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读后感范文精选】 伯牙绝弦的意思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1436696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伯牙绝弦》读后感范文精选】 伯牙绝弦的意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伯牙绝弦》读后感范文精选】 伯牙绝弦的意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伯牙绝弦》读后感范文精选】 伯牙绝弦的意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伯牙绝弦》读后感范文精选】 伯牙绝弦的意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伯牙绝弦》读后感范文精选】 伯牙绝弦的意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伯牙绝弦》读后感范文精选】 伯牙绝弦的意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伯牙绝弦读后感范文精选】 伯牙绝弦的意思读后感网权威发布伯牙绝弦读后感范文精选,更多伯牙绝弦读后感范文精选相关信息请访问读后感网。【导语】以下是大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伯牙绝弦读后感范文精选,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篇一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钟子期就成了俞伯牙的一个知音。钟子期去世了以后,俞伯牙以为世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就摔坏了琴,折断了弦,终身不再弹琴了。 我很了解他的这种心情,因为我也想找到我自己的知音,我的手风琴已经练到八级了,可是还是没有遇到我的知音,我好伤心呀。 俞伯牙学琴时还有一个小故事呢,这个故事是这样讲得:俞伯牙和他的师傅学琴,可是他弹得

2、音准了,却没有感情。他的师傅就把他带到一座岛上,让他感受大自然。十几天后他的师傅来接他,他不但弹得有感情了还做出了高山流水这首曲子。后人就用“高山流水”这首曲子来比喻知音难觅了。 读了这篇文章我读懂了干什么都要重情重义,还懂了知音难觅寻找知音真困难呀!篇二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主要内容: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听辨琴声。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

3、到宽广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心得感受:我感到非常的惋惜,伯牙只因为失去了知音,就放弃了他的艺术生涯,失去信心,从此精神一蹶不振,决不弹琴。我觉得他应该继续弹亲继续寻找知音,虽然这样,但是他的精神是可贵的,他是一个对朋友诚心诚意的人。篇三 我们几天前学习了感动伯牙绝弦这篇文章,开始我对这篇文言文并没有任何感觉,可是当我在明白这篇文章的意思,并反复读过后,我对这篇文章有了浓厚的感想。 文中的第一句“伯牙鼓

4、琴,钟子期善听。”这一句开始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作用,可是当我仔细思考后,我觉得这一句不可不有。这句话不仅写了事情的原因,而且交待了本件事情的人物及他们的特长。 我迫不急待想知道这二人是怎么“善”鼓琴和“善”听的,所以继续往下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在读过老师提供的资料后,我知道了钟子期居然只是一句名山野村夫,只不过喜好听别人奏乐而已,可是却能听懂边,连音乐家都难以真正理解的高山流水。 这说明了钟子期一定也是音乐奇才,也说明音乐这种奇妙的东西是人与人心灵的桥梁。 我的目光继续贪婪地在文字间穿行,读到了最后一句“子期死,伯

5、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时,我感动得差点落下眼泪。因为他有多种选择:他可以用他的第二生命鼓琴,来祭奠他的知音,为钟子期创作出许多传世佳作;也可以再次踏上寻找第二个知音的路。 可是,他偏偏选择了最痛苦的一种:那就是在失去知音后,用自己的第二生命来悼念这位难得的知音。或许这么做是由于极大的痛苦,只有用摔琴来发泄,用不弹琴来忘却。 伯牙绝弦让我又一次懂得了友情无价,知音难遇。我小小的心中充满了感动与对未来的期待 这多半是课堂之上的成就。结尾是课下续写完成的,但从情感上来看,我没有感觉到生硬与牵强,秋天的心中满是对钟子期和俞伯牙的感动与崇拜。这样的语文学习,对于他,这不只是学习一篇文言文,更是一次美丽的人生际遇,他在把自己当作文中的一个人物,他觉得事情的结局还有N个选择,但是伯牙的选择仍然是最具有震撼力的。语文之于一个孩子的成长,真的是功德无量的呀!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