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选拔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1338668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选拔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选拔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选拔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选拔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选拔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选拔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选拔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选拔考试化 学 试 题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计48分)1.下列事实与平衡移动原理无关的是( ) A向含酚酞的Na2CO3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红色变浅B加热MgCl26H2O固体最终得到Mg(OH)ClC将FeS2矿石粉碎更有利于焙烧制备SO2气体DNO2气体经过冷凝和加压成无色液体2、下列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都正确的是( )A用25 mL碱式滴定管量取高锰酸钾溶液,体积为16.60 mLB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盐酸,用去NaOH溶液20.50mLC用10 mL量筒量取8.25 mL盐酸

2、D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pH为3.2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无色溶液SO42-、Cu2+、Na+、Cl B使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Na+、K+、S2-、 CO32-C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 NH4+、Na+、Fe2+、 NO3-D水电离出的c(H+)1.0 mol/L的溶液中:K+、Na+、Cl、 HCO3-4同质量的锌与酸反应制备H2,欲使反应速率最大,下列条件中最佳组合是纯锌片;粗锌片;0.01 mol/L盐酸;0.01 mol/L硫酸;98%硫酸;加热;用冰水冷却( )A B C D5将反应Cu(s)2Ag(aq)Cu2(aq)2Ag(s)设

3、计成原电池,某一时刻的电子流向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KNO3盐桥中的K移向Cu(NO3)2溶液 BCu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C电子由AgNO3溶液通过盐桥移向Cu(NO3)2溶液D工作一段时间后,AgNO3溶液中c(Ag)减小6LiFePO4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奥运会绿色能源的新宠。已知该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正极FePO4LieLiFePO4,负极 LieL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充电时的总反应为FePO4LiLiFePO4B充电时动力电池上标注“”的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C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D放电时,在正极上是Li得电子被还原7下列说

4、法不正确的是( )A0.2 mol/L的NaHCO3溶液中:c(Na+)c( )c(OH)c(H +)c( )B常温下,将等体积pH4的盐酸和醋酸稀释成pH5的溶液,盐酸需加的水多C常温下,向氨水中逐滴滴入盐酸至溶液的pH7,则混合液中:c( )c(Cl)DpH=1的NaHSO4溶液:c(H +)c( )c(OH)8下图两个装置中,液体体积均为200ml,开始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 0.1mol/L,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导线上都通过了0.02mol电子,若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产生气体体积 B电极上析出固体质量 C溶液的pH变化:减小增大D电极反应式:中阳极Cu2+2e

5、Cu,中负极Zn2eZn2+9. 25 时,下列各组数据中比值为2:1的是( )A0.2 mol/L的CH3COONa溶液与0.1 mol/L的CH3COONa溶液中c(CH3COO-)之比BpH=7的氨水与(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c(NH4+)与c(SO42-)之比C等质量的Na2CO3固体和NaHCO3固体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DpH均为2的H2SO4溶液与盐酸中c(H+)之比10. 在不同温度下,向VL密闭容器中加入0.5 molNO和0.5 mol活性炭,发生反应:2NO(g) + C(s) N2(g) + CO2(g) H = -Q kJ/mol,达到平衡时

6、的数据如下:温度/n(C)/moln(CO2)/molT10.15T20.37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上述信息可推知:T1T2 BT2时,若反应达平衡后再缩小容器的体积,c(N2):c(NO)增大CT1时,若开始时反应物的用量均减小一半,平衡后NO的转化率增大D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9/1611将某一元弱酸(HA)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此溶液中c(Na+)与c(A)的关系为( )Ac(Na+)c(A) Bc(Na+)c(A) Cc(Na+)c(A) D无法确定12在t 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 。恒容时,温度升高,NO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正反

7、应的焓变为正值 B.恒温下扩大容器体积,反应体系的颜色加深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O2+SO2 NO+SO313.25时,向盛有50 mL pH=3的HA溶液的绝热容器中加入pH=14的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与所得混合溶液的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A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l mol/LBab的过程中,混合溶液不可能存在:c(A)=c(Na) Cbc的过程中,温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A发生了水解反应D25时,HA的电离平衡常数K约为1.2510614、下列实验现象及结论正确的是( )A.向AgNO3溶液中加入几滴

8、NaCl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向试管内加入KI溶液若生成黄色沉淀,则证明KSP (AgCl) KSP (AgI)B. Na2CO3溶液滴入硼酸溶液中,无气泡生成,说明Ka: H2CO3H3BO3C.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CH3COONa和NaClO阴离子的总数前者小于后者D若弱酸的酸性H2AH2BHAHB,则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2A、Na2B溶液中,离子数目前者等于后者15. 已知某温度下,MnC03、MnS的溶度积分别为2010 -11、5010 -14。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碳酸锰的溶解度大于硫化锰的溶解度B碳酸锰转化成硫化锰的离子方程式为MnCO3(s)+S2-(aq) Mn

9、S(s)+ CO32-(aq)C碳酸锰转化成硫化锰的平衡常数K=25x10-3D在含相同浓度的C032一, S2-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锰溶液,先产生沉淀是MnS16. 有温度和容积均相同的两容器、,向中加入1 mol NO 2 ,中加入2 mol NO 2 ,都将发生反应2 NO 2 (g) N 2 O 4 (g),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中NO 2 的转化率为a%,中NO 2 的转化率为b%,则a、b的关系为(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17(8分)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常温下,KspMg(OH)25 ,若某溶液常温下刚析出M

10、g(OH)2固体时,c(Mg2+)5 mol/L,则此时溶液的pH 。(2)已知CH3COONH4溶液呈中性,又知CH3COOH溶液加到NaH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试推断常温下NH4HCO3溶液的pH 7(填“”、“”或“”)。(3)25时,pH11的K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mol/L。(4)25时,pH11的K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mol/L。18.(16分)合成氨技术开辟了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径,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和温度的关系如下:温 度()360 440520K值0.0360.0100.0038(1)1由上表数据可知该反应为 (填放热,吸热,无法确定)

11、反应。下列措施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是。(填序号)a增大压强有利于合成氨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有利于快速生成氨c生产中需要升高温度至500左右 d需要使用过量的N,提高转化率(2)0.2mol氨气溶于水后再与含有0.2mol硫酸的溶液反应放热kJ,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式 。(3)常温时,将amol氨气溶于水后,再通入bmol氯化氢,溶液体积为1L,且c(NH4+)=c(Cl),则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常数Kb 。(用ab表示)(4)原料气H2可通过反应 CH4(g) + H2O (g) CO(g) + 3H2(g) 获取,已知该反应中,当初始混合气中的恒定时,温度、压强对平衡混合气CH4含量的影响

12、如下图所示:图中,两条曲线表示压强的关系是:P1 P2 (填“”、“=”或“”)。其它条件一定,升高温度,氢气的产率会 。(填“增大”,“减小”减小,“不变”不变)(5)原料气H2还可通过反应CO(g) + H2O(g) CO2 (g) + H2(g) 获取。T 时,向容积固定为5L的容器中充入1 mol水蒸气和1 mol CO,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O的浓度为0.08 molL-1,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为 。保持温度仍为T ,容积体积为5L,改变水蒸气和CO的初始物质的量之比,充入容器进行反应,下列描述能够说明体系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

13、随时间改变c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CO2的同时消耗a mol H2d混合气中n(CO) : n(H2O) : n(CO2) : n(H2) = 1 : 16 : 6 : 619(共6分)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H12 H2(g)+ O2(g)= 2H2O(g)H2 C(s)+ O2(g)=CO2(g) H3则反应4C3H5(ONO2)3(l)= 12CO2(g)+10H2O(g) + O2(g) +6N2(g)的H为 (2)二氧化碳合成甲醇是碳减排的新方向,将CO2转化为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

14、)+3H2(g) CH3OH(g)+H2O(g) H取一定体积CO2和H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3),加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过程中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CH3OH)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该反应的H 0(填“”、“”或“”,下同)在两种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曲线I、对应的平衡常数关系为K K。20. (共12分)铝是应用广泛的金属。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SiO2和Fe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铝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注: SiO2在“碱溶”时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1)“碱溶”时生成偏铝酸钠的离子方程式为_。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