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理科历史56

上传人:wm****2 文档编号:121436705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理科历史56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二理科历史56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二理科历史56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理科历史5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理科历史5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理科历史第五单元 从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二、理解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1、时间: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意义: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三、了解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意义1、时间: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正式宣告成立。2、性质: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3、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

2、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第2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主要经过(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一、了解二月革命的结果1、二月革命时间:1917.3 革命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罗曼诺夫王朝) 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实权)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了解“四月提纲”和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四月提纲” 时间:1917.4 提出:列宁 内容: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夺取政权的方式:争取以和

3、平方式(2)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二、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1、人类历史: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2、世界意义:打开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一个缺口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3、俄国: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 了解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时间:1949年9月(2)内容: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以工人阶级领导的

4、、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还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4)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二、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经结束。三、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初步建立:1949年9月的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1954年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履

5、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职能2、新阶段: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这一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3、进一步完善: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 “十六字”方针,使得这一制度进一步完善。四、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了解1982年宪法修订的情况 1、创立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会议内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五四宪法)

6、宪法的核心内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3、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背景:文革十年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1)内容: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有超越于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加强对公民财产权和人身权的保障;增加了公民的国家赔偿请求权。2)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渐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五、理解(“了解”“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民族平等

7、、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1949年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54年宪法也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2、五大自治区: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最早) 新疆、广西、宁夏、西藏(1965)3、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对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产生了深远影响。第3

8、课 祖国统一大业一、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告台湾同胞书1、“一国两制”构想形成的过程,(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首倡三通。(2)1981年,叶剑英发表谈话,提出对台方针政策;(3)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所谓“两制”,就是两种社会制度(大陆: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2、 意义: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完成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注: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 了解九二共识以及海基会和海协会的交流情况 1、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的真正停火。 2、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3、1990年,台湾成立海基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协会,两岸分别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4、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5、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大陆。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主张台海和平稳定。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