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末专项复习-课内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k*** 文档编号:121360673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末专项复习-课内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末专项复习-课内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末专项复习-课内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末专项复习-课内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末专项复习-课内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末专项复习-课内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人教(部编版)课内阅读1:观潮节选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 )。顿时( ),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 )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 )起来。),好像大地都被震得( )起来。)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 ),(),(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1.按原文填空。B、由近及远)。由远及近)顺序来写的。(A、2这段话是按照()两方面来描写

2、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3这段话从( )和( )。 )、(4.这段中分别把浪潮比作(5.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得好吗?为什么?_参考答案:1.闷雷滚动 人声鼎沸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沸腾山崩地裂 颤动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两丈多高的水墙拉长 变粗 横贯江面2.由远及近3.形状 声音4. 白线 水墙 战马5. 该句子写得很好。因为它形象地写出了大潮发出的巨响和浩大的声势。课内阅读2:走月亮节选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一声,银光一闪从

3、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月光下,在坡头上那片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旁边就是它浇灌过的稻田。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春天,我们种油菜,种蚕豆。我在豆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豆,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学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1.“走月亮”的意思是:_。2.我知道月亮的美称有:_(写三个);与月亮有关的成语是_(写三个);与月亮有关的诗句是_(写两句)。3.第二自然段写了“我”和“阿

4、妈”在哪儿走月亮?_4.走月亮时,我们都看到了什么?请在文中用“_”画出来。5. 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改为陈述句)_参考答案:1. 在月光下散步2.玉盘、玉兔、嫦娥、婵娟、蟾蜍等。月光如水、月明星稀、月黑风高、花好月圆、日月如梭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等。3.在村道上。4.村道已经修补过新土;秋虫唱着银光一闪;月光下浇灌过的田地。5.这就是我们家的地。课内阅读3: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节选“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这个母亲慢慢开始相信,她的孩子会好起来。她记起最近这孩子讲话时要比以前愉快得多,而且最近几天她自己也能爬起来,直直地坐在床上,用兴

5、奋的眼光望着这一颗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一星期以后,小女孩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她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窗子打开了,它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粉红色的豌豆花。小姑娘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慢慢( ) 愉快( ) 兴奋( ) 温暖( )2.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空。( )的眼光 ( )的太阳光 ( )的豌豆花 ( )的叶子3.缩句。(1)她用兴奋的眼光望着这一颗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_(2)小姑娘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_4.为什么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_参考答案:1.渐渐 高兴 激动 暖和 (答案不唯一)2.兴奋 温

6、暖 盛开/粉红色 柔嫩(2)小姑娘吻了叶子。3.(1)她望着小花园。4.这个句子体现了当小豌豆看出嫩红色的小花时,小姑娘的生命之花也随之绽放了。课内阅读4:蝙蝠和雷达节选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大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 )眼睛,( )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科

7、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1“蝇”的音序查字法应先查的字母_,再查音节_;用部首查字法查_部。2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3三次试验得出怎样的结论?用“_”画出来。4.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完成飞行任务的?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来。5.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_,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_、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_。参考答案:1.Y ying 虫2

8、.不是 而是3.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4.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5.嘴 超声波 耳朵课内阅读5:呼风唤雨的世纪节选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100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愿望()依赖(1.写近义词)黑暗()大概(2.写

9、反义词3.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在现在生活中分别指( )和( )4短文中画“_”的句子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边塞诗人_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形容_好似梨花开放,原意是用来形容北国边塞异常寒冷。短文中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_、_,给人们带来了_。5.用“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写一段话。_参考答案:1.近义词:例:依靠 理想2.反义词:例:一定 光明3.望远镜 电话意想不到的惊喜大快纷纷大雪4.引用 岑参 5.略课内阅读6:),好看得很。),一墙的叶子就()。一阵风()的,也不留一点儿(),没有(),在墙上铺得那么()。叶尖(),看着非常()的。爬山虎的

10、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1这段话选自D.鲁迅C.巴金B.叶圣陶A.老舍)。(只填序号)2这段话的作者是(3按原文填空。4.从选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引人注目( )特别( ) 漂亮( )5.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参考答案:1.爬山虎的脚2.B3.嫩红 嫩绿 新鲜 舒服 一顺儿朝下 均匀 重叠起来 空隙 拂过 漾起波纹4.引人注意 非常 好看5.嫩绿 整齐 均匀课内阅读7:蟋蟀的住宅节选nng)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b p)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1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如果)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q q),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nn在朝着阳光的堤(dt)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qn qng)斜的隧道,(即使zo),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ju ju)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zh) ,但是墙壁很(光溜 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co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z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并打“”。2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的作者是_(国家)的_,他的代表作是_。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隐藏( ) 平坦( ) 光滑( ) 简朴( )4.用“”画出这段话中的拟人句,并能造出一句拟人句来。_5.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改为反问句)_参考答案:1.dqng 即使 q nnp zh 光滑 zo ju2.法 法布尔 昆虫记3.暴露 凹凸 粗糙 奢华 (答案不唯一)(仿写略)4.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5.这座住宅难道不算是伟大的工程吗?课内阅读8: 有一天,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他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