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练习:第一单元 1 林黛玉进贾府落实应用案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21356505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练习:第一单元 1 林黛玉进贾府落实应用案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练习:第一单元 1 林黛玉进贾府落实应用案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练习:第一单元 1 林黛玉进贾府落实应用案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练习:第一单元 1 林黛玉进贾府落实应用案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练习:第一单元 1 林黛玉进贾府落实应用案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练习:第一单元 1 林黛玉进贾府落实应用案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练习:第一单元 1 林黛玉进贾府落实应用案 Word版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时间:45分钟分值:45分)一、语言运用(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红楼梦作为明清时代的百科全书,反映了清中期方方面面的生活情状。从家具研究的角度看,博大精深的红楼,也为我们研究明清家具提供了生动而真实的材料。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_,至明清时代,中国古典家具的制造进入了鼎盛期。明清家具(),表明当时中国的家具制作工艺已经_。数千年来,家具始终在社会的政治、文化及人们的风俗、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保持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其设计理念反映了充分的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和审美情趣。一件优美的家具必须具备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它既是物质载体,又富有精神内涵。 吉祥图案在家具上的运用大约起源于商周,

2、至宋代已被广泛使用,明清更盛,达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它不仅有洪福吉祥之内涵,更是绘画艺术和语言艺术的_。 文字本身就具有很好的装饰性,其各种变体或书法形式都有较强的表现力,因此直接将吉祥文字装饰在家具上是一种很好的表现手段。常用的吉祥文字有“福”“禄”“寿”“喜”四个字,常与室内艺术品或屏风雕刻结合起来,体现出书法艺术和民族工艺的_,颇具意味。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源远流长游刃有余并驾齐驱相反相成B源远流长登峰造极珠联璧合相得益彰C源源不绝登峰造极珠联璧合相反相成D源源不绝游刃有余并驾齐驱相得益彰解析:选B。解答这类题目时,应首先明确成语的

3、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源远流长:意思是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源源不绝:指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文中指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史,用“源远流长”恰当。登峰造极:登上顶峰,意指到达最高点,比喻精绝的造诣。游刃有余:用以比喻经验丰富,技术熟练,解决问题毫不费力。文中指中国的家具制作工艺达到了精绝的地步,用“登峰造极”恰当。并驾齐驱:指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或地位相当。珠联璧合:意思是珍珠联串在一起,美玉结合在一块,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文中指绘画艺术和语言艺术相结合,用“珠联璧合”恰当。相反相成:指相互矛盾的事物既

4、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结在一起。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文中指书法艺术和民族工艺互相配合和映衬,用“相得益彰”恰当。故此题答案为B项。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用料讲究, 造型简洁,榫卯精密, 宛若天成B用料讲究,榫卯精密,造型简洁,宛若天成C讲究用料,造型简洁,榫卯精密,宛若天成D讲究用料,有简洁的造型,榫卯精密,宛若天成解析:选A。本题以语句复位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时,一般要从话题统一、内容前后勾连、事理相承、意境协调、句式一致等角度思考。本题四个选项所给的短语中,“用料讲究”“造型简洁”“榫卯精密”都是主

5、谓结构,而“讲究用料”是动宾结构,从结构一致的角度来看,首先应排除C、D两项。再结合原文来看,上文说的是中国古典家具在明清时代进入了鼎盛期,下文说“当时中国的家具制作工艺”,由此判断括号中的内容应先说明清家具的整体特点,再说制作工艺,故应先说“用料”“造型”,再说“榫卯”,据此可排除B项,答案为A项。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数千年来,家具始终在社会的政治、文化及人们的风俗、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保持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其设计理念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和审美情趣。B数千年来,家具始终与社会的政治、文化及人们的风俗、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保持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6、其设计理念反映了充分的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和审美情趣。C数千年来,家具始终与社会的政治、文化及人们的风俗、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保持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其设计理念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和审美情趣。D数千年来,家具始终在社会的政治、文化及人们的风俗、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保持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其设计理念展现了充分的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和审美情趣。解析:选C。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答题时应先分析原句,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审主干再查附加成分,找出语病,并加以修改,再仔细比对选项所给出的修改方案,找出答案。本题画线句子中,“在等方面保持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搭配不当,应改为“与等方面保持着极其

7、密切的联系”;“反映了充分的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和审美情趣”语序不当,“充分”应是“反映”的状语,不能作“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和审美情趣”的定语,应改为“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和审美情趣”。所给选项中,A项,“在等方面保持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搭配不当;B项,“反映了充分的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和审美情趣”语序不当;C项修改正确;D项,“在等方面保持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搭配不当,“展现了充分的”语序不当,“展现了思想和审美情趣”搭配不当。故此题答案应为C项。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

8、。_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2)黛玉只带了两个人来: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亦是自幼随身的,名唤作雪雁。_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者与了黛玉。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方欲拜见时,外祖母早把他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贾母见王嬷嬷极老,雪雁又甚小,一团孩气,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王嬷嬷又极老,ABCD解析:选B。第一句“方欲拜见”的主语是黛玉,从主语一致的角度考虑,应选;第二句紧承前句“名唤作雪雁”,故选。5新版红楼梦播出后,引发热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了一次调

9、查,得出如下的数据。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空缺的内容,使上下文语意连贯。(6分)表一受访者情况更喜欢87版比例(%)完整读过原著81.5读过部分原著62.0没读过原著39.3表二更喜欢87版原因比例(%)演员气质纯粹,符合书中人物气质85.5演技精湛,角色活灵活现52.9尊重艺术,一丝不苟的态度47.1音乐唯美,感人肺腑40.7通过表一,可以得出调查结论是_。综合表一和表二可以看出,大众对经典名著存在这样的心理:_。因此名著影视作品要拍得成功,除了与_、_、_等因素有关外,更重要的是_。答案:完整或部分读过原著的人喜欢87版红楼梦的特别多珍惜、爱护和崇尚演员技能创作态度艺术手段要

10、忠实于原著6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举办红楼梦读书交流会。主题是“红楼梦诗词鉴赏”。请为主持人写一则开场白。要求:紧扣主题;表达得体,富有文采;不写称呼语、问候语;不超过60字。(6分)答: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熟悉红楼梦的主要内容,要明确红楼梦中的诗词对塑造人物形象、揭示小说思想意义的作用。其次,要明确如何写开场白。再次,要注意开场白的语言表达要得体和富有文采,而要做到得体,就要注意主持人这一身份;要做到有文采,可以使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最后,要注意所写的语句不能超过60字。答案:“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绝世奇书红楼梦中的诗词也是难得的艺术瑰宝,让我们徜徉于红楼梦中,去欣赏它的璀璨与

11、绚丽吧!7下面的图标为“四川三国文化旅游形象标识”征集活动的入围图案。请说明图片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字。(6分)答:解析:此题考查对图标的解读。图标的汉字是“四川三国文化旅游”,解读时就要看图标运用了哪些元素来体现这一主题。整体看,图标呈“川”字形,也像一个正放的“三足鼎”,上面是烽火台。将这些古代三国文化符号和地域名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图标的主题图案。下面是中英文书写的图标名称。答案:图标上方的图案将“川”字以及“烽火台”“三足鼎”等事物巧妙地融为一体,体现出四川与三国文化的紧密联系;图标下方的中英文字突出了“四川三国文化旅游”的主题,体现出旅游事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12、二、阅读提升(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探宝钗黛玉半含酸曹雪芹一语未了,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话犹未了,林黛玉已摇摇摆摆的来了,一见宝玉,便笑道:“哎哟!我来的不巧了。”宝玉等忙起身让坐,宝钗因笑道:“这话怎么说?”黛玉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宝钗道:“我不解这意?”黛玉笑道:“要来时一齐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明儿我来,如此间错开了来,岂不天天有人来了?也不至太冷落,也不至太热闹。姐姐如何不解这意思?”宝玉因见他外面罩着大红羽缎对襟褂子,因问:“下雪了么?”底下婆娘们说:“下了这半日了。”宝玉道:“取了我的斗篷来。”黛玉便笑道:“是不是?我来了他就该去了。”

13、宝玉道:“我何曾说要去?不过拿来预备着。”薛姨妈便命人灌了上等的酒来。李嬷嬷便上来道:“姨太太,酒倒罢了。”宝玉笑央道:“妈妈,我只吃一杯。”李嬷嬷道:“不中用,当着老太太、太太,那怕你吃一坛呢。想那日我眼错不见一会,不知是那个没调教的,只图讨你的好,给了你一口酒吃,葬送得我挨了两日的骂”薛姨妈笑道:“老货,只管放心吃你的去!我也不许他吃多了。便是老太太问,有我呢。”那李嬷嬷听如此说,只得且和众人吃酒去。这里宝玉又说:“不必烫暖了,我只爱吃冷的。”薛姨妈道:“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写字手打颤儿。”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

14、,便凝结在内,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改了。快不要吃那冷的了。”宝玉听这话有情理,便放下冷的,命人烫来方饮。黛玉嗑着瓜子儿,只管抿着嘴笑。可巧黛玉的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因含笑问他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叫我送来的。”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宝玉听这话,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他,也无回复之词,只嘻嘻的笑一阵罢了。宝钗素知黛玉是如此惯了的,也不去睬他。说话时,宝玉已是三杯过去了。李嬷嬷又上来拦阻。宝玉正在心甜意洽之时,又兼姊妹们说说笑笑的,那里肯不吃?只得屈意央告:“好妈妈,我再吃两杯就不吃了。”李嬷嬷道:“你可仔细今儿老爷在家,提防着问你的书!”宝玉听了此话,便心中大不悦,慢慢的放下酒,垂了头。黛玉忙说:“扫了大家的兴!舅舅若叫你,只说姨妈留着呢。这个妈妈,他吃了酒,又拿我们来醒脾了!”一面悄推宝玉,使他赌赌气;一面悄悄的咕哝说:“别理那老货,咱们只管乐咱们的。”那李嬷嬷也素知黛玉的,因说道:“林姐儿,你不要助着他了。你倒劝他,只怕他还听些。”林黛玉冷笑道:“我为什么助他?我也犯不着劝他。你这妈妈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给他酒吃,如今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