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后练习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8483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424504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后练习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848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后练习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848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后练习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848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后练习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848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后练习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848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第 2626 课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1 新式学堂的兴办 使在中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逐渐走到了尽头 科举制度 被废除的时间是 A 1860 年 B 1894 年 C 1898 年 D 1905 年 2 在晚清像李鸿章 袁世凯那样的重臣均非科举出身 另一方面像张謇中了状元也不做 官 而是经商办实业 这反映了当时 A 科举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 不能培养实用人才 B 清政府大力发展实业 C 清朝已经废除了科举制度 D 帝国主义操纵科举制度 3 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是 A 京师大学堂 B 水师学堂 C 百草学堂 D 京师同文馆 4 近代以来 为

2、挽救民族危亡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声疾呼变法自强 掀起维新变法运 动 在这次戊戌维新运动中诞生的最高学府是 A 商务印书馆 B 京师大学堂 C 京师同文馆 D 福州船政学堂 5 当下出国流学成了一种新的时尚 那么中国近代最早派遣留学生是在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6 在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同一年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 它是 A 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 B 京师大学堂创办 C 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D 定国是诏 颁布 7 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A 申报 B 大公报 C 新闻报 D 新青年 8 右图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的标志 该出版机构创办于 A 洋务

3、运动时期 B 维新变法运动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新文化运动时期 2 9 近代以来 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 使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假如你是一位已经 接受新事物 辛亥革命后生活在上海的政府官员 你不可能 A 坐轮船或火车出差 B 向上司行跪拜礼 称 老爷 C 发电报问候亲人 与朋友照相 D 在报纸上看新闻 休闲时看电影 10 抗日战争期间 借助一个寓言故事表达中华民族团结一心 坚韧不拔 打败日本侵略者 的坚定信念的画作和作者是 A 愚公移山 徐悲鸿 B 奔马图 徐悲鸿 C 黄河大河唱 冼星海 D 屈原 郭沫若 11 你们可以改了 从真心改起 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 活在世上 这是中国

4、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 中的一句话 其作者是 A 陈独秀 B 鲁迅 C 李大钊 D 聂耳 12 起来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进 每当 我们学校星期一升国旗 唱起这首催人奋进的歌曲时 我们都会联想到一位著名的音乐 家 他是 A 冼星海 B 聂耳 C 欧仁 鲍狄埃 D 贝多芬 13 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定军山 是一部 A 京剧艺术纪录片 B 川剧艺术纪录片 C 战争故事片 D 爱情故事片 14 抗日战争期间 一批振奋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广为流传 下列作品不属于此范围的是 A 愚公移山 B 义勇军进行曲 C 黄河大合唱 D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15 20

5、世纪三四十年代 义勇军进行曲 黄河大合唱 广为传唱 它们反映的时代心声 是 A 自强求富 B 民主科学 C 和平建国 D 抗日救亡 二 材料题二 材料题 16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3 材料一 变法之本 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 梁启超 变法通议 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1905 年 9 月 2 日 清廷正式颁发上谕废除科举 同年清廷下令设立学部 在全国 遍设新式学堂 制定 重订各级学堂章程 统一规定全国各地学堂的学制 学堂兼学中 学与西学 同时选派留学生出国和鼓励自费出洋 学成归国 经考核均授予功名 王宪明蔡乐苏 中国近现代史述要 材料三 1912 年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任用蔡元培为教育总长 蔡元培提出用国民教 育 实利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 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取代前清学部提出的忠君 尊 孔 尚公 尚武 尚实的教育方针 推行养成共和国国民健全人格的教育方针 白寿彝 中国通史 近代后编 下 1 材料一中梁启超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 列举 百日维新 中关于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 措施 2 根据材料二 概括晚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 3 阅读材料三 简要分析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措施以及教育方针的进步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