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实验引起的思考

上传人:wm****2 文档编号:121424177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个实验引起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两个实验引起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两个实验引起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个实验引起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个实验引起的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个实验引发的思考李传庆 如皋市搬经中学化学组 226561一般认为,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实际上是水合氢离子,下同)相作用生成氢气。但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欠妥,这里想就该问题作一个初步探讨。一两个实验引发的思考1对这样一个实验大家都很熟悉:向硫酸铜(或其它铜盐)的水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这时反应会迅速进行,反应后得到氢气和氢氧化铜,同时得到钠盐。我们知道,在硫酸铜水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铜离子、硫酸根离子、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水分子,它们的浓度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有H2OSO42Cu2HOH。从电极电位来看:Cu22eCu Cu2/Cu = 0.337V2H2eH2 H/H2 = 0

2、考虑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对电极电位的影响,根据奈斯特方程,设c(Cu2)=0.1mol/L;c(H)=0.1mol/L;p(H2)=1010atm,则有: Cu2/Cu= Cu2/Cu lg c(Cu2)= 0.3074V H/H2= H/H2 lg = 0.2368V(说明:实际上c(H)要比c(Cu2)小,生成H2的分压要远大于1010atm,这里是一种极端假设。也就是说 H/H2实际值要比上述数值小。)从上述分析看,如果钠跟水反应的实质是钠跟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相作用的话,那么,钠跟铜盐溶液反应时得到的则应该是铜,而不是氢气。与实验结果相违背。2再看一个实验:取两块大小相同的金属钠,分别投入纯

3、水和1mol/L的NaOH溶液中,发现反应所需的时间非常接近(说明:该反应由于很难准确进行定量测定,故很难给出准确的实验结果,经过反复实验,得到测定值约在11.1左右)。如果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钠跟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相作用,那么,根据质量作用定律,钠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反应要远比投入水中发生的反应慢。事实并非如此。二对两个实验的分析我们知道,在铜盐溶液中,除了Cu2和H能被钠还原外,另外可以被还原的可能性最大的就是水。从电极电位分析:NaeNa Na/Na = 2.7109V2H2O2eH22OH H2O/H2 =0.8277V反应:2Na2H2O 2Na2OHH2 的平衡常数有:lgK=63.6

4、2K=4.181063,说明该反应可以进行得非常完全。而且,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次序也不是完全由电动势决定的。除电动势(热力学因素)以外,决定反应次序的还有动力学因素(反应速率)。对上述反应体系来说,溶液中水的浓度(接近55mol/L)要远远大于Cu2和H的浓度,钠投入溶液中,首先与水接触并反应,反应后生成的OH又进一步与周围溶液中的Cu2和H相作用,使Cu2和H浓度进一步降低(若设此时溶液中与钠接触的局部溶液c(OH)=1106mol/L,则由Ksp Cu(OH)2=5.61020可以求出c(Cu2)=5.6108mol/L;由KW可求出c(H)=1108mol/L),使钠与水接触的机

5、会大大超过了与铜离子和氢离子接触的机会。由此可见,钠与水反应的实质应是钠与水分子直接反应,生成钠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氢气。当然,不完全排除钠与氢离子和铜离子反应的可能性,但这两个反应在这里相对来说实在是太弱了。类似的,由于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分子的浓度与纯水相比没有明显的差距,因此,钠跟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与钠跟水的反应相比,速率上也就不会出现明显的差异。从结构上看,在水分子中,由于氧元素的电负性极大,使OH键中的共用电子对强烈向氧原子偏移,OH键上的氢原子受到的束缚力较小,且带有部分的正电荷,当负极的电极电位远远小于0.8277V时,水也可以获得电子而被还原。综上所述,我认为,钠跟水反应的实质应该

6、是钠跟水分子直接作用,而不是跟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相作用。三由钠与水反应实质想到的若上述结论是正确的,那么在氯碱工业中,阴极(其电极电位远远小于0.8277V)的电极反应式就不能写成2H2eH2,而只能写成2H2O2eH22OH,这样,总反应式也就顺理成章的写成2Cl2H2O2OHH2Cl2。中学教材(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等)中将氯碱工业阴极的电极反应式写成2H2eH2,在书写总反应式时总有些别扭,解释时总有牵强附会的嫌疑。同理,我认为在电解硫酸铜溶液时,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只能写成2H2O4e4HO2,而不能写成4OH4e2H2OO2。以上看法当否,恳请同行不吝赐教,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参考文献:北师大等三校编 无机化学 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字数:1918发表报刊名称:化学教与学期号:2013年第2期刊号:ISSN 10080546 CN321482/G4发表时间:2013年2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