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听课反思27水苏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338721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语文听课反思27水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五年级下语文听课反思27水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语文听课反思27水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语文听课反思27水苏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下语文听课反思-27水苏教版5月12日,我有幸听到了赵飞老师执教的水这篇课文,听完这节课,让我再一次体会新课改形势下,语文教学一定要深入挖掘文本的独特文学底蕴和内涵,才能够使语文教学具有语文味,才能在教学中让学生有深刻的体验与感受。 一、读要有目的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语文课堂教学要教出语文味,就要通过阅读来体现。当然,这里的“读”,并不是一遍又一遍的傻读、呆读,也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而是一遍又一遍的有目的、有效果的读。为了让学生理解水的珍贵,赵老师在执教水一文时,指导学生的朗读多达15次以上,但是,每一次的朗读都有不同的目的。如,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赵老师先让学生快速读文

2、,从文中找出一个词语放在课题之前,补充完成( )的水,学生便带着这个问题很快的通过速读课文找到了相应的答案,这种方法既让学生初知了水的珍贵,又将词语搭配的练习巧妙的设计在其中。再比如,为了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文中家家户户都要用水窖?老师先教学了“水窖”一词,再通过水窖的图片加深学生对水窖的认识,然后让学生通过默读第一段来找出缺水的句子,这样,学生便有目的的带着问题去读文,很快便有了结果。赵老师就是这样,不离文本,紧抓朗读,引导学生口读心思,于是他的课学生是在学语文,语文味十足。 二、读要有方法 朗读课文,不仅要有目的,还要有方法才行。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组织学生去细

3、细地揣摩、体会,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内涵的丰富性、形象的生动性以及在表情达意方面所起的作用。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于这一点,赵老师就做得非常好,比如,为了让学生理解村里人的生活,体会他们肩上那一旦水的滋味,赵老师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抓住词句是为品,融入其中才有味。他让学生学会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品读句子,于是便有学生从中品出了“甜、满足、幸福” 等滋味。再比如,为了让学生读准同一句话中两个多音字(“血”字)的读音,赵老师通过指名读,感觉不满意再教读,又让学生试读,再自读等,共给学生提供了6次以上的朗读机会,这样不仅让学生分辨了多音字,还让学生在扎扎实实的朗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这样就避免了

4、枯燥的知识点的传授,使得整节语文课堂活灵活现、有血有肉。 三、读要有效果 只要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朗读方法和技巧,便能品出文章的味儿,达到理想的阅读效果。赵老师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品出孩子们洗澡时的苦中作乐,并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一遍遍的自由读,再抓住重点的词句来品,如:引导学生通过品读“四个人、一勺水、滑、一滴”等词语来体会村里人缺水的情景,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谈谈个人的用水体验,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这是一个多么缺水的地方,那里的人们多么的珍惜用水,这样使得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有高度,达到了更好的理解效果。 总之,赵老师这节课上得非常成功。但是,再好的课也会有所缺憾,由于时间的限制,赵老师的这堂课草草的在评委老师的口哨声中结束了,没有给我们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结尾,否则的话,一定会更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