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是拼组》反思

上传人:wm****2 文档编号:121424934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形是拼组》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图形是拼组》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形是拼组》反思(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一、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纵观整个过程,对此道习题的解决历届学生之所以最初都表现出很大的困难,与教者的屡次提前“误导、干扰”逃脱不了干系!教学时总强调“先连线、发现规律,再根据规律画线”,而这些所谓“脚手架”本身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就是“陌生的”的知识,无形之中将简单的思考复杂化了,钻入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怪圈”:编者的建议就是最好的!导致前两次教学引导都没有跳出“先让学生把所缺的长方形补齐”这一指导思想,而教学事实证明这样的教法根本就不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无形之中加大了执教者教学的难度、甚至是由执教者人为地设置了学生学习的障碍,难怪教学效率低下甚至于无效!毕竟一年级学生的

2、认知都还停留在很表层的状态,让小小年龄的他们就进行这么复杂的思考:先观察隔行的图形形状的规律,再根据规律画出隔行的所缺的图形,就是二年级甚至是三年级的学生也不一定能轻松地地用此类方法解决问题。也无怪乎成了执教者一个人的“独角戏”,教学一而再再而三地受阻也就不足为奇了。难能可贵的是教者并没有停止思考的脚步,而是想法设法地关注了学生的学,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于是便有了后来一系列的思索过程,直到探索出的“由数到计算”的方法,使人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教者之所以最后能追求到预期的效果,主要是打破了常规,换个角度思考没有重复的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还充分考虑到了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现状,毕竟他们已经熟练掌握了数数的方法、简单的10以内的减法计算,用学生熟知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学生自然觉得轻松、自然,教学效果也是一目了然!二、教师研究首先要从“小处”入手加拿大著名学者迈克尔富兰说过,“问题是我们的朋友,因为我们只有深入到问题之中,才能够提出创造性的解决办法。问题是通向更加深入的变革和达到更为满意的途径。”而问题是研究之源。本文中教者研究的起点显然也是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值得肯定的是教者发现问题后,并没有忽略它,而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问题作出判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采取有效的措施将问题予以解决。这样的从“小处”入手的研究不失为一种好的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