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期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安排

上传人:w****x 文档编号:121423528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春期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安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年春期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安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年春期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安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年春期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安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年春期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安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春期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安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春期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安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春期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1)班共有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高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二、指导思想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 各项

2、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 的儿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三、教材的主要特征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 (2)开放性: (3) 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真实生活

3、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1)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2)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

4、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 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5、。3.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 从而将 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四、教学目标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的教学,引导学生懂得用心体会家人的爱,理性面对问题,主动与家人交流沟通;懂得家庭中的责任分担与民主协商,逐渐形成家庭主人翁意识;了解并理解家风背后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精神,懂得家风对个人成长、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并借助各种形式,宣传优秀的家风。 2.

6、通过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懂得在公共生活中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示良好的形象:认识到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利益,才能共享公共生活。“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主要让学生懂得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才能构建和谐有序的公共生活. “我参与我奉献”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平等相待、文明有礼、服务社区、参与公益是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秉持的价值选择,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学生的社会情感。 3.通过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的教学,整体把握中国近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历程,探究不同阶段不同人物的不同追梦之路,学习先辈们不怕牺牲,敢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方法

7、,增加学生爱国情怀。五、教学措施1.提高四个意识:目标意识,主体意识,情感意识,诊断意识2.做到四个尊重: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3.实现四个转变:由过去的灌输向积极地引导转变;由问题的主考官向积极启发转变;由课堂的主宰者向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合作伙伴、朋友转变;由道德行为的评判者向辅导者转变。4.体现四个互动:师生信息互动;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现实的互动;学习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互动;儿童个体的独立学习与儿童间合作的互动。六、教学进度表章节题目课时备注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61读懂彼此的心22让我们的家更美好23弘扬优秀家风2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64我们的公共生活2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26我参与我奉献2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13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2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29中国有了共产党3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211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212富起来到强起来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