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说课稿胡杨赞西师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338809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语文说课稿胡杨赞西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语文说课稿胡杨赞西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语文说课稿胡杨赞西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语文说课稿胡杨赞西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语文说课稿胡杨赞西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语文说课稿胡杨赞西师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胡杨赞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胡杨赞,我的说课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及设计理念、说农村远程资源的应用。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胡杨赞西师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赞扬了胡杨有着千年不死的生命,千年不倒的毅力,千年不腐的意志,让人感到震撼,更赞扬了如胡杨这般可敬的人,表达了作者对胡杨无比敬佩之情。全文既有蓬勃的激情,又有优美的文笔,二者相得益彰,非常适合朗读,诵读训练。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原因,感受胡杨顽强的生命力和不畏艰险、无私奉献

2、的精神。探究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过程与方法:根据文本的描写,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深理解与感悟。通过自己的语言赞美胡杨,进而升华文章中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胡杨顽强的生命力和默默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对胡杨的赞美之情,对像胡杨一样在恶劣环境中奉献着的人的崇敬之情。3、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钟情与胡杨的原因,进而体会作者的感情,感悟作者对像胡杨一样在恶劣环境中奉献着的人的歌颂。探究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二、说教法 1、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

3、会。本课我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精心编辑文字、图像、音乐等,创设了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语文的良好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2、朗读感悟法:结合本课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边读边想像。老师引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并将之内化、沉淀,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三、说教学过程及设计理念(一)创设情景,引入文眼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则谜语,请孩子们猜猜:活着昂首一千年,死后挺立一千年,倒下不朽一千年,铮铮铁骨千年铸,不屈品质万年颂。关于胡杨,许多人留下了赞美的文字,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一篇(揭示课题。师板书、,生齐读)此时出

4、示胡杨的图片让学生说说第一眼看到胡杨,给你的留下了什么印象?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用这种方式引入,目的是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课题。(二)紧扣文眼,整体感知过渡:读读这篇赞美的文字,看看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哪些地方?生自主渡课文三遍(出示阅读要求)。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连贯、流利。同桌读(齐读,分段读),纠正字音,联系上下文交流新词的意思,说说每段的意思。自主默读,思考: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哪些地方?汇报初读情况。指名分段朗读,纠正字音,师相机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话说出4、5、7段的意思。问: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哪些地方?(师相机板演:无人关照、弓腰驼背、粗茶淡饭、默

5、默奉献)设计理念:老师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走进文本,成为学习的主人。(三)自主品读,披文入情1、过渡作者钟情于:无人关照的胡杨,弓腰驼背胡杨,粗茶淡饭胡杨,默默奉献胡杨,读了课文,你对怎样的胡杨动情了,请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把你动情的原因写下来,在动情地读一读。2、生自主阅读,勾画、作批注,有感情地朗读。3同桌交流感受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设计理念:进入五年级要求学生抓住重点段中的关键句子或词语把所想所感旁批在书上,让学生亲近文本。(四)、交流体会,精读感悟1 过渡:作者为何对这样的胡杨情有独钟?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去探寻这些词语背后的意思。2汇报交流,朗读感悟无人关照的胡杨(第3自然段)也许

6、是由于胡杨的“眼泪”吧?据说千百年来胡杨都是无人关照、自生自灭的。有人伤害了它,它就从“伤口”流出“眼泪”;有人把它锯断,它就从被锯断的地方喷射出一米多高的黄水,据说这黄水同样是“眼泪”。抓住“眼泪”一词,引导胡杨的眼泪是什么?它为何要流泪?体会胡杨受了伤就流出“泪”来为自己包扎伤口,是为了继续生长,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弓腰驼背的胡杨(第4自然段)也许是由于胡杨独特的长相吧?有人说它长得不好看,有人甚至说它“惨不忍睹”。它虽然有高大的身躯,但它的脊梁始终是弯曲的,就像一位弓腰驼背的老人嶙峋地站在默默黄沙之上。可从“惨不忍睹”“嶙峋”入手,引导说说“什么叫惨不忍睹”“胡杨的长相为何如此惨不忍睹”

7、;理解“嶙峋”,想想嶙峋的老人是什么样子?嶙峋的胡杨树长什么样?体会胡杨弓腰驼背长相是为了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它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极强的生命力过渡:孩子们,你们知道吗?长着这么一副丑样子的胡杨却被维吾尔族人称为“托克拉克”意思是“最美丽的树” (出示胡杨树图片)粗茶淡饭的胡杨(第5自然段)更也许是由于胡杨独特的生存环境吧?干旱的荒漠,含盐量高达百分之十的盐碱地带,就是它生长的地方,就是它的“家”。它在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年降水量只有几十毫米的恶劣环境下,一天天长大。它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它生来没有“锦衣玉食”,只有“粗茶淡饭”。抓住“粗茶淡饭”一词,“粗茶淡饭在生活中是用来形容什么的?这

8、里呢?”(生长条件极其恶劣)“胡杨粗茶淡饭的生长环境是怎样的?”“它是在夏季酷热只有粗茶淡饭”,引读:读这个句子,你想说什么?(板演:顽强的生命力)能把这种顽强的生命力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看图片引读(出示图片)胡杨生来没有“锦衣玉食”,只有“粗茶淡饭”,为了抵御呼呼怒号的风沙,胡杨只能把根扎得深之又深,只能弯下腰身,所以(导读:它虽然有高大的身躯站立在漠漠黄沙之上)为了节约那极其有限的水,它只能适应环境,尽最大的努力减少水分的蒸发,所以(它的叶形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没有银杏的挺拔和柏树的优雅)默默奉献的胡杨(第7自然段)但就是这样长成起来的胡杨,对人类的贡献却是彻底的:它的树干木质坚硬,是

9、优良的建材;它的枝叶营养丰富,是牛羊爱吃的佳肴;更有它流出的眼泪,叫做“胡杨碱”的,也可以被人们用来食用、洗衣、制肥皂它只知道默默地奉献,从来没有索取。“彻底”说明了什么?(体会胡杨对人类的奉献是毫无保留的。)让我们把胡杨毫无保留的奉献精神读出来。(齐读)小结:无人关照的胡杨,弓腰驼背的胡杨,粗茶淡饭的胡杨,默默奉献的胡杨,这些词语都在给我们传递一个信息:这就是生命,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生命。一个无人关照的胡杨,弓腰驼背的胡杨,粗茶淡饭的胡杨,却有着千年不死的生命,千年不倒的毅力,千年不腐的意志。这样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屹立酷暑,笑傲风霜,胡杨每一根扭曲的枝杈都露出成长的艰辛,每一

10、片晦暗的叶子,都是它无声的呐喊,所以无论自然条件如何恶劣,它总是积蓄着力量,努力地生长。问: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爱,几次用到了“千年千年千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设计理念: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确这些关键性语句,正确把握这些关键性语句的含义,对提高学生的读书质量有重要的作用。抓住兴趣点、疑点展开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同时也很好的达到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五)领悟表达方法,落实单元重点作者仅仅是在赞美胡杨树吗?你从文中哪里读出来的?( 这就是生命,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生命.)具有胡杨那样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你想到了哪些具有胡杨精神的人?(板演:生命赞)这种用具

11、体事物表现某种特殊含义的手法叫做象征。虽然我们是第一次明确提出“象征”这个词,其实“象征”这种表达手法我们接触过很多,这里有些词语,你能说出他们的象征意义吗?蜡烛()五星红旗()橄榄枝()梅花()玫瑰() 百合花()除了象征这种表达手法,文章中还有哪些表达方法值得学习,你能找出来吗?(夸张、比喻、排比、拟人、设问)(六)升华情感,书写敬意1、过渡:我们感动于胡杨,感动于它顽强的生命,感动于它毫无保留的奉献精神。此时此刻,你心中一定有许多话想要说,一句话,几句话或者试着写这样一首小诗抒发你对胡杨的赞美之情吧!2、自填出示小诗:胡杨赞这就是胡杨,它( ),它( ),它( ),怎不叫人动心?3、把你

12、的赞美向着无人关照的胡杨说,向着弓腰驼背的胡杨,向着以粗茶淡饭为生的胡杨说。(出示图片)学生交流写的感受或小诗。总结:(出示图片)让我们记住胡杨,记住那“无人关照 弯腰驼背 粗茶淡饭 ”却能(导读:“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胡杨);让我们记住具有胡杨精神的生命,它们因为不畏艰难、无私奉献,所以在我们心目中像胡杨一样(导读:“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 胡杨赞不仅是在赞颂胡杨,还是一首生命的赞歌,对,这就是生命,(导读: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生命)(六)、板书设计胡杨赞 无人关照 弓腰驼背 默默奉献 生命赞 顽强的生命力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是我们农村教师教学的得力

13、助手,在我本课讲读教学中,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朗读“你对怎样的胡杨动情了,并做批注” 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老师抓住 兴趣点和疑点相机指导,挖掘课文内涵。引入新课时我利用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库里的资源,制作了符合教学所需的课件,一开始就能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最后他们都能能情绪饱满地、主动地去思考,去接受接受新的知识。 在我本课教学中,对文本的拓展是非常必要的,它有利于深化主题,升华认识,丰富情感,丰厚积淀,我利用农远资源上的图片、文字资料给学生开启了更为广阔的知识空间。如:如何让学生明白“象征”这一手法,我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把这抽象的概念简单化。在教学中,我还利用了资源中的“扩展资料”、“习题精选”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不但丰富了我们的教育教学资源,而且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优化了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让农村学校语文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迸发出了灿烂的光芒。作为农村小学教师中的一员,我一定要用好这份资源,并努力研究应用模式,创造性的开展农村远资源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工作,充分发挥农远资源的价值,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农村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