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1395525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8年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8年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8年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8年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泰州市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 文 试 题 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润泽以温”的无私fng献品格,“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shng,白玉无瑕”的清正lin ji 美德。 【答案】奉 尚 廉 洁【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规范常用汉字的能力。解答这道题,要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相应汉字。书写汉字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注意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功能外,还要注意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的写法,对常见的、易写错的多音多义字应重点关注。对于在方框或田字格里书写,要做到妥善布局,结构匀称,笔画到位。本题注意“廉”字的写法。2

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 颜氏家训在中国广为人知,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美誉。B. 再见了!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感谢您!辛勤付出的老师们。C. 以“泰微课”为主题的创新案例,从1600多项申请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全国仅有20个)。D. 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B感叹号应该放在句末。正确的应该是:再见了,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感谢您,辛勤付出的老师们!据此,答案为B。3.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泰州举办老街旅游文化节,各

3、地游客纷至沓来。B. 洪宗礼先生说,没有实践,教材编写便缺了源头活水。C. 诈骗分子推陈出新,利用最新的市场漏洞,想出了新的诈骗手法。D. 朗读者见字如面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类节目如一股股清泉,沁人心脾。【答案】C4.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为者常成,_。 _,不知其可。俱往矣,_,还看今朝。 阡陌交通,_。读唐人诗歌,可见作者心胸气魄。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从“_,_” ,可见王勃旷达的胸怀,他心中的友情已突破时空的阻隔;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从“_,_”可见杜甫博大的胸襟,他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答案】 (1). 行者常至 (2). 人而无信 (3). 数风流人物 (4). 鸡犬相闻

4、(5). 海内存知己 (6). 天涯若比邻 (7).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8).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点晴: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对于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名著阅读5. 阅读西游记片段,完成填空。 那猴道:“你可是东土大王差往西天取经去的?”三藏闻言,满心欢喜,道:“你虽有此善心,又蒙A教诲,愿入沙门,只是我又没斧凿,如何救得你出?”那猴道: “不用斧凿”“此善心”具体指_,A是_(人物),三藏救得那猴出来的方法是_。6.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5、)A. 汤姆、乔和哈克三个小“海盗”在杰克逊岛的清晨生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充满了情趣。B. 水浒传中,高俅被梁山好汉擒捉上山,宋江安排筵会给他压惊,请他促成招安。高俅回京后,立即奏请招安。于是,皇帝派人去梁山泊招抚。C. 看着面对困难依然干劲冲天的筑路队员们,朱赫来感慨:“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D. 飞岛国国王迫使地上人民归顺的极端手段是让飞岛直接落到他们头上,将人和房屋一起毁灭。E. 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是作者儿时的保姆。祖母叫她阿长,是因她身材高大。【答案】5. (1). (1)指那猴“我愿保你取经,与你做个徒弟”。 (2). 观音菩萨 (3). 上山去把如来的金字压帖揭起(意思对即

6、可) 6. BE【解析】5.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与识记能力。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对于“课标”推荐的中外文学名著,要熟记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艺术特色等,并反复阅读书中的精彩片段,以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本题所写的内容是唐僧收悟空的情节。其情节是:孙悟空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被如来佛祖压于五行山下,无法行动。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观世音菩萨点化,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据此填写作答。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著的阅读。解答这类题

7、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如文学常识、写作背景、主要的故事情节、精彩片断、人物的性格特点、书中的名言警句等,在平时就要对名著常识知识做好积累。本题中的B项,高俅回京后,并没有奏请招安。高俅回京奏道:“病患不能征进,权且罢战回京。”并没有提“招安”一事。E项,原文是:“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从中可以看出,祖母叫她阿长,不是因她身材高大。

8、据此,答案B和E的表述是错误的。故答案为BE。 7.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学校开展“防止学生沉迷网络”系列活动,你参与其中。(1)【集思广益】就如何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学校向大家征集建议。有位同学的建议是: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教育,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谨慎选择、正确认识网络。他的建议有语病,把你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_(2)【心系他人】课上,同桌李华精神不振。课后问他原来是昨晚上网时间过长。你这样劝说他: _(3)【经典引领】为消除部分同学的网瘾,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经典”活动。一位网瘾少年受益匪浅,他准备拟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沉迷网络误学业。请你对出下联。 _【答案】 (1).

9、(1)“合理使用、谨慎选择、正确认识”改为“正确认识、谨慎选择、合理使用”。 (2). (2)示例:李华:晚上上网不能时间太长啊,要注意休息,因为第二天还要上课啊!今天你这样没精打采,上课不是受影响了吗? (3). (3)示例:阅读经典长知识【解析】试题分析:(1)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表意不明、语序不当、不合逻辑、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等。本语句是语序不当。正确的语序应该是“正确认识、谨慎选择、合理使用”。作答时要将正确的完整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语言表达题,首先要有称谓;其次写清劝说的原因或理由;第三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要符合说话者的身份;最后语气要委婉,不

10、可生硬强迫。做到文明礼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本题围绕着“上网影响休息和学习”作答即可。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3)考查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对联书写格式: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位置相同,词性相对。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本题要根据活动主题“阅读经典”拟写下联。点睛:正确使用句子是表达理解的需要,写好句子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判断病句,要有一定的步骤,先理清主干(主谓宾)看搭配是否有问

11、题,成分是否残缺,再看是否存在用词不当、语序不当、语义重复或矛盾等问题。8. 阅读苏轼的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一词,完成小题。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蕈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注】簟(dian):竹席。蛩(qiong):蟋蟀。江亭:江边的亭子。君:指其弟子由。此时,兄弟二人天各一方。(1)上阕通过_和_两个细节点明“秋”之时令。 (2)赏析划线句。 _【答案】 (1). (1)夜凉 (2). 寒蛩 (3). (2)这首词的下片,写路途上的美好回忆。 “梦中历历来时路”, 在上半夜人睡时,梦见走这条遥远而漫长的路,

12、要历经河北、河南、江苏,然后进入江西。一路风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犹在江亭醉歌舞”,到达虔州,还在清江畔的歌舞亭里接受好友的宴饮享受。这两句,通过写梦,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凄凉、愁苦和对好友的深切思念。【解析】试题分析:(1)考查对词意的理解。词的上阕通过写睡在竹席上,感受到夜的微凉知道秋天已经来到;又通过听到寒蛩不停地叫着知道秋天到来了。所以,上阕通过天气“夜凉”和动物“寒蛩”来点明“秋”的时令。据此作答。(2)考查诗词中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对比映衬、借古讽今、虚实相生、点面结合、动静结合、联想与想象、引用典故等。此外还有夸张、烘托和反衬等

13、。作答时要根据诗句内容判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再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两句通过写梦(虚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凄凉、愁苦和对其弟子由的深切思念之情。据此分析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京师花木最古者,首给孤寺。吕氏藤花,次则余家之青桐,皆数百年物也。吕氏宅后售与高太守兆煌,又转售程主事振甲,藤今犹在,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其阴覆厅事一院,其蔓旁引,又覆西偏书室一院。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慕堂在日,或自宴客,或友人借宴客,觞咏殆无虚夕。迄今四十馀年,再到曾游,已非旧主,殊深邻笛之悲。(节选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减)【注】给孤寺:寺名。慕堂:吕元龙,乾隆时举人,曾与作者同窗。觞咏殆无虚夕:饮酒赋诗,几乎没有空过一个晚上。馀:同“余”。邻笛之悲:是哀念亡友的典故。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皆数百年物也 (_) 藤今犹在 (_)始能支拄 (_) 其蔓旁引 (_)10.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A. 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B. 其真无马邪 (马说)C. 常蹲其身,使与台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