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莒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1201168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338278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莒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1201168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莒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1201168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莒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1201168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莒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1201168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莒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1201168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莒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120116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莒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01201168(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莒县二中高二级第一次测试化学试题莒县二中高二级第一次测试化学试题 2018 10 1 本试卷分第 I 卷 1 4 页 和第 卷 5 8 页 全卷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2 请将第 I 卷题目的答案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第 卷题目的答案用黑色签字笔 黑色 钢笔或黑色圆珠笔填写 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S 32 Cl 35 5 Mn 55 Fe 56 Cu 64 第 卷 选择题 共 48 分 一 选择题 本题包括 16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48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2、意 1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 正确的是 A 铅蓄电池的正极反应为 PbO2 4H 2e Pb2 2H2O B 以 CO 和 O2构成的碱性燃料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CO 4OH 2e CO 2H2O 2 3 C 电解法精炼铜时 阴阳两极得失电子相同 质量变化相同 D 工业上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金属钠和氯气 2 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 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 K值不变 平衡可能移动 B K值变化 平衡一定移动 C 平衡移动 K值可能不变 D 平衡移动 K值一定变化 3 对可逆反应 4NH3 g 5O2 g 4NO g 6H2O g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达到化学平衡时 4v正 O2 5v逆 NO 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 的同时 消耗x mol NH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达到化学平衡时 若增大容器容积 则正反应速率减小 逆反应速率增大 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 2v正 NH3 3v正 H2O 4 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 电极 为 Al 其他电极均为 Cu 则 A 电流方向 电极 电极 B B 电极 发生还原反应 C 电极 逐渐溶解 D 电极 的电极反应 Cu2 2e Cu 5 关于下列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2 A 装置 中 盐桥中的 K 移向 ZnSO4溶液 B 装置 工作一段时间后 a 极附近溶液的

4、 pH 增大 C 用装置 精炼铜时 c 极为粗铜 D 装置 中电子由 Zn 流向 Fe 装置中有 Fe2 生成 6 已知 1 C s H2O g CO g H2 g H a kJ mol 1 2 2C s O2 g 2CO g H 220 kJ mol 1 H H 键 O O 键和 O H 键的键能分别 为 436 kJ mol 1 496 kJ mol 1和 462 kJ mol 1 则a为 A 332 B 118 C 350 D 130 7 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 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正极反应中有 CO2生成 B 微生

5、物促进了反 应中电子的转移 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 电池总反应为 C6H12O6 6O2 6CO2 6H2O 8 某模拟 人工树叶 电化学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该装置能将 H2O 和 CO2转化为 O2和燃料 C3H8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A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 B 该装置工作时 H 从 b 极区向 a 极区迁移 C 每生成 1 mol O2 有 44 g CO2被还原 D a 电极的反应为 3CO2 18H 18e C3H8O 5H2O 9 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 Cs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 H 其基本结构见下图 电池总反应可表示 为 2H2 O2 2H2O 下

6、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通过外电路从 b 极流向 a 极 B b 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O2 2H2O 4e 4OH C 每转移 0 1mol 电子 消耗 1 12L 的 H2 D H 由 a 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 b 极 10 为解决淀粉厂废水中 BOD 严重超标的问题有人设计了电化学降解法 如图是利用一种微生 物将有机物将废水中有机物 主要成分是 C6H10O5 n 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 N 极是负极 B 该装置工作时 H 从右侧经阳离子交换膜移向左侧 C 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C6H10O5 n 7H2O 24ne 6nCO2 24nH D 物质 X 是

7、OH 11 合成气用于合成氨气时需除去 CO 发生反应 CO g H2O g CO2 g H2 g H 0 下列措施中能使增大的是 n CO2 n H2O A 升高温度 B 恒温恒容下充入 He g C 将 H2从体系中分离 D 再通入一定量的水蒸气 12 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mA g nB g pC g 的速率和平衡的影响 图像如下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4 A 由图 1 可知 T1 T2 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 由图 2 可知 该反应m nv逆的是点 3 D 图 4 中 若m n p 则 a 曲线一定使用了催化剂 13 在 300 mL 的密闭容器中 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

8、 CO 气体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Ni s 4CO g Ni CO 4 g 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 温度 25 80 230 平衡常数 mol 3 L3 5 104 2 1 9 10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上述生成 Ni CO 4 g 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 在 25 时 反应 Ni CO 4 g Ni s 4CO g 的平衡常数为 2 10 5 mol3 L 3 C 80 时 测得某时刻 Ni CO 4 CO 浓度均为 0 5 mol L 1 则此时v正 v逆 D 在 80 达到平衡时 测得n CO 0 3 mol 则 Ni CO 4的平衡浓度为 2 mol L 1 14 恒

9、温条件下 有甲 乙两容器 甲容器为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 乙容器为一个恒压的密闭 容器 两容器起始状态完全相同 都充有 C 气体 若发生可逆反应 C g A g B g 经 一段时间后 甲 乙两容器反应都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平均反应速度 乙 甲 B 平衡时 C 的物质的量甲 乙 C 平衡时 C 的转化率 乙 甲 D 平衡时 A 的物质的量甲 乙 15 相同温度下 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N2 g 3H2 g 2NH3 g H 92 4 kJ mol 1 实验测得起始 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 mol 容器编号 N2 H2 NH3 达平衡时反

10、应中 的能量变化 1 3 0 放出热量a kJ 5 2 3 0 放出热量b kJ 2 6 0 放出热量c kJ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放出热量关系 a b C 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 D N2的转化率 16 在一定温度下 将气体 X 和气体 Y 各 0 16 mol 充入 10 L 恒容密闭容器中 发生反应 X g Y g 2Z g Hv正 C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1 44 D 其他条件不变 再充入 0 2 mol Z 平衡时 X 的体积分数增大 6 莒县二中高二级第一次测试 化学试题 2018 10 第 卷 非选择题 共 52 分 二 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 5 小题 共 52 分 17

11、 8 分 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 合成二甲醚是解决能源危机的研究方向之一 1 用 CO2和 H2可以合成二甲醚 CH3OCH3 已知 CO g 2H2 g CH3OH g H1 90 1 kJ mol 1 CO g H2O g CO2 g H2 g H2 41 1 kJ mol 1 2CH3OH g CH3OCH3 g H2O g H3 24 5 kJ mol 1 则反应 2CO2 g 6H2 g CH3OCH3 g 3H2O g H 2 二甲醚 CH3OCH3 燃料电池可以提升能量利用率 利用二甲醚酸性介质燃料电池 电解 200 mL 饱和食盐水 惰性电极 一段时间后 阴极收集到标况下的

12、氢气 2 24 L 设电解后溶液体积 不变 二甲醚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请写出电解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 电解后溶液的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 18 14 分 1 新型高效的甲烷燃料电池采用铂为电极材料 两电极上分别通入 CH4和 O2 电解质为 KOH 溶液 某研究小组将两个甲烷燃料电池串联后作为电源 进行饱和氯化钠溶液电解实验 如 图所示 7 回答下列问题 1 甲烷燃料电池正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 2 闭合 K 开关后 a b 电极上均有气体产生 其中 b 电极上得到的是 3 若电池甲烷通入量为1 L 标准状况 且反应完全 则最多能产生的氯气体积为 L 标 准状况 4 要用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粗

13、铜的精炼实验 粗铜板应与 填 A 或 B 极相连 若粗铜中还含有 Au Ag Fe 它们在电解槽中的存在形式和位置为 2 科研小组用 SO2为原料制取硫酸 利用 原电池原理 用 SO2 O2和 H2O 来制备硫酸 该电池用多孔材料作电极 它能吸附气体 同时也 能使气体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 请写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用 Na2SO3溶液充分吸收 SO2得 NaHSO3溶液 然后电解该溶液可制得硫酸 电解原理示意图 如下 请写出开始时阳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19 9 分 科学家制造出一种使用固态电解质的燃料电池 其效率更高 可用于航天航空 如 图 1 所示装置中 以稀土金属材料作为惰性电极 在电

14、极上分别通入 CH4和空气 其中固态电 解质是掺杂了 Y2O3的 ZrO2固体 它在高温下能传导 O2 O2 4e 2O2 1 c 电极的名称为 8 d 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2 如图 2 所示用惰性电极电解 100 mL 0 1 mol L 1AgNO3溶液 a 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若 a 电极产生 112mL 标准状况 气体 则 b 电极上生成物质 的物质的量为 若要使电解质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 可加入 填字母 a CuO b Cu OH 2 c CuCO3 d Cu2 OH 2CO3 20 10 分 在 100 时 将 0 100 mol N2O4气体充入 1 L 恒容抽空的密闭容器

15、中 隔一定时 间对该容器内物质的浓度进行分析得到如表数据 时间 s 0 20 40 60 80 c N2O4 mol L 1 0 100 c1 0 050 c3 c4 c NO2 mol L 1 0 000 0 060 c2 0 120 0 120 1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从表中分析 c1 填 或 K2 在T1温度下 往 体积为 1 L 的密闭容器中 充入 1 mol CO 和 2 mol H2 经测得 CO 和 CH3OH g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 9 如图 2 所示 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若容器容积不变 下列措施可增加 CO 转化率的是 填字母 a 升高温度 b 将 CH3OH g 从体

16、系中分离 c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d 充入 He 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2 在容积为 1 L 的恒容容器中 分别研究在 230 250 和 270 三种温度下合成甲醇的 规律 如图 3 是上述三种温度下 H2和 CO 的起始组成比 起始时 CO 的物质的量均为 1 mol 与 CO 平衡转化率的关系 则曲线 z 对应的温度是 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为 曲线上 a b c 点对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K1 K2 K3 则K1 K2 K3的大小 关系为 10 莒县二中高二级第一次测试 化学试题答案 1 B 2 D 3 A 4 A 5 B 6 D 7 A 8 B 9 D 10 C 11 C 12 C 13 C 14 B 15 A 16 B 17 8 分 1 122 5 kJ mol 1 2 分 2 CH3OCH3 3H2O 12e 2CO2 12H 2 分 2NaCl 2H2O2NaOH H2 Cl2 2 分 通电 1mol L 1 2 分 18 14 分 1 1 2O2 4H2O 8e 8OH 1 分 CH4 8e 10OH CO 7H2O 2 分 2 3 2 H2 1 分 3 4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