方式为颈缩 典型断口呈韧窝状 韧窝是由于空洞的形成 长大并连接而导致韧性断裂产生的 2 脆性断裂失效断裂前无塑性变形 疲劳断裂 应力腐蚀断裂 腐蚀疲劳断裂和蠕变断裂等均属于脆性断裂 疲劳断裂在交变应力作用下 虽然零件所承受的应力低于材料的屈服点 但经过较长时间的工作而产生裂纹导致发生断裂 称金属的疲劳断裂 低应力脆性断裂失效石油化工容器 锅炉等一些大型锻件或焊接件 在工作应力远远低于材料的屈服应力作用下 由于材料自身固有的裂纹扩展导致的无明显塑性变形的突然断裂 称为低应力脆性断裂 低应力脆性断裂按其断口的形貌可分为解理断裂和沿晶断裂 解理断

3、口 沿晶断口 3 表面损失失效由于磨损 疲劳 腐蚀等原因 使零部件表面失去正常工作所必须的形状 尺寸和表面粗糙度造成的失效 称为表面损伤失效 磨损 wear 失效任何两个相互接触的零部件发生相对运动时 其表面会发生磨损 造成零部件尺寸变化 精度降低而不能继续工作 这种现象称为磨损失效 腐蚀 corrosion 失效由于化学或电化学腐蚀而造成零部件尺寸和性能的改变而导致的失效称为腐蚀失效 表面疲劳失效表面疲劳失效是指两个相互接触的零部件相对运动时 在交变接触应力作用下 零部件表面层材料发生疲劳而脱落所造成的失效 失效统计 断裂仅占5 腐蚀 磨损 疲劳破坏占74 零件失效的实例 常见零件的工作条件

4、和失效形式 二 失效原因造成零部件失效的原因很多 主要有设计 选材 加工 装配使用等因素 1 设计不合理2 选材错误3 加工工艺不当4 装配使用不当 高温蠕变 零件失效 加工 设计 计算错误 热处理缺陷 焊接缺陷 结构外形不合理 工作条件估计错误 冷加工缺陷 铸锻造缺陷 安装使用维护环境 材料 材质低劣 选材不当 操作失误 过载使用维护不良 安装不良 腐蚀 低温脆性 现场调查 失效特征 服役条件 失效部位取样分析 查阅相关原始资料 原始资料的正确性 制造过程的执行情况 冷热加工质量 材料成分 综合分析 解决方案 正在使用和库存件的解决方案 新生产件的解决方案 台架试验 使用考验 三 失效分析的

5、一般程序 第二节机械零件的选材原则 选材的基本原则1 使用性能原则材料的使用性能应满足使用要求 使用性能指零件在使用状态下材料应该具有的机械性能 物理性能 化学性能 2 工艺性能原则材料的工艺性能应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3 经济性原则满足使用性能要求的前提下 采用便宜的材料 把总成本降至最低 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 使用性能选材原则 分析零件的工作条件 确定其使用性能 受力情况 如载荷性质 静载 动载 交变载荷 形式 拉压 弯曲 扭转 剪切 分布 均匀分布 集中分布 与大小 应力状态 工作环境 如温度 常温 高温 低温或变温 介质 有无腐蚀介质 润滑剂 其它要求 如导热性 密度与磁性等 在全面分

6、析工作条件的基础上确定零件的使用性能 如交变载荷下要求疲劳性能 冲击载荷下工作要求韧性 酸碱等腐蚀介质中工作则要求耐蚀性等 力学性能指标的综合作用一般情况下 在提高材料的强度的同时 塑 韧性就要下降 当塑 韧性下降到一定值时 在低应力的作用下材料也易产生微裂纹 从而使得承载能力下降 所以 在对零件进行选材时一定要考虑力学性能指标的综合作用 充分考虑零件力学性能的强韧性配合 为了保证零件的安全 要求零件既具有高强度又具有较高的韧性 一般只是根据下列原则定性的确定 其可靠性往往仍需按实际试验来验证 对于静载荷 结构上存在非尖锐缺口 如结构小孔 键槽 凸肩等 的零件 高的塑性可以降低局部的应力集中

7、防止零件产生微裂纹 所选材料应有一定的塑性和韧性 对于承受小能量多次冲击的零件 以及结构上存在尖锐缺口和内部存在裂纹的零件 强度 疲劳强度 断裂韧度 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对于在低温下工作的零件 常选择韧性较大的材料 对于大多数的零件来说 在保证强度的同时 应合理地确定塑性与韧性 以充分发挥材料的潜能 二 工艺性能选材原则 材料的工艺性能可定义为材料适应各种加工工艺而获得规定的使用性能和外形的能力 因此工艺性能影响了零件的内在性能 外部质量以及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等 材料选择与工艺方法的确定应同步进行 工艺性能也是选材时应考虑的因素 理想情况下 所选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 即技术难度小 工艺简单

8、能量消耗低 材料利用率高 保证甚至提高产品的质量 1 铸造性能凡相图上液 固相线间距越小 越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均具有较好的铸造性能 因此铸铁 铸造铝合金 铸造铜合金的铸造性能优良 在应用最广泛的钢铁材料中 铸铁的铸造性能优于铸钢 在钢的范围 中 低碳钢的铸造性能又优于高碳钢 故高碳钢较少用做铸件 2 压力加工性能包括变形抗力 变形温度范围 产生缺陷的可能性及加热 冷却要求等 一般来说 铸铁不可压力加工 而钢可以压力加工但工艺性能有较大差异 随着钢中碳及合金元素的含量增高 其压力加工性能变差 故高碳钢或高碳高合金钢一般只进行热压力加工 且热加工性能也较差 如高铬钢 高速钢等 变形铝合金和大多数铜

9、合金 像低碳钢一样具有较好的压力加工性能 3 焊接性能钢铁材料的焊接性随其碳和合金元素含量的提高而变差 因此钢比铸铁易于焊接 且低碳钢焊接性能最好 中碳钢次之 高碳钢最差 铝合金 铜合金的焊接性能一般不好 应采用一些高级的焊接方法 如氩弧焊 或特殊措施进行焊接 4 机械加工性能主要指切削加工性和磨削加工性 其中切削加工性最重要 一般来说材料的硬度越高 加工硬化能力越强 切屑不易断排 刀具越易磨损 其切削加工性能就越差 在钢铁材料中 易切削钢 灰铸铁和硬度处于180 230HBS范围的钢具有较好的切削加工性能 而奥氏体不锈钢 高碳高合金钢 高铬钢 高速钢 高锰耐磨钢 的切削加工性能较差 铝 镁合

10、金及部分铜合金具有优良的切削加工性能 5 热处理工艺性能必须首先区分是否可进行热处理强化 如纯铝 纯铜 部分铜合金 单相奥氏体不锈钢一般不可热处理强化 对可热处理强化的材料而言 热处理工艺性能相当的重要 三 经济性合理的选材原则 质优 价廉 寿命高 是保证产品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在选择材料和制定相应的加工工艺时 应考虑选材的经济性原则 所谓经济性选材原则 不仅是指选择价格最便宜的材料 或是生产成本最低的产品 而是指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 综合考虑材料对产品的功能与成本的影响 以达到最佳的技术经济效益 产品成本分析 基本材料的成本 价格 利用率 占总成本的30 70 制造 加工 成本 约占零件成本

11、的30 加工成本 工具与设备费用 每件产品成本 生产批量 四 环保性原则 贯穿材料生产 使用 废弃的全过程1 减少材料使用量 延长零件寿命 材料再利用 重要金属的世界储量 2 能源消耗少 3 环境污染小废气排放少材料回收及降解 一 工程材料的应用概况 金属材料 高分子材料 陶瓷材料及复合材料是目前最主要的四大类工程材料 高分子材料的强度与刚度低 尺寸稳定性较差且易老化 在工程上一般不用于受力较大的 重要的结构零件 但由于其原料丰富 生产能耗较低 为钢的1 10 铝的1 20 密度低 弹性较好且减振 耐磨 故适合于制造受力不大的普通结构件及减振 耐磨或密封零件 如轻载传动齿轮 轴承 紧固件 密封

12、件和轮胎等 第二节典型零部件选材及工艺分析 陶瓷材料硬而脆 加工性能差 也不能用作重要的受力零件 目前主要应用领域是建筑陶瓷和功能材料 陶瓷材料具有高热硬性及化学稳定性 可用作耐热 耐磨 耐蚀的零件 如燃烧器喷嘴 刀具与模具 石油化工容器等 由于陶瓷功能材料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高新技术产品中占据重要地位 故有人认为21世纪是 第二个石器时代 陶瓷作为结构材料 目前尚处开发应用阶段 复合材料克服了高分子材料和陶瓷材料的不足 综合了各种不同材料的优良性能 具有高的比强度 比刚度 抗疲劳 减振 耐磨性能优良等特点 尤其是金属基复合材料 从力学性能角度看 可能是最理想的机械工程材料 但复合材料价

13、格昂贵 除在航天航空 船舶 武器装备等国防工业中的重要结构件上应用外 在一般的民用工业上应用有限 但应注意的是 随着复合材料的生产成本降低 其应用潜力巨大 前景极其广阔 金属材料 尤其是钢铁材料 与其它工程材料相比 在力学性能 工艺性能和生产成本这三者之间保持着最佳的平衡 具有最强的竞争力 故金属材料仍然是机械工程材料的主力军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人类仍然生活在以钢铁材料为主的 铁器时代 以载重汽车用材的重量为例 钢占65 铸铁占20 有色金属占3 非金属材料约占12 在轻型汽车和轿车中 非金属材料的用量虽有所增加 但金属材料仍占主体 二 齿轮类零件选材 应用极广的重要机械零件 其主要作用有传递

14、扭矩 力或能 改变运动速度或方向 不同的齿轮 其工作条件 失效形式和性能要求各有不同 齿轮类零件的性能要求 1 工作条件 传递扭矩 齿根部承受较大的交变弯曲应力 齿面啮合并发生相对滑动与滚动 承受较大的交变接触应力及强烈的摩擦 启动 换档或啮合不良 齿轮承受一定的冲击力 有时有其它特殊条件要求 如耐高 低温要求 耐蚀要求 抗磁性要求等 2 主要失效形式 断裂 包括交变弯曲应力引起的轮齿疲劳断裂和冲击过载导致的崩齿与开裂 齿面损伤 包括交变接触应力引起的表面接触疲劳 麻点剥落 和强烈摩擦导致的齿面过度磨损 其它特殊失效 如腐蚀介质引起的齿面腐蚀现象 3 主要性能要求 高的弯曲疲劳强度 防止轮齿的

15、疲劳断裂 足够高的齿面接触疲劳极限和高的硬度 耐磨性 以防齿面损伤 足够的齿心部强韧性 以防冲击过载断裂 1 锻钢齿轮的主要材料 锻造可改善钢的组织并形成有益的加工流线 力学性能优良 重要用途的齿轮大多采用锻钢制造 主要包括 低碳钢及低碳合金钢20 20Cr 20CrMnTi 18Cr2Ni4WA等 可通过退火或正火来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通过渗碳后淬火 低温回火来保证齿轮的使用性能 具有表面高硬度 56 62HRC 和高耐磨性 高的弯曲疲劳极限和接触疲劳极限 心部具有足够高的强韧性 故适合于制造高速 大冲击的中载和重载齿轮 中碳钢40 45钢可用作低中速 轻中载 小冲击的齿轮 依据具体工作条件不

16、同 可在正火 调质 表面淬火状态下使用 40Cr 40MnB合金钢的综合力学性能优于40 45碳钢 可用做相对重要的齿轮 多在表面淬火状态使用 少数情况也可在调质状态使用 中碳氮化钢40Cr 35CrMo 38CrMoAl钢 经调质处理后再表面渗氮处理 力学性能优良 变形微小 主要用做高精度 高速齿轮 2 铸钢铸钢齿轮的力学性能比锻钢差 较少使用 但对某些尺寸大 500mm 形状复杂的齿轮 采用铸钢较为合理 常用铸钢牌号有ZG270 500 ZG310 570 ZG40Cr等 铸钢齿轮加工后一般也是进行表面淬火 低温回火处理 但对性能要求不高 低速齿轮 也可在调质状态 甚至正火状态下使用 3 铸铁灰铸铁齿轮具有优良的减摩性 减振性 工艺性能好且成本低 其主要缺点是强韧性欠佳 故多用于制作低速 轻载 不受冲击的非重要齿轮 常用牌号有HT200 HT250 HT350等 由于球墨铸铁的强韧性较好 故采用QT600 3 QT500 7代替部分铸钢齿轮的趋势越来越大 铸铁齿轮的热处理方法类似于铸钢齿轮 4 非铁金属在仪器仪表及某些特殊条件下工作的轻载齿轮 由于有耐蚀 无磁 防爆等特殊要求 可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