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中学高一历史限时

上传人:wm****2 文档编号:121424525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南中学高一历史限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东南中学高一历史限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东南中学高一历史限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东南中学高一历史限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东南中学高一历史限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南中学高一历史限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南中学高一历史限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南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限时作业二高一 历史考试时间:30分钟 分值:50分 命题人:王忠裕第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20题,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1.五四运动中,上海一家商店挂出这样一幅对联:“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起;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援诸君努力而行。”这幅对联中没有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A.五四运动的范围扩大 B.商人爱国之情和对学生的支持 C.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 D.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2.下列表述符合右图所示重大军事行动是A长江以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 B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阶段C人民解放军开始发动三大战役D拉开渡江作战

2、解放南京的序幕31921年中共的诞生证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在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历程中,党逐步走向成熟。中共历史上的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都 A及时作出了挽救党和革命的决定 B为长征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C推动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促成了团结抗日局面的实现42010年2月11日,南京获得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承办权。为迎接青奥会,某高级中学拟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下列“图说”中正确的是南京条约天朝田亩制度日本在南京递交投降书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B1853年,太平天国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C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取

3、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的首次完全胜利D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北洋军阀政府覆灭5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从“过去”到“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是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6.从下列表格中,你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局部)年代阵亡人数193712513019382492131941144951194287719A正面战场始终抗击侵华日军主力 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C国民党是领导抗战的核心力量 D国民党军队对抗战有重大贡献7马克思在评价19

4、世纪晚期某一历史事件说:“掌握政权的第一个条件是改造传统的国家工作机器,把它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消灭掉它(所建立的政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他所评价的是A三大工人运动 B巴黎公社 C二月革命 D十月革命8、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不可动摇的基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我们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当时实现和平统一的有利条件是A.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 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C.中美建交后,美国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 D.实现了三通,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9、围绕以下

5、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外交大事记1981年底,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动,并开始缴纳有关摊款。1986年,中国政府应邀派人前往中东实地考察了“停战监督组织”。 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和特委会成员。1990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积极参加在联合国维和行动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丙: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丁: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A甲、丙、丁 B乙、丙 C甲、乙、丁 D丙、丁10、下图反映了现代中国外交经历的变化是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200

6、0年联合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脑会晤A从双边外交到多边外交 B从和平外交到结盟外交C从政治外交到经济外交 D从屈辱外交到独立外交11.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中国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万隆会议圆满成功的影响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2、图片是“看得见”的历史。图1和图2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图1: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图2:上海合作组织成立A睦邻友好 B战略结盟 C另起炉灶 D求同存异13.“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直接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

7、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不发达14.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属于宋朝“创新”表现的是发明了灌钢法 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度 制瓷技术大放光彩,出现了五大名窑 A. B. C. D.15.观察下列图表,18951913年我国出现这种经济状况的历史背景主要是 A.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B.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放松 C.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空前提高 D.民众自发的抵制日货运动16.某校高二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三位江

8、苏近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是张 謇 荣宗敬 荣德生 他们积极创办近代民族企业 他们的企业以轻工业为主 他们创办的企业在一战期间得到迅速发展 他们推动了近代江苏经济的发展A. B. C. D. 17.“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钢产量)赶上英国不发愁”。与这首民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三大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十年“文革”18.对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演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对联,反映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历史现象的是 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深翻土地亩产万斤粮,土法上马日产千吨

9、钢 C.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 D.港澳回归扬眉吐气,申奥成功万众欢呼19.美国时代周刊每年都会将它评选的世界风云人物放在它的封面上,右图是1985年的封面人物,英文标题为“远离马克思”, 该杂志以此为题可能主要是关注中国的A.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C.政治体制改革 D.“一国两制”构想20.1978年我国在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收入总额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政府定价的比重分别占到92%、100%和97%。2005年,这些比重分别为12%、59%和27%。有人认为这一变化与1992年改革开放的新举措有关。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当年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

10、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C.提出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确立了浦东开发的战略部署第卷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末清初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清世宗(雍正)实录 请回答:(1)材料一中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经济政策

11、?这一政策的基本含义是什么?(4分)(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并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4分)(3)清政府何时改变了这一经济政策?对我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2分)东南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限时作业二高一历史答题卷第卷二、非选择题(共10分)21 (1)(2) (3)东南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限时作业二高一 历史答案一、选择题1-5 DBACB 6-10 DBCDA 11-15DDADA16-20 DCCAC二、非选择题21 (1) 时期及政策:(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2分) 基本含义:强调要发展农桑、重视耕织,并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2分)(2)各自观点:黄宗羲:农工商皆本;雍正:重农抑商。(2分)评价:黄宗羲的观点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雍正帝的观点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落后的。(2分)(3)改变时间: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被迫改变“重农抑商”的传统经济政策。(1分)(学生答出甲午战争以后即可)重要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1分)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